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一、给生字配诗配画,让生字充满诗情画意 中国文字源于“象形”,而象形与绘同分不开,这使中圉文字的创造一开始就具有了美与艺术的意味,同时折射出一种传统的光辉灿烂的文明,这就形成了中旧人在几千年间经常用一种审美的态度去看待文字的书写,把文字的书写当作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来看待。  相似文献   

2.
文章讨论了象形文字的概念和人类文字雏形即文字画概念的根本区分,认为“象形文字“一词符合古文字命名法规律,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中国文字都是表意符和声符并用文字,塞姆语字母文字独立起源于两大文明之间,受两河流域文明影响较大,埃及文字的象形特征保持了三千年,它的象形字体和演化出的两种简化的、不太象形的手写字体一直并用.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曾指出文学作品必须具备“三美”,即:“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和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所说的“情文”、“声文”、“形文”是一脉相承的。文学作品如果具备绘画美则会赏心悦目,如果具备音乐美则会和谐动听。文学作品既具备了绘画美又具备了音乐美,就会使作品获得一种如乐如歌、如画如诗的艺术美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书画同源”这句话是正确的,但不能因为“同源”而误解为“同流”。所谓“同源”主要是指书法起源于象形文字;因为象形,也就有了图画的意味。在最早的时候,情况的确是这样。但如果因此而认为汉字至今仍有象形的特点、以及把象形看作中国书法成为艺术的根本原因,那却不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用笔美。书法是线条艺术,这个线条不是静止的,而是有节秦、有变化、有活力、有情感的,因此它很美。书法的线条之所以美,那是用笔的结果。不懂用笔或者不善用笔,书写出来的线条那就不美,所以古人强调“书法以用笔为止”。有人把精于书法说成精研八法,所谓八法即“永”字的八种不  相似文献   

6.
邓牛根 《江西教育》2005,(11):22-22
用笔美。书法是线条艺术,这个线条不是静止的,而是有节秦、有变化、有活力、有情感的,因此它很美。书法的线条之所以美,那是用笔的结果。不懂用笔或者不善用笔,书写出来的线条那就不美,所以古人强调“书法以用笔为止”。有人把精于书法说成精研八法,所谓八法即“永”字的八种不同的点画写法,可见用笔美是书法能成为艺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静态的再现艺术。它的美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度空间范围内以动人的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表达画家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中学美术教材中的绘画课蕴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就初级中学美术教材选编的绘画作品来看,绝大多数均为古今中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讲授这些课文,就得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中美的对象的欣赏,萌发美感,培养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一、发掘美黑格尔说过:“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要借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也就是说发现美这种能力的获得与审美经验的积累,以艺术素养、文…  相似文献   

8.
谈谈汉字美     
汉字是人类文字中的奇葩,汉字具有象形美、结构美、绘画美、书法美、超时空美的特点,这些特点充分展示汉字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悲音为美     
<正>“悲音为美”这是我国古代的民族审美心理特性之一,即以悲为好,是指文学艺术以悲而获得美感愉悦。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就象鲁迅先生所描绘的那样“悲凉之雾,遍披华林”。充满了人世间的忧患、哀伤、恐惧和沉痛,无不染有浓深的悲美色彩。这一美学思想对古代的各种艺术及其审美认识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虽然我们的古人没有象亚里士多德、黑格  相似文献   

10.
始终贯穿西方哲学史的是:与文字相反的语音占优势地位。从作为绝对神的语言之声到卢梭、康德式的良心之声,经过海德格尔的存在之声到现代语言学的语音学和音韵学,都贯穿着这一观念。西方这种语音中心论与罗马字母的表音文字联系在一起。和中国文化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是重言说,轻书写。即使是书写,西方文化也是把书写发展为拼音字母,而不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之难认难写难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包袱,以至“五四”先驱名之日“繁难的象形字”,主张用拼音文字取代之。西方拼音文字同西方哲学有关。西方哲学是逻各斯中心论,实际上是语言中心论和语音中心论,重语言,轻文字。希腊逻各斯(LOGOS),指理念和道,特指言谈。希腊哲学和神学中用以指称蕴藏或潜藏在宇宙  相似文献   

