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7年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选修课程建设成为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笔者所在学校,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前,高一、高二年级各有每周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校本必修课程。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选修课程门类的增多,已经没有固定的课时向全校或某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统一的心育课。作为一名专职心育教师,笔者将心育的主阵地从必修课转入选修课,先后主持开发开设了“高中生心身健康教育”“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以人为镜”“高中生生涯教育”等校本选修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以“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以人为镜”两门课程为例,谈谈对心育类校本选修课程个性化实践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芷涵  邓颖涛 《广西教育》2022,(22):35-37+60
本文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总结出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善心”心育环境;引领在前,构建立体“善心”心育课程体系;全员培训,培养“善心”心育团队。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南洋中学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百廿年来,学校一直坚守“知行并进,为己积福,为家增光,为国桢干,为天下肇和平”的育人思想。自1896年建校以来,在“知行并进”育人思想引领下,学校以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育人,植根中华传统文化,坚持立德树人,形成了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心理和谐,共同成长”的心育文化。学校心育工作起步于1992年,经历“课堂心理环境育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设境体验,知行并进”三个阶段后,形成了“五育融合立德育心”心育模式,实现了心育与五育的全面融合,并公开出版《设境体验知行并进--中学心育实务ABC》《五育并举立德育心》两本心育成果。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坚持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心育育人,德育工作特色凸显,成效显著,形成了“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元自主育人”的特色德育模式,努力培养“志向高远、人格高尚、情趣高雅”的新时代高中生。  相似文献   

5.
“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是班华教授提出的心育宗旨。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心育团队以此为理论指南,结合五中的教育理念,创生了福流心育生态模式,成为班华教授心育思想在高中阶段的活态转化。福流心育以班级为基本心育单位,以自觉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为培养目标,通过“大国母亲”和“21天双陪伴”的心育实践,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合育的心理教育生态系统,助力教师、学生和社会成员实现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6.
基于师生发展的需求、学校特色优势与区域教育发展的要求,2011年我们明确了一条“将优势转化为特色,用特色凝聚文化”的学校持续发展之路——从“心育”到“育心”,深化、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打造“育心教育”的办学特色,实现“育心飞翔”的目标,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育心教育”把“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提高生命价值”作为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心”的培养,将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育“心”、育德、育“情”,使学生拥有幸福童年,感受生命美好,朝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快乐地飞翔.  相似文献   

7.
创“四园”学校育“四有”新人马鞍山实验小学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努力创办“育园、学园、乐园、花园”四园学校,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都得到生动、和谐的发展。一培育“四有”的育园。该校突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文明守纪以及劳...  相似文献   

8.
学科心育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灵魂和动力是知识创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最宝贵的心理品质,培养这种心理品质是心育的任务。在知识经济时代,心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了,心育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要进行心育,就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学校心育系统。为此,全国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中小学协同教学与心理发展”确立了以下的研究思路:以心育为突破口,以构建学校心育系统为主线,完善学校教育系统,增强其整体功能,产生1+1>2的协调效应。以“六个学会”即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校心育人员有“专家取向”和“能力取向”两种模式。“专家取向”倡导学校配备心理学专家 ,而“能力取向”则强调广大教师具有心育能力。文章主张选择以“能力取向”为主、“专家取向”为辅的心育人员培养模式。从“能力取向”模式出发 ,着重探讨了教师心育能力目标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字水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学校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博学、博爱、自立、自强”为校训,以“树君子德、兴学者风、立强国志”为人才培养模式,历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多年来,学校的心育工作不断进步,形成了综合的心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阳光,代表着青春、活力、明媚和光明。义乌市实验小学以此寓意学校教育,希望让校园温暖每一个人,感染每一颗心。早从2005年开始,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就以《“开放、自主、人文”的现代学校管理文化》课题研究成果为依托,提炼了学校文化的统领词——“阳光”。通过精心培育,该校“阳光”文化凸显,“做阳光教育,炼阳光教师.育阳光学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在千帆竞发的教育潮流中,树起了一面属于自己的“阳光”大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区分源于“心理督导”制度和“教育督导”制度的两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活动的基础上,建议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以解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不做”的问题。同时建议将前者简称为“心育督导”,将后者简称为“心育督政”。  相似文献   

13.
《广西教育》2014,(8):F0002-F0002
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是一所有40多年办学历史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该校以“雅”的教育为核心,积极搭建“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平台,通过科研课题引领,形成了独特的“兰”“雅”文化,成为南宁市江南区教育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F0003-F000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龙翔小学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以心育心,以助自助”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学校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花都区炭步中学创办于1984年,是炭步镇颇具规模的一间初级中学。该校办学20年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确立“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办学思路,以艺术教育“缤纷的漫画世界”为突破口,促进学生成长,促进教师进步,促进学校发展。该校有一个“严谨、务实、进取”的领导班子,拥有一支“业务精良,团结和谐,奉献爱心”的教师队伍。在实施新课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该校重视德育工作,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做到德育内容具体化、德育方法时代化、德育途径多样化。该校还结合学校实际,经常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嫩育,大大提高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2004年,该校被花都区政府评为“学校法制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德育与“心育”密切相关。结合“心育”开展德育,不仅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趋势和需要,而旦能促使学校德育工作上台阶、出实效。本分析结合“心育”开展德育的原因并着重探讨结合“心育”开展德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学校积极构建“一体两翼”的协同心育模式。我校以学校教育为心育主阵地,优化校园心育环境,提升教师心理素养,举办校本特色活动;以“家长成长营”和“好爸妈学堂”为抓手,不断创新家庭教育模式;搭建社会教育大平台,携手社会心理服务,依托社区研学资源,不断拓宽渠道,全方位构建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英山一中结合英山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形成了由“三全育心”和“三xin(心、薪、欣)探索”构成的“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快乐生长、幸福绽放。一、“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三全育心”指全员育心、全程育心、全方位育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全员育心是将全体学生纳入“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学生”四级心理预警系统,借助这个系统,学校能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博览》2022,(24):80-81
<正>聊城度假区实验中学坐落于东昌湖畔光岳楼旁,承光岳神韵,育民族栋梁,自2019年8月建校以来,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育人,全方位打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场,培养顶天立地新时代阳光少年。一、科学“心”育构规范机制规范“心”育需制度保障,为更好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坚持全员“心”育,构建校长为领导,2名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班主任和20多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6):F0003-F000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环境怡人。 学校以“全面发腱加特长、身心两健品行好”为育人目标,潜心“两育”(德育、心育)、“两本”(师本、生本)“三开”(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谍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高、体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