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批注式阅读成了学生个性阅读多维对话的切入点,学生以它为载体,心灵和思维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碰撞,语文素养和能力在一次次碰撞中得到提升。本文仅谈谈学生的个性阅读——批注式阅读。  相似文献   

2.
每批阅一次作文就面对一次尴尬,承受一次折磨。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写"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时,是否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锈迹斑斑,是否感受到学生的精神家园已荒芜萧条,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扭曲、破损?长期个性的压抑,已使学生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其原因有三: 一、一味强调"立意要高" 不少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耳提面命:必须升华主题,必须写光明、写精神本质。于是学生自觉压抑"个  相似文献   

3.
学习不能也不可能没有个性,由于学生个体在遗传、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对所学内容的感知、体会总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应摒弃以往整齐划一的教学观念,给学生充分自由发展个性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有个性地学习。只有让学生充分释放个性,投入地自主参与教学过程,才能让课堂洋溢学习的情趣,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体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那是一次在听课时的感受,我们颇感深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对泸州市高职大学生进行个性心理检测,并对其结果从各年级大专学生16种人格特质测验的平均值与标准差、次元人格因素分析、男生与女生的人格特质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比较、城市与农村学生的人格特质比较等几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将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阅读要出个性,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让学生自由地读。有句话说得好:一百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经验的差异,对文本中形象的二次建构是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的。这种个性不是我们能够教出来的,它是儿童心灵的歌唱,“每个人都在唱自己的那支曲子”。正如王尔德所言:“教育是一件了不起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要出个性,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让学生自由地读。有句话说得好:一百个读的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经验的差异,对本中形象的二次建构是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的。这种个性不是我们能够教出来的,它是儿童心灵的歌唱,“每个人都在唱自己的那支曲子”。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习作时,可引导他们观察花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一次次观察、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想象,学生就有习作的素材了,这样作文就真实、有情感、有个性,这一切在于教师会不会引导.  相似文献   

8.
余彬 《考试周刊》2009,(26):8-9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在新世纪对基础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所采取的一次重大调整,实践表明此次改革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对于发展学生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理念为基本出发点,着重阐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从新课程所具有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徐健 《江西教育》2002,(17):10-10
过去,我们用一次次的练习、作业充塞着学生的时间、空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疲劳的应战状态,毫无个性自由,这当然不能使个性自然发展。但是,我们万万不能走向问题的另一极端,表面上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了,让他们从必修课里解放出来,事实上却马上又陷入了“自由的泥潭”。所谓“个性发展空间”,其实就是很多学校开设的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弹琴、舞蹈、英语、画画、书法等。在“个性发展空间”里的孩子们似乎都在努力成为和别人相同的人,都希望成为讨别人喜欢的人。他们最终可能都有了一些特长,但是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消磨”了自…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习作时,可引导他们观察花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一次次观察、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想象,学生就有习作的素材了,这样作文就真实、有情感、有个性,这一切在于教师会不会引导。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学作文教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被政治的影子所遮蔽,在某种程度上,作文就是用文字图解政治观点。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增添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新要求,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个性教育问题,体现了人文主义尊重个人价值和自由发展,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气息,开拓了新的领域。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作文教学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个性,应在教学中对个性的发展持正确的态度,要尊重个性,不压抑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保护发展。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诱发中学生作文在个性表现上朝着健康、活泼、生动的方向发展,抒写“唯一”感受,采取如下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中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个性、解放个性、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3.
个性解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凭借个人的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对文本独特的理解、认识与感悟。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鉴赏水平、兴趣爱好等原因,他们在个性解读文本过程中,会出现对文本个性的"误读和错读"。所以个性解读文本,更需要在深度方面下功夫,使之成为"个性深读"文本。如何将文本深读与个性解读有效结合在一起呢?笔者以《合欢树》教学为例,在三次教学实践之后,从课堂探究的"放"与"收"和重难点突破的"入"与"出"两方面提出四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测试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个性特长、在游戏中进行测试以及注重平时表现中展示的最佳自我,让每次的语文测试都成为学生一次次愉悦的经历,成为学生展现自己智能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李全胜 《考试周刊》2012,(41):190-191
美术课程是一种富有个性、表现个性的学科,它最讲究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个性。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个性?作者对自己的做法作出了如下的概括与总结: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培养学生的个性:播撒赏识的阳光雨露,张扬学生的个性;搭建想象的靓丽舞台,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个性成长.我们主张通过教师的善于交流体察、创设有利环境、鼓励学生质疑和讨论、搭建学习平台,来了解和培养学生个性品质,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展示学生个性特长,为学生搭建个性释放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形式.它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次对学生思想的松绑.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新大纲指出 :“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 ,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 ,发展个性。”作文教学是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领域。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 ,创设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 ,就能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和谐发展。一、因材施教 ,关注个性化差异华…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讲述人的个性发展的课堂上,我照样留了一点时间让学生提问。此时,有学生说:对于人,好像主要是研究其共性,一些哲学也是这样的,为何要强调人的个性及其发展呢?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通过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