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人体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核心问题是人体运动的建模和求解,目前在利用动力学方法建立方程时,经常出现理论分析的结论与实验测试结果相差甚远的问题。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中测得的GRF(地面支撑力)与Ariel软件解析计算出膝关节胫骨平台力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以期探讨人体多环节肌肉力和关节力的简便获取方法及应用优势。方法:高速摄像和三维解析方法,对1个步态周期完整动作与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获得运动学参数和GRF,利用ADAMS三维软件建模对人体下肢运动进行运动仿真,依据运动学测试参数计算出下肢关节的动力学数据,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中测得的GRF、膝关节胫骨平台力进行比较验证。结果:ADAMS计算的仿真力与三维测力台测得的力相关性(P<0.01)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ADAMS仿真计算的3个方向力值95%置信区间与三维测力台力值置信区间几乎一致;Ariel三维解析计算右膝关节力曲线没有表现出膝关节胫骨平台力曲线的特点,曲线不光滑。结论:基于ADAMS进行运动仿真可有效解决求解复杂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参数的精度问题;ADAMS仿真模拟日常行为活动,基于人机功效学的产品优化设计,全膝关节置换仿真研究,各种碰撞研究具有极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研究人体运动时,通常把人体抽象成若干个刚体铰接起来,构成人体的力学模型——多刚体系统。这个问题,虽然本世纪初就有人应用有关理论来研究人步行的姿态,但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还是在电子计算机得到应用,测试手段不断完善的六十年代才开始的。从这以来,用现代数学和力学的成果统一推导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在宇宙飞行器、生物工程、机械手等多种领域内,多刚体力学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研究人体运动的多刚体力学也得到迅速发展。如计  相似文献   

3.
朱昌义 《体育科学》2000,20(6):79-82
通过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体操运动进行技术分析和动作优化设计。作者建立了一个单杠上人体回环运动的5环多刚体系统模型,动用凯恩方法推导出运动方程,并采用C语言开发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程序,该仿真程序能够帮助运动员改进运动技术并最终获得最优化的运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单杠上人体回环运动的模型是可行的;(2)动用凯恩方法推导动力学方程简单而方便,运动方程以隐式呈现并易于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3  相似文献   

4.
射击     
G871.03 9703006培养射击运动员良好的思维方式〔刊,中,I〕/张敏11少年体育补1!练一1997(3).一32(XG)射击即思维方式11心理G871.219 9703007步枪立姿射击稳定性的力学特征〔HL,中,人〕/忻鼎亮11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一1996年10月21一25日.一l吕(ZZY)步枪11立姿11稳定性11力学分析射击~~  相似文献   