11.
由汉字特点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研究,在世界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中,汉语言文字以其作为象形、表意文字而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汉语、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语言文字除了音、意,还有形,而且形是汉语区别西方语言文字的一个重要特征。拼音文字的书写符号只是一个抽象的表音符号并不直接表意,音、意之间并无逻辑联系;汉语言文字的书写符号则可以形会意,传达出与之有某种形象上联系的关于实物的概念。可以说,汉字的象形特征使中国人思维的直观表象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字往往就…  相似文献   

12.
教学答疑     
1.甲骨文就是象形文字吗?初中语文第六册《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一文中说:“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当时使用的象形文字。……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此论不确。我国古代的象形字都是表形文字,甲骨文中确有不少这种字。但是,约有三千五百字单字的甲骨文不都是象形文字,形声字就占百分之二十,它已不是一种原始文字了。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说:“单以甲骨文而论,已经是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系统。后人所谓‘六书’,从文字结构中所看出的六条构成文字的原则,即所谓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出不少的例证。文法也和后代的相同。故中国文字,到了甲骨文时代,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云南旅游经济的发展,纳西族象形文字(又称东巴文字)的开发和利用被提上了日程,人们因纳西象形文字的象形特征开始了对其图形化的艺术应用,各种用纳西象形文字装饰的工艺品进入游客的视野。目前,对于纳西象形文字  相似文献   

14.
你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吗?英文字母“O”是“日”的象形;“字母C”是“月的象形;英文单词Mount是由表示山的宏观轮廓M和表石(o)俗(u)洞(n)树(t)几元素组成……最近,一位中国青年袁立经过长期潜心钻研,成功地用汉字六书解析了英文,在他即将出版的专著《English说文解字》一书中提出了可改写3000年字母文字史的观点:字母文字是象形文字,是比汉字更加形象的象形文字。依据他的观点,中国人今后在学习英文时也可以望文生义而不必死记硬背了。 英文象形的秘密是如何破解的 袁立告诉记者,从初中接触英语时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由图画抽象而成的象形单位。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只是文字产生以前的孕育方式,不能演变成文字。从岩画到示意图到象形文字,表意较清晰的文字慢慢出现。中国的三种文字形式: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受到图画巨大且根本的影响。中国汉字的四个演变阶段:古文、篆书、隶书、楷书,也与图画有着十分密切而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由图画抽象而成的象形单位。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只是文字产生以前的孕育方式,不能演变成文字。从岩画到示意图到象形文字,表意较清晰的文字慢慢出现。中国的三种文字形式: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受到图画巨大且根本的影响。中国汉字的四个演变阶段:古文、篆书、隶书、楷书,也与图画有着十分密切而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一)书法应列为学校美育的专门学科书法是最典型的线条艺术,它的一切,纯粹由线条组成,是一个线条的王国.中国书法又是生动形象艺术.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字最初是象形的.象形是中国六书之一.在书法家看来,字不仅是表达一定形象的概念符号,而且是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不仅在于它的线条美、形象美,也还有它的错落有致的节奏美.汉字的笔画变化多端,有起有落.一个字就象一座建筑,有楼梁椽柱;一个字又象一节音乐,有强弱、高低、节奏、旋律.错落有致,起伏得当,和谐统一,就体现了一种节奏美.总之,书法有着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有学者  相似文献   

18.
“怪诞”是一种美。这种美尽管从未占据主导地位 ,但它却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潜流 ,而且源远流长。陈老莲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成就同其绘画艺术及其人物画独特的审美价值 ,无疑是与其“怪诞”的画风密不可分的。陈老莲人物画“怪诞”的造型特征 ,具有特别的形式美感与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写意画是充分运用书法艺术的笔墨要求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意境的,"书写性"的用笔是写意画的基本绘画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了。  相似文献   

20.
《荷花淀》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走上抗日道路的过程,塑造了一群勤劳朴实、真挚多情而又机智勇敢、积极向上的青年妇女形象。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通篇洋溢着乐观主义情绪。作品晶莹透明,强烈的生活气息,动人的艺术形象,诗一般的意境,使作品产生了诱人的艺术魅力。作品凝聚着作者艺术探索的心血,折射出作者对人物心灵的深刻透视力。浓郁的情意美、绘画美和音乐美,使小说充满了情趣和美的氛围。《荷花淀》基本上是一篇诗体小说。著名诗人闻一多生前曾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说,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指诗歌外形的整齐,“音乐美”是指诗歌要讲究音节韵律,“绘画美”是指诗歌要讲究词藻。这里我抛开“建筑美”不说,《荷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