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体育人才后继乏人,这种情况的产生是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同时产生的。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积累与否,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能否发展。要完成学校体育向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的任务,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其中后备人员及对后备人员科学训练是两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部分问题的实际调查,进行分析整理,就此问题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丽朋  刘巍 《冰雪运动》2007,29(6):48-51
大力发展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实现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首要之义。借鉴体育强国后备人才的培养经验,分析了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开发的特点,认为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并从体制、机制、培养体系、科学化培养和扩大冬季运动项目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实现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建设体育强国视域下的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体育系统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夺取奥运金牌方面卓有成效,但受先体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运动员难以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引证美国部分成功经验,对我国通过学校培养竞技后备人才在建设体育强国中的战略意义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体育强国是对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综合评定。其要素主要包含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人文等。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和西方国家进行对比,得出新时期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应以人文本,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调整和促进竞技体育结构,优化发展学校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发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实现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法制建设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体系之一。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从中长期竞技体育人才立法规划的制定、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以及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优化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可供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发展竞技体育加速培养竞技运动人才,是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笔者认为,若加速改革步伐,不仅要有竞技运动人才的科学培养体制,还要重视对待培养竞技运动人才的价值。即奉献者应得的等价报酬。在现阶段只有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才能在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改革方案得以实现。当今世界体育强国都非常重视竞技运动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7.
当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相结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社会使命。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是把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研究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不仅是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建设世界体育强国中的战略作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前言发展竞技体育,加速培养竞技运动人才,是我国到本世纪末成为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这已是无可非议的了。本文研究目的是如何加速改革并实施合理、可行的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体制及如何看待培养竞技运动人才的价值,即奉献者(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等)应得的等价报酬,这是加快改革步伐重要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才能在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改革方案得以实现。分析与讨论一、竞技运动人才的培养与实施措施 (一)国内外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体制当今,世界体育强国都非常重视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因为它是竞技体育高度发展,使体育强国保持长久不衰的战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48-651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皆在塑造与培育卓越的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认为: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主要包括"企业高度参与型""非营利组织主导型""体教结合型""高校主导-多元合作型";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已不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独立发展,而是依靠企业、政府、学校、非盈利组织等协同参与、多元合作,形成了1+1大于2、1+1+1多元组合式的协同互融新模式。建议: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加快社会力量补位,建立合作互促机制,推进政府角色转变,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维型的理解"向"多维化认识"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单维型的体育强国理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认识阶段和汇集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在内的多维化体育强国认识的三个阶段.研究认为保持和扩大竞技体育的优势是实施体育强国战略的前提,群众体育的普及是体育强国的基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向驱动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关键,努力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积极扩大体育产业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对新时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发挥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迈向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相关要求。研究认为迈向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竞技成绩下滑、运动项目的结构性缺陷、创新驱动不足、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后备人才萎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体制、推动竞技体育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推进竞赛体制改革、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强化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大力弘扬竞技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缪佳 《体育科研》2014,(1):25-27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建设强国的关键.和竞技体育承担建设强国任务相比,青少年的健康对建设强国更有直接的意义.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竞技体育的改革创新,就是要更加全面地认识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使竞技体育从为国争光拓展到为大众体育服务;竞技体育的发展应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保持一致;竞技体育应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体育运动的竞争,实质上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都把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触角伸向学校,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网络的训练管理体系,为多出、快出、出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构成我国学生课余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三个方面阐述我国的体育强国之道,建议:坚持并完善举国体制,提高竞技体育队伍文化素质;树立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关系;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后备人才,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如何更好更全面地培养却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其阻碍了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而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提出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道路。本文通过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诸多困境进行分析,并在体教融合的视角下探讨其相应对策,以期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之路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发展竞技体育加速培养竞技运动人才,是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杨树志认为,若加速改革步伐,不仅要有竞技运动人才的科学培养体制,还要重视对待培养竞技运动人才的价值,即奉献者应得的等价报酬。在现阶段只有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才能在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国家教委主任李鹏最近指示:“学校也应培养出优秀体育人才。”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在全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说:“学校体育应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也是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重要基地。”教委部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体育运动的竞争,实质上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都把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触角伸向学校,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网络的训练管理体系,为多出、快出、出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构成我国学生课余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世界和洲际比赛中,有84%来自体校的运动员为祖国争了光。全国有各级各类业余体校2700多所,参加训练人数30万左右;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6000多所,参加训练人数近260万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216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校57所。  相似文献   

19.
第六届全运会和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暴露出一个问题,就育优秀的青少年选手明显不足,后继无人,尽映了我国竞技体育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学校体育难以支持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事实。本文分析了世界体育强国发展学校体育的经验,提出了改革我国学校体育的建议,以便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 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优秀运动员是世界体育强国发展竞技体育的一条共同经验。把高校作为发展竞技体育的基地之一也是世界体育强国提高竞技体育成绩的一个鲜明特点。竞技体育走向学校,是当代体育的发展趋势,竞技体育也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