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重调研发新声杨树立一全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各报农业方面的报道让人记忆犹新。然而在近几年,一些地市报的农业报道似乎被冷落了下来,有的成了版面上的配角,有些报与报之间好像大同小异。笔者以为,前些年农业处于历史转折时期,有重大的政策调整,有重大...  相似文献   

2.
泰州作为苏中地区一个新崛起的农业大市,“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报道,无疑是市委机关报的主要报道领域。如何开展“三农”报道,农业报道的劲该往哪里使?泰州日报今年3、4月间策划推出的《农民增收边远乡村纪行》系列报道,加深了我们在这方面的理解和认识。3月18日至4月17日,泰州日报派出3个记者小分队深入边远乡村,与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面对面地交谈,发掘增收的新经验。整个采访活动历时1个月,行程2000多公里,途经31个乡镇,共采写发表通讯31篇。江苏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认为,这组报道“满腔热情传播…  相似文献   

3.
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历来是党报宣传的重点,作为地市级党报就要在“三贴近”中深化“三农”报道。近年来,地处甘肃庆阳老区的《陇东报》在新闻宣传上以“三贴近”为着力点,全力深化“三农”报道,以新的办报理念、新的新闻视角、新的报道方式改进“三农”报道,摆脱了以往在“三农”报道中就农业报道农业、就农村报道农村、就农民报道农民的报道面狭窄、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以上,面对这样一个大市场,以农村读者为主体的农村报、农民报和省级农业科技报有过辉煌的历史。这些报纸大都于20世纪80年代在发行总数上达到了鼎盛期,到90年代开始进入萎缩期。特别是近几年,因各种媒体的增多以及这些媒体加大了对农村的报道力度等诸多因素,农村专业报的日子开始显得“紧巴”了。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农村报道的思考曾日升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上上下下、特别是农村干部群众议论的热点,因此,毫无疑问地应是我们新闻报道的用力点。作为地市报的记者,长期接触农村和农民,对当前的农村报道,有以下几点思考。审视农业要具有辩证观点。...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报道是县市报的重头戏之一。但是,这些报道也必须常报常新,才能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农民读者的欢迎。1999年,萧山日报策划开展了“99百村行”系列报道,整个报道历时一年。记者走了一百个村,写了一百篇通讯,每篇一千字左右,配上一幅图片,在头版上的“99百村行”栏目中刊登。这些报道反映了一百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起来有十几万字,全方位地反映了萧山农业、农民、农村工作,开辟了新闻报道的新领域。这些报道最后结集印刷成书。这组系列报  相似文献   

7.
王晓蔚 《新闻实践》2007,(10):30-31
长期以来,行业报(除了农业类报纸外)似乎与农村报道风马牛不相及,基本游离于农村报道之外。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度在提高,农村报道的视角开始转变,全面反映农民生活、生产的变化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一些行业报也开始触及农村报道。  相似文献   

8.
科技类报纸特别是省级科技报,长期面向农业,定位在农村,以农业宣传和报道为主要内容,在读者心目中已经形成科技类报纸就是农业报、农村报、农民报的固有观念。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科技类报纸应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9.
参与实践把握时代脉搏─—采写一篇农村热点新闻的体会谢青云,戴汝金1993年1月20日,《重庆农村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我们采写的《綦江县千名干部下农村向农民结算欠款》的报道。这篇不足500字的小消息,竟被重庆农村报社,重庆市新闻协会,四川省新闻协...  相似文献   

10.
1994年6月,《新闻出版报》第一版刊登了一篇报道,全国30个发行农村图书先进县,共推出农村畅销书61种,意在表彰这30个县和出版这61种农村图书的出版社。看完这篇报道,未见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图书列在其中,不得不引起我一番深思。 我来湖北科学  相似文献   