5.
基于ADAMS.LifeMoD人体落地动作的动力学仿真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体运动仿真软件LifeMoD建立人体个性化的三维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19个环节和50个自由度.对受试者的落地过程进行动作捕捉、运动学解析、动力学仿真,并完成仿真结果与三维测力台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可信度,可以用来研究人体落地冲击过程的动力学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运动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运动的计算机仿真是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将计算结果转换为运动图像真实的重现。利用摄像机获取三维空间实景的二维视频图像序列,通过对二维视频序列的分析,获得人体或者某一部位的运动信息,生成人体的运动轨迹以及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达到分析人体三维运动的目的。并且以单目视频中人体的跳高运动为例,设计与实现了一个基于运动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Hanavan人体模型的基础上,对人体模型进行了简化,建立了由4个刚体组成的人体模型,并利用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跳板跳水的人-板多刚体系统,提出系统的控制函数并给出系统解体的一个充要条件。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仿真出各参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从而为技术诊断和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运动生物力学许多问题的研究中,可以将人体简化为若干块刚体用铰链连接的多刚体系统。通常可采用图一所示的十五块刚体模型,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取多于或少于十五块的模型。我们利用R.Huston等人介绍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人体模型的动力学方程组,并编制了适用于人体有限块刚体模型的动力学计算程序,可对人体腾空及单点支撑(或悬垂)的各种动作进行动力计算。经若干算例验证,该程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系统辨识与优化解算跳深动作颤摆质量模型中力学元件的参数,并结合计算机仿真探讨模型在冲击性动作动力学仿真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将人体简化为1自由度的颤摆质量模型,导出相应的状态方程,将实验所得人体多刚体模型质心于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学数据作为输入量,地面垂直反作用力作为比较量,采用n4sid子空间系统辨识方法并结合约束优化方法求解出模型力学元件参数估值,回代模型仿真计算输出跳深动作过程中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结果:辨识与各种初始条件下仿真所得到的地面力值与实测地面力值的拟合度均可达到80%左右;随跳深高度的增加,模型中力学元件的刚度k与阻尼c的值也呈增大趋势;运动学解析数据的精度对拟合度有较大的影响.结论:基于系统辨识的颤摆质量模型可有效反映人体在受到冲击时整体粘弹性的响应表现,而通过个体实验确定模型内参数的方法,也使得模型在应用时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力学和数学理论与方去,将跳板简化成一悬臂梁,将人体简化成由质点和无质量刚性细杆通过铰相连接而成的模型,建立了人一板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运动方程,利用该模型有利于分析人体与跳板这一耦合系统的自然规律,为进一步的运动仿真、运动技术诊断、运动优化以及有关理论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aximal specific physical effort on postural balance and rifle stability in biathletes in a standing shooting position. The study included 10 junior elite biathletes. The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with the Vicon system and AMTI force platform. Postural balance and rifle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rmined at rest as well as 1 and 5 min post maximal specific physical effort which was performed on a ski ergometer and continued until exhaustion. Maximal physical effort exerte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all examined postural sway and rifle sway characteristics. The duration of the post-exercise changes was longer than 5 minutes. Higher post-effort rifle sway was observe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an in the across the shooting line direction. Post-effort postural balance impairment in the shooting line was much greater than in the across the shooting line direction. Moreover, a strong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ostural balance and rifle stability. Maximal physical effort influenced postural balance and rifle stability during aiming. Rifle sway during aiming in a standing shooting position seems to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postural sway of the biathlete’s body. Thus, an increase in postural sway contributes to greater sway and lesser stability of the rifle.  相似文献   

