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数学三年级下册)时,  相似文献   

3.
JJ《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数学三年级下册)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含义;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观察,使学生感受图形…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标年级下册第216~219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使学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9~80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经历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探究过程,感受图形的变换,培养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61页。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  相似文献   

7.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学生在第一学段(1~3年级)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第二学段(4~6年级)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到了第三学段(7~9年级)才要求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6页~57页例题想想做做。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会识别和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9.
吴烈 《陕西教育》2004,(12):38-38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轴对称图形》,在十二月上旬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含义,会判断轴对称图形和会画对称轴。 2、通过学习逐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操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堂“做”数学的课。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双手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做”数学。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是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嘶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页47页《剪一剪》。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利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2.能力目标:会剪简单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1)会欣赏有规律的图案,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4.重点、难点:利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规律剪出简单的图案。难点突破思路:观察图形——发现规律———探究办法——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分析1.学生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对称图形,初步认识了各种图形以及图形的平移和转换,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P100~P102。教学目标:1.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3.会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对称轴。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5.了解民间剪纸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轴对称图形》,在十二月上旬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含义,会判断轴对称图形和会画对称轴.  相似文献   

14.
崔娟  黄越 《辽宁教育》2004,(7):120-12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11册100~10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含义,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15.
崔娟  黄越 《辽宁教育》2004,(8):120-12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11册100~10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含义,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16.
教案题目:轴对称图形——活动课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逐步建立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等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能分辨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并能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自行设计轴对称图形、图案,从而欣赏数学美,增强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7.
镜面对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新增加的内容。如何让镜面对称教学映射出有效教学的和谐画卷?笔者展开了一系列实践与研究。认识镜面对称的有效教学从何处入手?我们在课前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1.教材解读。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是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前思考】刘加霞教授指出,可以从整体特征和度量特征两个维度认识图形,其中"对称"就是从整体特征认识图形的重要视角。在第一学段,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侧重于实例或生活中的图案;第二学段将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并要求学生能从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而到了第三学段,学生就会从"对称"的视角大量研究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  相似文献   

19.
六年级的《轴对称图形》一课我也讲过,前不久在一个国家级课题的现场研讨会上听了这么一节课,倍感亲切.教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家乡标志性建筑入手,通过观察,初步体验轴对称,并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进而通过操作(剪小蜻蜓)让学生继续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接着验证所学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最后自己创作轴对称图形.整个课上学生学的非常主动,但教者没能将一些问题进行到底,却有些大煞风景。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学习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