11.
李月锋,河北农民报驻邯郸、邢台记者,他在这个岗位上“泡”了8年,采写各类农村报道近千篇,其中6篇作品获得河北新闻奖一等奖,8篇获河北新闻奖二、三等奖。3篇报道省委书记作过批示.一篇报道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批示。2008年荣获“河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12.
在大多数综合类报纸上,农业新闻在大多数时间里,总是处于边缘状态,很少能位居头版头条的显赫位置。在这些报社,农业线成了“冷线”,搞农业报道的记者不仅少,而且频繁更换。因此,记者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村和农业情况,当然不可能写出有深度有份量的新闻稿件。但是,在《南方农村报》这样一份“专业为农民服务”的报纸里,农民、农业、农村的新闻就是绝对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地市报要加大农业报道力度孙耀富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几年,农业问题成了全党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地市报,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加大对农业宣传报道的力度,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稳定大局和促进经济发展尽职尽责。...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经济宣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盐阜大众报社盐城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是盐城的优势。近几年来,我们盐阜大众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确立农字起飞、整体推进,走强农富民兴工之路的战略,密切配合,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15.
农业报道对县市区域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传统节目”。怎样才能常报常新、不落俗套,这要求记者具有敏锐的发现力、判断力、挖掘力,捕捉农业新闻事件,触动读者神经。这是笔者从事17年农业报道的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新闻工作者看来,农业则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富矿。面对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多姿多彩的农业经济,我有幸从事农业科技经济新闻报道。行走于阡陌、田间,观察农事变化;进入大棚、猪舍,询问市场行情;来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了解新品种、新技术研发……然后精心写作,变成一篇篇新闻作品,并借助《农村大众》报——山东省委主管主办的这份面向“三农”的报纸传播出去。20年来,寒来暑往,每有所得,欣喜不已。  相似文献   

17.
在大多数综合类报纸上,农业新闻在大多数时间里,总是处于边缘状态,很少能位居头版头条的显赫位置。在这些报社,农业线是冷线,搞农业报道的记不仅少,而且频繁更换。因此,记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村、农业情况,当然不可能写出有深度有份量的新闻稿件。但是在《南方农村报》这样一份“专业为农民服务”的报纸里,农民、农业、农村的新闻就是绝对的主角,比起时政新闻、娱乐生活新闻这类有相对固定受众群体的新闻类别,更容易被农村读理解和接近的农业经济新闻也有了一个广阔的受众平台,让从事农业新闻报道的记们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8.
写活经济报道,是新闻改革的一个方向,近几年来,我报记者发挥县报记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勢,写出了一些较活的经济新闻,其中三篇在全市、全省新闻评选中获奖,三篇在省、市新闻单位获奖。认真总结这些获奖的经济新闻,使我们看到了写活县报经济报道的出路所在。多向思维开视野。县报记者多是半路出家,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较深,这是县报经济报道难以活起来的一条重要原因,也是县报搞活经济报道的突破口。多向思维为我们开拓了视野,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反映万花筒般的商品经济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1989年,长安农村有偿服务刚刚兴起,人们褒贬不一,我报记者时捕捉到新闻线索,运用多向思维采写出了  相似文献   

19.
辛文 《新闻与写作》2005,(10):38-38
所谓多面式报道是指在一篇稿件中反映多方面的情况,改变传统的单一方面的报道。而单一方面报道,写成绩便连篇好话,写批评就一片“指责”,写揭露又一无是处。总之,非坏即好,非好即坏。有时提倡既报“喜”又报“忧”.也是报这个单位的“喜”,又报那个单位的“忧”。在一篇稿件里报道一个单位或一个人,就很难看到既有“喜”又有“忧”了。多面式报道却做到“喜忧”同报。  相似文献   

20.
《农村报》原名黑龙江农村报,是面向黑龙江、辐射东三省的一张历史悠久的涉农报纸。近些年,我们农村报在如何打造“农业科技”版品牌上,下了许多功夫。在打造品牌栏目方面,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