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学习领域,如何开展“综合与实践”学习评价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表现性评价对“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具有适切性,“综合与实践”表现性评价是指: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整合运用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综合问题或完成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以应用评分规则对学生的过程表现与学习结果做出判断.在构建起“综合与实践”表现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为例,针对表现性评价设计阶段,阐释了“目标—任务—规则”3要素的设计过程与方法.以期表现性评价在“综合与实践”教学决策链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应立足于对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定”。表现性评价是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变化过程,是影响学生音乐学业进步的积极手段。笔者在探索小学音乐表现性评价中,关注在真实任务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认为表现性任务不仅指简单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体现,具体要观察学生如何用已学的音乐知识与艺术技能完成一项主题任务,并提出表现性评价长线任务和短线任务的设计及表现性评价记录工具的运用策略;希望对激发学生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基于表现性评价相关理论,从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制定表现性评分规则出发,设计一年级语文学期末无纸笔化测评活动——“萌兔探案”,以期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状况和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一、确定表现性评价指标1.基于学业质量标准提炼表现特征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能为评价指标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笔者参照一年级语文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4.
殷利 《职教通讯》2022,(9):17-23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基于能力的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职业教育表现性评价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学生学习过程为重点、以职业情境为场域、以双元主体为驱动,具有评价针对能力、评价贯穿过程、评价突出增值、评价结果开放等特征,包含表现目标、表现任务与评价细则三个要素。职业教育表现性评价应通过构建“四自三适”的表现目标、设计“项目化协作式”的表现任务、制定“职业化混合式”的评价指标等策略,提升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5.
表现性评价具有既评定过程又评定结果的特点,将其运用于初中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有助于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开展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表现性评价过程中,要立足核心素养,根据项目内容细化各阶段的学习目标;立足真实情境,设计各阶段的子任务及成果展示活动;立足学习活动,设计合适的评价工具开展评价。  相似文献   

6.
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中外化的综合素养和实践效果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需要这种聚焦高阶思维和真实能力的表现性评价。本文在剖析深度学习和表现性评价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深度学习的“三领域七能力”内涵,并以“构造地貌的形成”为例,从明确指向深度学习的表现性目标、创设真实情境的表现性任务以及制定层次分明的表现性评分规则三个方面探究促进学生地理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方式,旨在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教学思路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表现性评定可划分为大规模测验中的表现性评定和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两大类。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在校内学业成就评价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任务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在任务实施中须把握五个环节。将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应用于教学过程,需要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共同变革,表现性评定任务应当及时进入学生教科书及教师指导用书,且其实施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科学探究的表现性评价是依据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进行的。为提高评价的效度、信度和可行性,利用表现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遵循一些基本的规范:要确定评价目的;要设计合适的表现性任务;要制定可操作性的评定细则;要客观记录学生在探究中的表现;要利用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学业评价要加强对科学探究活动评定的实践研究;要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书面测验与真实性评定相结合;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评定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9.
表现性作品评定是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综合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完成表现性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开展表现性作品评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一、开展表现性作品评定的问题由于实施地理表现性作品评定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的工作,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素质,需要学生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毅力,因此,这种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常规的纸笔测试很难评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情况,表现性评价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是一种新型的过程性评价,也是一种基于观察和主观判断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流程包括明确评价目标、设置表现性任务、制定评分规则等过程。  相似文献   

11.
表现性评价是在尽量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判断的评价方式。表现目标、表现任务和评分规则构成了表现性评价的三个核心要素。设计并实施良好的表现性评价能力与课程和教学统整,并能为教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因为它能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现在哪里”“离目标还有多远”.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等。在课堂中实施表现性评价,,要让学生理解目标和评分规则,要让学生全面参与表现性评价。更要充分利用评分规则提供及时的、持续的和有效的描述性信息。  相似文献   

12.
表现性评价在思想品德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表现性评价是以呈现一系列综合性任务让学生完成,通过观察学生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的评定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可分为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与合理制定表现性评价标准等主要步骤。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表现性评价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其发展状况,它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强调了用“作业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即教师提供一项作业任务,从学生完成该作业的质量来判断其有关水平与能力,其实质就是运用表现性评价来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一、表现性评价的必要性传统书面测试的各种弊端对科学教学和学生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过分强调“甄别”和“…  相似文献   

14.
表现性评价是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以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效能为主要评价对象的一种综合性、客观性评价,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绝对性评价,是将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与评价活动融为一体的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评价,我们应思考表现性评价与核心素养的落实,与高阶思维,与学习活动的外显化、行为化、过程化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劳动课程的评价方法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表现作出的评价。它关注学生的起点与差异,注重学生劳动中的实际表现;它跟踪学生劳动过程,有效反馈学生的劳动情况;它聚焦学生内在成长,看见成长的轨迹;它关注劳动成果,实现“教—学—评”一致。劳动课程采用表现性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从而实现劳动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评价称为表现性评价。这种评价既能反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又能揭示其非认知“行为”,如学习的态度、责任心、合作精神等。由于它将评价的内容和过程自然地融为一体,所以,它是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一个重要的选择。表现性评价是评价内容中一个新的概念,代表着今后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表现性评价主要体现诊断和促进的功能,以个人发展为参照,评价方法和手段主要是表现性任务。表现性任务既包括使用纸笔和使用纸笔以外器具的测验,也包括调查与实验、学科日记和成长记录袋等。目前我国广泛开展的各…  相似文献   

17.
李仰 《中学物理》2024,(2):33-37
在新课标导向下,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表现性评价,分析、确立评价目标,细化学习目标,将表现性评价嵌入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物理实验真实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以思维进阶的问题链驱动学生学习任务的开展,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评价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构建“问题—任务—评价”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评”的一致性,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表现性评价是跨学科实践评价方式的应然选择。评价目标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跨学科实践活动学习目标相匹配,包含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评价任务包括情境、挑战、角色、作品(或表现)、受众五大要素,任务要与目标具有一致性,情境要有真实性,设置要具有适宜性,表述要具有准确性。评分规则制订的程序为:确定评价任务;明确任务中的要素;确定各要素的特征;划分各要素的不同表现水平;制订评分规则。  相似文献   

19.
"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是数学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解释现实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数学素养的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感会有哪些表现?如何评价学生数感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文献,构建了数感的表现性评价维度,每个维度下又设置了主要观测点。依据数感的主要观测点,通过表现性任务与评价量规的开发,积累数感评价案例,以期对学生的数感发展水平做出客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写作学习元素是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的核心知识。在任务写作中,教师要围绕写作学习元素设计表现性评价工具,促进学生行为表现的“优化”,达成教学目标。表现性评价工具的设计与使用应遵循三条基本规律:一是贯穿写作教学的整个过程;二是在写作教学的关键环节处充分展开;三是综合运用多种评价工具促进核心写作能力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