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有很多人问过我,我最喜欢哪些历史人物?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其实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人选,也没皇位争夺问题,一生舒舒服服当个太平皇帝,还为中国建立了很大的版图,荣华富贵至死,他的人生算是很圆满的。  相似文献   

2.
以前有很多人问过我,我最喜欢哪些历史人物?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其实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人选,也没皇位争夺问题,一生舒舒服服当个太平皇帝,还为中国建立了很大的版图,荣华富贵至死,他的人生算是很圆满的.  相似文献   

3.
以前有很多人问过我,我最喜欢哪些历史人物;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其实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也没皇位争夺问题,也没做过什么杀人放火的大事,一生舒舒服服当个太平皇帝,还为中国建立很大的版图,荣华富贵至死,也没什么家庭悲剧,这个人生是很圆满的。西方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大家都知道史诗“伊里亚德”的故事:希腊人去打特洛伊城,就为了一个美人海伦,海伦现在成了西方社会中美人的代名词。在希腊神话中,有三个女神,一个是希腊大神的妻子朱诺、一个是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一个是爱神维纳斯,她们三个…  相似文献   

4.
【观点梳理】A.秦始皇是什么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野心勃勃,有无穷的占有欲,……按照境界说的定义法评价他,他不但归属功利境界,而且正是这一境界的代表人物。然而,从历史实际出发,秦始皇却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封建君王,是盖世英雄,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但用觉解、动机标准衡量,却只能屈居低等境界,无缘和“圣…‘贤”沾边。  相似文献   

5.
对于作为封建帝王的光绪皇帝应该怎样看待?如何评价他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历史上曾有过不少的评论。1987年1月19日天津日报载文就当前史学界关于光绪皇帝研究提出了“洋务派皇帝说”、“维新派皇帝说”、“爱国开明皇帝说”和“转变皇帝说”四种观点,那么这些说法那一种更符合实际些呢?我以为这还需要对光绪帝一生的所做所为加以历史的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评价。本文通过对光绪帝在位时所经历的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分析,谈一点粗浅认识。光绪帝生于公元1871年,1875年即位,他一共在位时间34年。在这34年中,中国历史上相继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音乐世界》2013,(19):44-45
字文邕在历史上的评价相当的多面,那么他在你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陈晓东.接下这部戏以后我首先去翻查了历史上的宇文邕,他自幼就多才学,是一代英明的君主。戏里的宇文邕虽然是皇帝,却并不是大家固有印象里温室里养尊处优的君王。这个角色身上带有的“腹黑”,心思缜密、隐忍的性格非常吸引我。他所处的危机感,使他更有远见、有手段。但同时,字文邕也是我演过的最痛心的角色。他一生都没有得到唯一的爱,他的世界没有真感情。最终他得天下缺失所爱的悲痛非常令我动容。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塑造的,人的性格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综观中国历史上众多的人物形象,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皇帝的开明、残暴、昏庸,历史名人的聪明睿智、博学多才,反面人物的阴险奸诈、反复无常,一般人物的多才多艺、性格奇特,等等,构成一个个复杂的历史画面,也给学习、探析历史人物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  相似文献   

8.
第十五章 中国字——皇帝的屈尊——基督教徒处境危险——皈依——严格的纪律——废 黜太子——皇帝的六十大寿。 在我们住在长春园的时侯,我献给皇帝一些中国风景画。是由一位御用画家画图,我用刻刀制版的。皇帝对此非常高兴,令我以同样的方式再刻上一些中国字。考虑到我们基督教徒既不能刻又不能印几乎都有迷信观念的中国字,我就刻了两个中国字和两个我们的字,对后者是尽量仔细,其他的则尽量弄糟。当我把它们奉献给皇帝的时候,我看到欧洲字制作的还不错,因为我能写,但中国字不行,因为我写不好也就刻不好。我的借口总算被接受了。这样,上帝保佑,使我避免了传谬之险。 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皇帝给神父卡德苏、梯利迟、彼得里尼和我四件高级丝绸的貂皮衬里的精制外套。每件最少值二十英磅。除了另外用来防雨的一件长袍外,这是我为皇帝辛辛苦苦干了十三年,从他那里所得到的唯一的一件东西。为他服务一生的一些老传教士告诉我,皇帝从来不给他们任何礼物。皇帝认为他给我们为他工作的荣幸,就是给我们欧洲人的最大恩惠了。这一点他曾明确地表示过若干次。 几天后,皇帝出发到鞑靼地区去,但一个欧洲人也不带,这下使我们吃惊不小。努  相似文献   

