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正>2022年版课标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纳入数学课程目标体系中,明确赋予数学课程重要的育人意义。作为一种关注学生成长的综合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具有既评定学习过程又评定学习结果的特性。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教师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结果做出判断[1]。它通过“任务”引发学生相应的表现,由于这样的任务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表现性评价是在尽量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判断的评价方式。表现目标、表现任务和评分规则构成了表现性评价的三个核心要素。设计并实施良好的表现性评价能力与课程和教学统整,并能为教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因为它能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现在哪里”“离目标还有多远”.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等。在课堂中实施表现性评价,,要让学生理解目标和评分规则,要让学生全面参与表现性评价。更要充分利用评分规则提供及时的、持续的和有效的描述性信息。  相似文献   

3.
表现性评价是以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评价内容,尤其关注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在融合课程教学与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关联、推动和融合的重要作用,是践行语文课程深度学习的有效推手。教师在进行表现性评价时,要关注实施过程,保障深度学习的稳步推进;要关注方法运用,保障深度学习的反思批判;要关注成果形成,保障深度学习的后续延展。  相似文献   

4.
表现性评价在高职项目化课程考核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的高职项目化课程考核应用表现性评价方法,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涉及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任务设计与考核体现在每个项目中,且对于每个项目及对应的工作过程都有具体详细的表现性、过程性的考核方案和细则.工作过程结束后,学生要达到的工作成果对应的考核指标就是“表现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评价称为表现性评价。这种评价既能反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又能揭示其非认知“行为”,如学习的态度、责任心、合作精神等。由于它将评价的内容和过程自然地融为一体,所以,它是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一个重要的选择。表现性评价是评价内容中一个新的概念,代表着今后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表现性评价主要体现诊断和促进的功能,以个人发展为参照,评价方法和手段主要是表现性任务。表现性任务既包括使用纸笔和使用纸笔以外器具的测验,也包括调查与实验、学科日记和成长记录袋等。目前我国广泛开展的各…  相似文献   

6.
透视数学表现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表现性评价创设具体情境,从“做”中评价数学知识与技能:它凸显数学化思想,分层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它更新评价理念,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我们要重视数学表现性评价,进行“测验嵌入式”和“教学嵌入式”数学表现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7.
表现性评价及其在幼儿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现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的方法。它尊重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关注学生在评价中的体验,而不是给学生分等级。它作为笔试测验的补充,在对学生学科成就的评价中越来越受重视。同时,表现性评价由于其特点,在幼儿评价中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应立足于对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定”。表现性评价是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变化过程,是影响学生音乐学业进步的积极手段。笔者在探索小学音乐表现性评价中,关注在真实任务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认为表现性任务不仅指简单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体现,具体要观察学生如何用已学的音乐知识与艺术技能完成一项主题任务,并提出表现性评价长线任务和短线任务的设计及表现性评价记录工具的运用策略;希望对激发学生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音乐评价包括对教师、对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其中对学生的音乐评价涉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绩等多个维度,针对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音乐表现水平、音乐创编水平、音乐活动参与度等各内容进行评价,关注普及性、全面性。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重视表现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的原则。音乐学科的教学不是要培养“音乐家”“歌唱家”,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的评价方式能对课程的建设、实施、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导向,探索以‘表现评价’为代表的新型评价模式正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将表现性评价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表现中去分析与评价,以了解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从而有效地改进语文课堂教学,以此探讨表现性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实践价值,助益课堂评价变革。  相似文献   

11.
浅谈音乐学科的表现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学科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所以表现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得比较突出。音乐课程中的表现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是用动态、积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正>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改革的难点。《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改革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为了落实“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的评价目标,笔者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尝试运用SOLO理论,对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一、小学数学开展表现性评价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下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浅谈表现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专家所倡导的学生评价模式——表现性评价,在国内外中小学评价的实践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其中的“学生档案袋”或叫做“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的评价在美国中小学评价中,已成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流模式。表现性评价是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它能够对纸笔测验无法测量的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更好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4.
“差异式”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过程注重学段的差异、学科的差异和学生的差异。低年段施行“无级差学业评价”,通过学业成长树App和梯度化测试,寻找学生成长的可能;中年段进行“进阶式学业评价”,通过制订进阶式学业评价体系,利用进阶乐园App,激发学生成长的力量;高年段引入“表现性评价”,发现学生分数之外的精彩,借助I秀舞台App,用《我的项目学习书》,树立学生成长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表现性评价就是通过学生课堂表现给出的评价,能够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因此,研究表现性评价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极为重要。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方法与实践两方面入手,着重探讨了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科学学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程伟 《天津教育》2023,(10):130-131
<正>当前新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领域逐渐认识到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课程评价的“保驾护航”。我国劳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劳动教育课程成为必修课程,小学劳动教育课作为劳动教育的“开端”,需要课程评价的介入。为此,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探索研究,积极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一、明确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目的(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课程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提倡从大概念视角分析教学内容,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化。大概念教学以单元教学为基点,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教育评价亟待转变传统纸笔测验的评价,转而推行表现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大单元视域下的表现性评价符合素养导向逻辑、知识整合逻辑、评价反馈逻辑;体现以素养本位提升教学整体站位、以评促教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由虚到实指向真实情境三个方面的价值意蕴。开展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表现性评价需要从评价目标、表现性任务、评分规则三个方面入手,将表现性评价嵌入课程与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素养表现信息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新一轮的改革——课程改革。基础教育领域最年轻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也从本次课程改革中汲取了营养,正实现着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培养的变革。即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要通过掌握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表达思想,实现交流,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课程标准建议教师: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红色研学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知、情、意、行”是红色研学的目标要素,然而学校在开展红色研学的评价过程中,时常淡化了“情”,忽略了“意”,缺失了“行”,导致红色研学有形无质。表现性评价则注重“知、情、意、行”的评价,通过确定表现目标,选择表现任务,对照评分细则实施评价过程,科学地评估学生在红色研学课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全面发挥课程价值,达到研学的目的,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表现性评价"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关注学生的思维、表现、情感、体验,重视评价指标多元性的评价方式有共通之处。表现性评价必须立足真实情境,增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用任务驱动,观察、检测、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行为和状态;评价标准不能是固定和唯一的,应该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