12.
理论研究薄弱是我国开展雪上项目的主要掣肘因素,也制约了我国对2022北京冬奥会的备战。本研究从运动员生物学特征、比赛技术及训练角度分析了冬季两项的项目特征,认为形态学的主要特征为身体强壮、体脂率低,运动员在滑行和射击中的主要生理指标特征分别为较高的HR、VO2max、乳酸阈值与机体总工作效率,及良好的身体感知与自我调节能力,运动损伤特征为日常训练多发,女性与7年以上运动员多发,下背部与膝部多发。技术特征方面,滑行中自由滑行技术的G2和G3分技术对成绩影响最大,ML站姿更利于射击中维持身体稳定性,而肩上夹紧枪托及较轻的双手持枪力度更利于持枪稳定性和射击准度。年度体能训练以LIT为主,MIT与HIT比例较低;陆地体能训练中滚轮滑雪比例最高,辅以较高比例蹬车训练,雪上训练以自由滑行G2、G3分技术练习为主;力量训练中,男运动员侧重均衡的上、下肢练习,女运动员侧重上肢力量训练;射击训练多采取分组竞争、模拟比赛的方式进行,并注重训练大风天气下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组实验的研究方法,尝试运用心理演练与身体练习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来解决足球教学中射门的技术难点,结果表明,通过对足球射门的心理演练与技术练习,提高了射门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4.
在备战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期间,我们以河南省射击中心女子气步枪组的三名重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冬训过程中模拟比赛的技术录像进行分析。目的是在扣扳机瞬间的时间段0.833秒范围内来比较三名运动员的晃动范围,分析身体姿势诸如膝关节角度、髋关节角度等指标,来寻找射击中较合理的技术动作,以期为技术训练有所指导。方法是利用高速摄像系统进行同步动作拍摄,之后应用解析软件进行解析,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是以扣扳机的瞬间为拍摄时间段,得到身体空间坐标参数、身体姿势的诸如膝关节角度、髋关节角度等相关参数。结论是1.三个轴向上枪上某一点的坐标震动范围平均值基本上反映了这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可以看出付XX的扣的及时,技术发挥得最好,其次是汤XX,陈XX技术发挥较差。2.左手指坐标可以反映在扣扳机瞬间支撑用力情况,可以作为对于评判支撑瞬间固势技术动作的前后、左右位移大小技术优劣的关键指标。3.右手指的运动很关键,它的技术动作好坏会对整个技术动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对扣扳机瞬间来说,在扣动扳机的前提下右手指在前后方向位移越少,用时相对越少,右手指用力越均匀,对成绩越有很大帮助,而左右,上下方向的震动对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右手指坐标也是评判技术优劣关键指标。4.支撑腿左腿膝关节角度都较大接近于180度,左髋关节角度也较大,都接近于180度,射击技术要求身体支撑侧越接近垂直越好,对稳定性、瞄准越有帮助。对于左肩关节角度来说,越小越接近于垂直位对稳定性、瞄准越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篮球投篮技术动作,特别是对投篮技术动作中投篮异侧手、腹部及下肢动作与投篮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动量矩定理及动量矩守恒定律运用到篮球投篮技术中的一些规律,并对这些规律的具体动作方式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其目的是规范投篮技术动作、丰富篮球教学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促进篮球专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优秀射击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特点及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footscan balance测试系统对国家高水平手枪、步枪射击运动员进行了平衡稳定性的的测试,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所有射击运动员中男子手枪运动员身体姿态的平衡稳定性及调节能力最差:第二,射击训练只能使睁眼状态下身体晃动面积和前后晃动幅度减小;第三,一般平衡稳定性指标(身体重心前后、左右晃动幅度、轨迹长度、晃动面积)不能准确地反映高水平射击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的特点.而派生指标——单位面积的轨迹长度(轨迹总长度与晃动面积的比值),既显示平衡稳定性,又能体现姿态调节能力,在晃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其值越大,表明调节能力越强,晃动的频率越快,身体平衡稳定性越好.在实射时对枪支的影响越小,可作为射击运动员的评价和选材指标。  相似文献   

17.
投篮是篮球运动的核心,投篮命中率是比赛制胜的关键。通过对2006年四国女篮对抗赛中国女篮3场比赛不同距离投篮命中率的统计,分析了投篮位置和命中率的关系,以及我国女篮与对方在不同位置的投篮次数与命中率的差别,旨在为提高篮球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米卫国 《体育科研》2010,31(1):77-79
采用加速度传感仪来分析射击射箭项目的专项技术特点,通过相关部位的加速变化曲线来反映专项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及时相等特征,方法新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实践说明,进一步提高加速度传感仪的精度、适宜频率、教据侍输方式及校准方法等将是方法本身在射击射箭项目中深入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据汉代文献记载,汉代盛行射艺,但是由于历史文献多是对人物记述,故对射艺的具体细节未做详细描述,因而汉代弓射的动作及技术细节是一个千古之谜。通过汉画像石文物资料考察法和古文献资料研究法,揭示了汉代弓射分为徒步射和骑射两种。徒步弓射动作方式有立射、蹲射及跪射、折腰射、弓步射、转身背射、坐射、步行射和跑步射9种,骑射有静止的骑射和行进中的骑射两种方式。徒步和骑射的方向主要有向下、向前、向后等。射的目标有静止和移动两类。另外,弓射内容在汉画像石的狩猎图中多有发现,证明狩猎是弓射练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篮球运动训练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篮球运动训练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强调投篮准确性、重视位置分工、突出全面训练、高强对抗与简练实用发展趋势"四步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