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曾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把它们改造成为国家资本主义。这里的国家资本主义与世界史上所学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不是一回事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对此,应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它产生于...  相似文献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不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存在不同的看法。如果在垄断资本主义——这个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内,再划分出一个特殊的阶段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应该有两条标志性的变化:1)私人垄断的统治转化为国家垄断的统治;2)垄断资产阶级内分化出新的阶层代替金融寡头的统治。从当前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和经济基础看这两条并没有形成。因此,我们是非新阶段论者。  相似文献   

3.
徐青 《历史学习》2001,(7):11-11
在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三小节,曾讲到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把它们改造成为国家资本主义。那么,这里所讲的国家资本主义与世界史上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不是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4.
第五章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和主体 1、什么是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模式、垄断竞争模式和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它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1)按照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划分,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可以分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模式、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模式、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 (2)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模式,存在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其特征是: 第—,企业数量众多,任何企业都不处于垄断地位;第二,在经济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单个资本家企业主;第三,商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第四,资本劳动自由流动,利润率有平均化趋势;第五,自发起作用的市场机制,是生产和流通的主要调节者;第六,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着重对有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作了分析和阐述。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讲授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问题,不仅对于从理论、现实和历史的结合上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性及其历史趋势,而且对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特征,科学地回答出现的新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本章的中心问题和基本思路  本章的中心问题是阐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垄断…  相似文献   

6.
在由凯恩斯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政策的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逐渐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但其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垄断,以及由垄断所产生的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并没有根本改变。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着更加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又给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巨大压力和威胁。应对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新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7.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些探讨性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究竟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看起来好象是个早已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上,往往有着不同理解。至今常用的提法就有两个:(一)它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二)直接引用列宁的一句原话,即“国家同拥有莫大势力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由于国家政权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述提法就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列宁首次提出并用来表述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概念,也是目前世界现代历史教学中和现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尚未得到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以列宁有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些概念的发展变化为线索,阐明了列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概念的实质,勾划出了列宁该理论的基本轮廓,论证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广泛的发展。它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化的结果,是资本主义总危机日益加深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出现的新现象。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资本主义不仅向一般垄断前进了一步,而且还在比过去更广泛的范围内从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前进了一步.当时,列宁  相似文献   

10.
讲清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这一重要问题,可以了解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有:相对过剩人口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我国现在存在的待业人员是不是相对过剩人口?马尔萨斯人口论在政治上是反动的,但其理论本身是不是真理?我国实行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方针和马尔萨斯人口论有什么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地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学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的看法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而是帝国主义这一资本主义发展大阶段中的一个新的小阶段。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一“第三阶段”论的同志,从“所有制状况是划分阶段的主要标志”出发,认为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国家所有制的扩大,“改变了生产资料完全归私人占有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将国有企业重新私有化的浪潮,其声势之大,波及范围之广都是战后前所未有的。这次私有化浪潮的实质是什么?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怎样?当代资本主义能不能实现“完全的私有化”?私有化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本文拟就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一、重新私有化不是“人民资本主义”的表现,而是垄断资本加强统治地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东欧和苏联的剧变,资本和国家力量结合和扩展使全球格局发生了变化。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是不是帝国主义的新形式,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是不是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希望了,是不是意味着自由主义的社会正义模式的彻底胜利,是不是意味着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将无法解决。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其中的许多理论问题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就是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列宁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曾指出:“战争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帝国主义,一般垄断已经发展为国家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本性,而且它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和资本的积聚与集中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和资本的积聚与集中达到了更高的程度。现代资  相似文献   

15.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国家垄断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当代资本主义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然,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不是在二次大战后才出现的。但只是在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才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因为: 第一,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具备了经济上的必要性。二次大战以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常是为了应付战争和大危机这类紧急情况而采取的一种临时应急措施。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战争或严重经济危机引起的,而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是垄断资产阶级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缓解其与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的尖锐矛盾,而对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及其发展过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同金融资本的发展相联系的。当金融资本日益同国家垄断政权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便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组织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它直接利用国家机器全面干预国家的经济生活,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垄断统治,并进行对外扩张,从而保证攫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它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地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第一部分书面提要(一)我们来这里讨论的是时代性的问题。什么是当前时代的质的规定。19世纪是古典的资本主义在征服世界的道路上取得辉煌胜利,也是它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从而作为学说和运动的社会主义兴起的时代。19世纪末出现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资本主义转变的趋势。20世纪前半个世纪是战争与革命的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并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发展冲出民族国家的界限,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但它的产生,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本身的固有矛盾,而是使这种矛盾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师傅:小王,今天我们学习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这个问题。小王: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到帝国主义的呢?李师傅: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七十年代以后,逐步向垄断过渡,十九世纪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