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近代工业文明,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自然界以自身铁的必然性,向人类社会施行了严厉的报复——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失衡和人类社会生存环境恶化。要化解人类对待自然界的粗暴行为所遇到的生态危机,避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出现物质交换断裂的后果,就要通过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唤醒人类内心深层的自我意识,还自然之魅,实现天人合一的人类社会生态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转变。即第一次是完成从动物向原始人类的转变。第二次是原始社会向农牧文明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今天,人类社会正处在第四次转变过程中,即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变。如果说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是第一次现代  相似文献   

3.
谁来教育我们?——道德涅槃与人类的眼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问题和文明问题。中国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社会的变迁应该有相应的伦理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农耕文明下的德育偏于德性,工业文明下的德育偏于智慧,道德与智慧是人类之双翼或者双足,应该用人类的全部文化养育我们的德性与智慧,改变我们的气质。我们将陆续刊福建师范大学毕世响教授对此问题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自从人类进入到农业文明时代,人口大量增加,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环境,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人类向大自然大量索取资源,毁林垦荒、毁灭草原,引起水土流失和荒漠的扩张……曾繁荣一时的古巴比伦王国变成一片沙漠,北非文明遭到严重破坏,黄河长期泛滥成灾……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当人类步入工业文明时代,蒸汽机、内燃机的大量使用,石油、核能的开发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巨大发展,人类对环境改造的力度大大加强了,同时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也更加突出了。工业“三废”的排放,尤其是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大量的核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5.
卡尔堆诺的小说<烟云>极少为评论家所关注.尽管它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并具有当代意义.认为<烟云>对当代的工业文明、人的欲望以及大自然进行了新的观照,批判了当代工业文明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巨大灾难,抨击了人类日益膨胀的欲望,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了憧憬与向往之情,具有浓郁的生态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一、现代工业文明的隐忧自西方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及其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远远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尤其是20世纪以来,更是形成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景观。"人类纪"已经到来,"人类中心主义"已迅速蔓延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西方近现代哲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直是牛顿—笛卡尔—培根的哲学观,它强调物质与思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是一种典型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分析性思维模式。当今人们也更趋向于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主宰,把人  相似文献   

7.
张健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17-118
随着工业文明的萧条,生态问题的不断发生,人类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时期高强度的经济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必然要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刻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于是生态文明呼之欲出。为实现生态文明.我国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时代(黑色文明)未来将要走向综合文明(绿色文明),农业文明是人类主体依赖自然客体的时代,工业文明是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对立的时代,未来的综合文明必将走向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的辩证统一,人类通过合理的科技创新,将营造起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0.
知识就是可数字化的数据、程序、命题、理论等人化物,智慧则是与主体实践不可分离的做正确决定和正当事情的卓越能力。现代工业文明促进了知识的迅速进步和积累,使人类拥有了日益强大的力量,却远没有使人类拥有可正确使用其强大力量的智慧。工业文明一边展示其辉煌成就,一边陷入深重危机,与人类知识与智慧的严重失衡直接相关。超越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人类才能走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确保可持续发展。为走向生态文明,人类必须克服知识进步与智慧成长之间的严重失衡,必须在复杂性科学(蕴含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指引下追求生态智慧。生态学和生态哲学都指出,人类与一切非人生物共在于同一个生命共同体,故伦理的"正当"和"善"不应仅是对于人类的"正当"和"善",而应是无损于地球生物圈之健康的"正当"与"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气候变化与工业文明的主流生活方式——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直接相关。禅宗对于人类超越物质主义有极高明的启示。禅宗昭示的生活智慧是典型的内向超越的智慧,对于人类采用绿色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问题,它引发了一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转变。而这种生态文明的转向要求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由人类中心主义到"弱"人类中心主义转变;在生产方式上,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生活方式上,由过度消费向适度消费和绿色生活转变。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高等学校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大学生把握生态危机的实质,从转变价值观念入手,提升自己的生态修养。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更应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环境法律法规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工业时代大机器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物质回报的同时也将人与机器捆绑在一起,效率成为一致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领域片面追求效率的观念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急功近利成为大众普遍的心态,不可避免的,这样一种社会心态也折射到教育。本文提倡在关注效率的同时对教学适当"留白",给学生更多空间,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生态文明与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工业文明的局限与教育的反思18世纪末 ,工业革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随之 ,工业化浪潮便不可阻挡地向世界各地推进 ,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工业文明的时代。近一百年间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 ,工业文明蓬勃发展 :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 ,物质财富不断增长 ,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兴旺。人类从衣食住行到各种精神文化生活 ,无不打上了工业文明的深深印记 ;同时反映出工业文明的巨大创造力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用历史的观点看 ,工业文明毫无疑义是一种较之过去的农业文明更为先进的文明形态。工业文明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迄…  相似文献   

14.
一、废旧机电产品的环境问题
  自20世纪人类步入现代工业文明之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机电产品作为工业文明的代表产物,已步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机电产品也带来了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其中机械、汽车、电子电器等产品制造业是最大的资源使用者,也是最大的环境污染源。工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低,而且大量的产生并向环境排放各种废水、废气、废渣、噪音、电磁等污染物,使得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在多年从事生态哲学理论研究过程中惊奇地发现,蒙古民族游牧经济与人类未来文明走向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而又微妙的深层逻辑关系。文章着重论证蒙古民族游牧经济是符合人类未来生态文明走向的生态经济,同时揭示其存在着的严重之不足;作者反观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物质利益和享受,同时揭露其存在着的致命弱点。通过比较研究,作者提出扬弃游牧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观点,进而主张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跃升到文明重构的高度去认识和行动。总之,蒙古民族生态经济及其跨世纪启示价值功不可没,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化阶段,更处在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型期。城镇化建设的大力开展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城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问题进行探索,分析传承发展背景,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杰拉尔德信奉"人类工具说"和"机器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熏陶出来的新型剥削者。他是"死亡意识"的载体,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受害者。这一形象,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败坏人性、异化男女两性关系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文明史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教育主体观也先后形成了"奴化"、"器化"和"人化"3种形态。通过对此3种教育主体观的阐述,得出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已走向了尽头,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的人的教育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正处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之中。上个世纪伊始,一些具有高瞻远瞩的西方人士意识到欧洲工业文明一元论价值观制约了他们自己的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步伐,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二十世纪初叶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首次提出"多元文化"的概念。这一概念是西方人站在他们的立场上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现时代,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拯救地球”、“绿色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等呼吁,这一现实揭示了生态文明正日益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和人类价值的新追求。人们开始用生态的观点和方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在整个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中,德育生态化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德育观念的现代转换,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