9.
李梓维 《下一代》2011,(2):18-18
中国有着传承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已经成了她的代言。而今,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唐,认识和了解一位悲情帝王——李煜。 从古至今,想当官的不少,回望历史,有多少人身披血雨腥风坐上了那不过三尺的龙椅。可就是有这样一个人,偏偏不想做皇帝——他就是李煜。  相似文献   

10.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听到有机会从政,他是喜出望外得天真了。可是,一旦发现从政只不过是当皇帝的花瓶,他的态度就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一生想学鲁仲连——"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但最终却是黯然神伤,挟剑落魄江湖。  相似文献   

11.
张宏 《甘肃教育》2007,(11X):31-31
历史人物是历史知识的三个要素之一,是中学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讲好历史人物不仅是学生学好历史课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方式,那么应该如何讲解历史人物呢?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梁初 《湖南教育》2011,(3):59-59
什么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这或许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曾担任小皇帝万历的老师。他德高望重、博学多才,对九岁就登基的万历小皇帝的教育尽心尽力,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然而,他的教育却被认为是“史上最失败的教育”,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的全部优良品质可用“天下为公”四个字来概括。他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一个真正以国家、社会、民众、民族利益为重的人,一个真正以建设性的立场推动社会改革进步的人,一个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孙中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一生的言行中也有许多矛盾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学论坛》2003,(9):54-55
1.您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请谈一下您喜欢他(她)的原因,字数在一百字之内。我最喜欢美国历史上的华盛顿。原因如下:A.在前线打仗,他给妻子的信中,不是中国式的豪言壮语,而是喋蝶不休地要求妻子看护好他花园里的那几盆花。B.打完仗后,他跟士兵一样,起着哄回家,一头栽到了自己的花园里。他就不知道,打完仗以后,可以坐地分脏,当个什么开国帝王的。C.勉为其难的,他当上了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他拒绝当皇帝,拒绝再度连任,他让我看到,人原来可以如此的美丽!(三糊涂)  相似文献   

15.
何应霞 《成才之路》2009,(20):52-52
作为历史教师,我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人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如何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历史人物,讲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呢?  相似文献   

16.
最近欣赏历史宏剧《汉武大帝》,在众多历史人物中,我独钟爱霍去病。不知是同龄人的情感,还是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不平凡的历史印迹、激起我抹去历史的尘埃,打开史料的记忆,去探寻一位真实的霍去病。  相似文献   

17.
<正>一句话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且通常都只是在不经意间。一生都具有传奇色彩的拿破仑就是这样。他7岁时,因为哥哥对他说了一句听来平淡无奇的话:"原来,你仅是比我勇敢而已。"听到这番话的拿破仑从此便勤奋读书,不再整日与伙伴们嬉戏、打闹,而是整天沉醉于书的海洋,最终,他成了法兰西帝国的皇帝。大概每个人都知道他说的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知有多少人曾将它当做激励自己进步的  相似文献   

18.
一位在学校教学效果不好的历史教师,在从未致力于历史研究之前,可能会这样认为:历史仅仅就是事件、日期和地点的组合。所以,当他一经发现事件、日期和地点的时候,就会自以为然地认为他面对的就是真实的历史。但是,任何一位曾经在历史领域潜心钻研过的人都知道历史绝不仅仅指事件,而是对过去历史人物思想的重演。那些时间和地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刊中刊     
本期由北京师范大学春秋学社主办顾  问 :马卫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指导教师 :李晓风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主持人 :何成刚 孙靖国如何编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周桂钿  近年来历史剧成为一种时髦 ,清代的皇帝被相继搬上荧屏 ,并轰轰烈烈 ,热闹一时。后来许多学者发现 ,对历史不怎么了解的人以为这些电视剧中的皇帝就是历史上真实的皇帝 ,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可以塑造 ,而有些影响大的人物 ,却不能随便编造。例如孔子 ,他是儒家的创始人 ,是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这是全世界人的共识。西方人讲文明…  相似文献   

20.
何谓“神入历史”?就是“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情况,例如:假设你是生活在当时的人,你会怎么想和怎么做?”“神入”(Empathy)一词是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感悟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乐趣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