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陕甘宁边区建立之前基本上没有图书馆,边区政府成立以后,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下,边区的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图书馆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资源共享等都取得很大成就,为边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湘鄂渝黔边区经济发展的信息制约因素,提出边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延安青年流通图书馆是党中央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建立起来的早期的知名图书馆之一。青年流通图书馆成立于1937年6月,由陕甘宁边区青年救国联合会领导。在经济、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处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边区青救会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以迅速改变边区的文化落后面貌,组建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陕甘宁边区图书馆中的几个典型代表做一介绍,并从其特殊时期留下的红色馆藏文献及照片中重温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图书馆的历史风貌,体会边区图书馆事业开拓者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5.
1939年1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拨出专款对鲁迅图书馆进行扩充、修整,在边区政府附近修建了一座有5间平房、3孔窑洞及小巧花园的新馆.在这次修整中,毛泽东同志捐赠图书费290元,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捐助扩充费300元.新馆于1939年底重新开放.  相似文献   

6.
《图书情报论坛》2010,(2):11-11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7月1日,湖北省图书馆党委组织全体党员赴革命老区大悟县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观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和瞻仰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并向革命老区图书馆赠送图书。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前夕,教育落后成为陕甘宁边区乡村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边区政府积极倡导集文化学习、时政教育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农村图书馆。与苏联相比,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图书馆内容更加丰富,主要包括农民图书馆、流动图书馆、读报组、黑板报等。审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环境与教育现状,农村图书馆或是当时扫除文盲之文化教育与政治认同之思想教育的最好形式。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川滇边区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横向联合,建立文献情报协作网,充分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文论述湘西文化以及湘西民族地方文献的形成和分布,分唐宋、元明清及民国、解放后三个时期分别阐述民族地方文献的形成;综合分析民族文献的分布,提出湖南省图书馆、湘西州及各县市图书馆、档案馆及民委等机构是湘西民族地方古籍收藏的大本营,吉首大学图书馆是湘鄂渝黔边区最大的民族地方文献收藏中心.  相似文献   

10.
田梅 《图书馆》1996,(1):59-60
多业助文──来自龙山县石羔镇图书馆的调查报告田梅石羔镇是湘西自治州最大的乡级镇,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000多人。南接县城,是湘鄂边区几个墟场之一,与来凤县城及龙山县县城几乎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镇图书馆坐落在镇政府对面,建于1986年10...  相似文献   

11.
边区,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突然又变得那么富有魅力。一批又一批记者扑向过去很少涉足的省界接壤地区。中央、省、地市级新闻单位不断推出一组又一组反映边界地区的报道。边区,成了记者的“黄金走廊”;边区,成为编辑侧目的“富矿区”。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概念——边区新闻。边区新闻界定边区新闻,一个典型的模糊词语。因为边区是相对的、可变的区域,还有特指、泛指之别。边区无疑是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可是,边区新闻中的“边区”,其外延要比历史概念大得多。有行政区划上的边界就有边区。  相似文献   

12.
晋冀鲁豫边区地处几省的交界地带,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受自然环境和生产力限制,边区经济发展滞后。为了支援抗战、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党和边区政府领导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互助合作运动,有效地保证了边区军民的供给,促进了边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因其性质是党和边区政府根据战时的紧迫困境对根据地农业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局部调整和尝试,故也不能忽视其超越运动自身性质的所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姬雄华  李晓琳 《兰台世界》2017,(17):121-124
边区盐业作为边区政府的重要经济支柱。根据实际情况,归纳出了边区盐业发展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政府支持有利于边区盐业的发展;频发的自然灾害、狭小的市场、较小的需求量、缺乏的劳动力以及极低的生产力水平都不利于边区盐业的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关于陕北盐业发展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曾有隔阂 1940年6月,边区政府民政厅主持召开“国医代表大会”,邀请各县国医代表及边区政府各卫生机关代表数十人参加,讨论中心为如何改进中医中药以促进边区卫生工作,加强中西医之联系。会议闭幕典礼土,宣布成立“边区国医研究会”。  相似文献   

15.
一、常驻委员会制度的建立 "边区各级参议会是边区各级的人民代表机关."[1]28它代表人民来议事管事.议事管事,是不可中断的,而参议会大会,却不可能常开.从这个大会到那个大会的中间,须有个机关,代表大会执行任务,这就是边区(县)参议会的常驻委员会,简称为边区(县)参议会常驻会.参议会对选举它的全体人民负责,常驻委员会对参议会大会负责. 边区常驻会的职权地位,不是一开始就是明晰的.1937年5月中共西北办事处在讨论边区议会组织时,赋予边区常驻会和边区议会同样的职权.  相似文献   

16.
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图书馆在科学辅助性和专业生产性书目工作中将优先保证那些目标明确的综合性社会经济计划和解决那些最重大科学问题的计划,致力于编制经济组织综合问题索引,以其集约化为条件利用工业和农业生产部门.因此,综合性科学图书馆在反映思想和社会文化总的纲领性观点的书目保证中发挥积极作用. 图书馆在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全国各地自然资源问题等方面的工作在转变,共和国、边区和省图书馆的任务应是能够对地区提供科学生产专业领域的综合书目保证,其中考虑到满  相似文献   

17.
<正>1941年,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稳固以后,为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吸引更多的志士仁人参与我党的抗日工作。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文化与宗教的活动。其有因革命行动被外国政府压迫而来边区者,不问其宗主国人民或殖民地人民,边区政府当一律予以恳切的保护……""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求学,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与抗日根据地的婚姻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婚姻制度在晋察翼边区具有不可动摇的垄断性优势,很少受到外来新的婚姻思想观念及行为的影响和冲击.在晋察翼边区建立之前和发展初期,传统婚姻制度对生活在在农村区域的绝大多数妇女依然有着很强大的束缚力,因此必须予以废除.鉴于此,1941年7月7日,边区公布了《晋察翼边区婚姻条例》,1943年2月4日边区行政委员会公布了新的《晋察翼边区婚姻条例》(该婚姻条例公布后,1941年公布的《婚姻条例》作废).  相似文献   

19.
颉燕 《兰台世界》2017,(13):89-91
食盐是陕甘宁边区的三大特产之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盐业的发展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边区畜牧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高了边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淮安市中心里运河畔繁华的淮海南路上,有一片绿树掩映着的古建筑群,房屋主体以青砖小瓦、木刻石雕为主格调,建筑样式具有明显的明清风格。这里就是60多年前的苏皖边区政府办公所在地,现在的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诞生于历史大转折时期。1945年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在淮阴(今淮安市)成立,它是中国共产党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合一而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