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 《出版发行研究》2017,(5):70-71,81
百科全书自身的复杂性和数字环境下编纂方式的改变,对百科全书编辑的素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编辑情怀和编辑工作能力两方面对百科全书编辑提升自我修养做了阐述,为百科全书编辑适应数字出版的调整和年轻百科全书编辑的养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编纂百科全书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对作者和编辑的要求都很高.对于百科编辑来说,百科意识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职业本能.本文以作者参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为例,从框架意识、条目意识、体例意识、平衡意识四个方面对百科全书编撰中编辑的百科意识进行阐述,强调了百科意识对于百科全书编纂的重要性,是百科全书编辑必备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3.
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专业性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由六千多位专家学者和编辑参与编纂,经过十六年艰苦与精心创造,终于完成问世。我有幸从一开始就与这部大书的编纂者们有同道之缘,亲眼看见这部书一卷一卷地出版,现在望着排满书架齐齐整整三十一册绿色封面巨著,真像一片绿油油的丰产大地展现在眼前,一种无比的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大农业、大百科、大工程,这三个“大”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三大主要特色。大农业就是所谓广义的农业、现代农业,也就是种、养、加三结合,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农业。大农业在这部…  相似文献   

4.
百科全书的编纂从对百科全书进行整体设计开始,将百科全书编纂成具整体性的系统是设计的目标.编辑对条目的审读工作是实现其设计目标的关键.编辑要通过有效审读,更好地实现百科全书的整体性和系统化;同时在百科全书整体性和系统化的要求下,去发现、解决条目内容中的问题.这两个方面,不可或缺,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5.
网络互动“百科全书”的编辑规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翠玲 《出版科学》2012,20(1):82-84
以百度百科为例,通过对比传统辞书的编辑规范,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百科全书正在形成的编辑规范及其特点,具体分为道德规范、工作规范、技术规范三个方面。指出网络互动百科全书在年轻网民中有广泛影响,但网络词条的内容存在不足。如何完善网络词条的编辑规范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应该引起传统辞书出版界以及百度词条使用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我国百科全书编纂家和辞书学家金常政先生继《百科全书编纂概论》、《百科全书及其编辑研究》、《话说百科全书》之后的又一新著《百科全书·辞书·年鉴:研究与编纂方法》。作者以生动风趣的语言,讲述百科全书这一“人类知识总汇”,以及与之有关的词典、年鉴的历史、编纂方法,直至鉴别和使用的知识。本书还提供许多有关我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的背景事实和故事。全书内容分为:百科全书概说、百科全书史论、百科全书编纂方法、词典和年鉴评论、大百科人与百科纪事、百科全书译文七个部分。本书适于辞书、年鉴、百科全书编辑人员、图书发行人员、图书馆人员、工具书专业教学人员,以及使用百科全书和年鉴的读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艳 《出版科学》2018,26(1):47-50
专题性百科全书是关于某一专题的知识的集合.专题性百科全书的审读加工要遵循全面严格执行体例规范和分门别类进行专项编辑两个基本原则,有重点地对内容进行审读加工.本文结合实例总结概括专题性百科全书审读加工的重点,为专题性百科全书的审读加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陆续出版,编辑和出版大型综合性、专业性学术全集和百科工具书,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适应这类书的编辑特点,掌握编辑规律,提高编辑水平,《百科全书稿件的编辑判断》的作者,积个人多年从事百科全书编辑之经验作了讲述。  相似文献   

9.
网络百科全书的发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网络百科全书的发展历史,并结合网络百科全书和传统印刷本百科全书的发展状况,论述了网络给百科全书的编辑技术、管理等方面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百科全书编纂家和辞书学家金常政先生积多年研究成果和编纂实践经验完成的这部学术新著 ,近期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学术开拓性著作 ,全书约 3 0万字 ,包括以下 2 4章 :引论 ;西方百科全书史 ;中国百科全书史 ;2 0世纪现代百科全书定型化 ;现代百科全书的性质和种类 ;百科意识———百科全书编纂的认识基础 ;百科全书的编纂过程和修订体制 ;百科全书的总体设计 ;框架设计和选条 ;编纂体例和体例工作 ;百科全书内容交叉与重复的处理 ;百科全书稿件审读 ;稿件编辑加工与资料工作 ;百科全书成书定稿和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地方百科全书现代百科全书有三个基本系列:综合性百科全书、专业性百科全书和地域性百科全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在出版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到1990年底已出版46卷)和专业性百科全书(如《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同时,地域性百科也已着手编纂。中国第一部省的百科全书——《黑龙江百科全书》已经编纂完成,即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黑龙江百科全书》的条目大多是当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第一部地域性百科全书——《北京百科全书》(奥林匹克出版社,1990)问世了。这部书的出版不仅是北京的一项重大文化基本建设,也标志着我国百科工具书系列化(包括综合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各种专业百科全书、地域性百科全书、各类百科词典等)中一个重要系列的开端。现将我们在地域性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中的一些尝试整理出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3.
医学名词规范化是《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编纂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从该书的编辑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了医学名词规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确立了遵循科学性、体现医学科学发展、遵循国际规范等医学名词规范化原则,实现了《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工作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4.
1963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浙江人民出版社作编辑工作。“文革”期间,留社从事毛主席著作和课本的出版工作。1983年,出版事业大发展,我从浙人社教育编辑室主任转身主持浙江教育出版社工作,直到1999年底退休。现在将在职期间所做的《中国少儿百科全书》等几件事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我国工具图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出现了可喜的现象。先后翻译出版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编辑、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多卷,《汉语大词典》第一册,《辞海》第二、三版等一类部头大质量高的工具书,其他中、小型工具书其数量更是相当可观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年鉴的编辑和出版出现了好势头,先后编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百科全书是大型的工具书,其主要作用是供人寻检查阅;它又是人类知识的总汇,具有知识读物的作用。百科全书在使用上应该最方便、最易查,而在成书上则最复杂、最难编。那么,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一、它要有统一全书的体例。百科全书的体例是指导全书选条、编写、审稿、定稿和全部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则。它应规定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问世了,作为这卷书的一个编辑,心情自然十分激动。农作物卷的作者群为编好这本书呕心沥血的动人情景,时时浮现在我眼前。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我觉得有责任把这些农业科学家的精神写出来,以激励自己和后来人向他们学习,并使人们了解《中国农业百科  相似文献   

18.
学科编辑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内容组织建设的基本构成人员和主要编辑力量.文章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学科编辑群体为例,分析了项目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执行落实能力、内容编校能力、网络技术能力和整合运营能力等在网络版百科全书学科编辑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阐释了网络版百科全书学科编辑能力再造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编辑就得是百科全书。”可是我就不信他们有那么大的本事。事实上谁也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经济法律,婚姻家庭,衣食住行,医药保健,社会福利,风土人情,宗教礼仪,公关外交等等,无一不知无一不晓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大干世界瞬息万变,色彩纷呈,要求报刊编辑什么皆知,什么都弄个明白,也未免太苛刻了。那非把编辑们挣死不可。如果说要求编辑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驾驭文字的能力、发现校正错误的本领、识别优劣的慧眼、谋篇布局润色修改落笔生辉的功底,那倒是无可非议的。编辑应当向这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与其他一般儿童图书的编纂相比,《中国幼儿百科全书》的编纂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在编纂思路上明确以幼儿为中心的百科全书定位;其次,在编纂方式上以编辑为主导;第三,制定科学的编纂程序,确保百科全书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