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类的教育活动追求培养具有完美灵魂和完整精神世界的“完人”。物理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人文教育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懂得人生价值。当前,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加强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与渗透。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物理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以全面实现中学物理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教育活动追求培养具有完美灵魂和完整精神世界的"完人".物理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人文教育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懂得人生价值.当前,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加强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与渗透.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物理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以全面实现中学物理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比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易于学生接受,有更为广泛的、情感丰富的内容。一位没有人文精神自觉意识的人,即便满腹经纶也只是个知识的储存者,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社会生存的能力。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他们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生活、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学会人际交往、团结协作、坚韧不拔、不怕困难,为成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培养创新人才起支撑作用,要处理好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人文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确立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并举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丈精神急需强化。本文从加强教育创新、加强教育各方面的渗透、增加人丈课程的比重等三方面探索了加强人丈素质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从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比较广阔的背景上,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涵义,认为人主义教育所介导的人素质,人格、人精神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人素质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素质教育也是以追求培养完满的人格为终极目的,也应是科学教育和人教育的融合,既要养成科学精神,又要养成人精神。  相似文献   

6.
西南联大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联大培养了大批一流人才,为世界所公认,究其原因,是以人科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社会工作教育以其“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与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实践,探索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重视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针对理工科院校“重理工、轻人文”的宴际,从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理工科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轻。  相似文献   

9.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必然需要,人文素质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提高人文素养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探索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构建人文素质的科学体系,对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就如何对当代大学生实施人素质教育进行初步探讨,对人素质教育面临的环境,人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如何实施人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构建培养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高等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学本身不只具有科学性,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注重其科学性,忽略其人文性,导致在科学教育中过分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在现代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人文精神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体现,结合实际探讨了初中科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包括制订包含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挖掘科学教材的人文素材,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倡导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文化熏陶的基础作用。中学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己任,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针对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五个方面着手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要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全人教育理念,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深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其“高素质”包括职业技术技能和职业精神品质,同时也包括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题是“学做人”,它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体现了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走向。人文精神培养要融合到职教改革中进行,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统筹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的关系,要按职教改革思路探索人文素质培养新途径,包括“生活即教育”——基于生活的教育、“社会即学校”——基于社会的教育、“教学做合一”——基于实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学理科教学也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功能 ,它要求中学理科教师除了精通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具有高度的人文教育意识 ,广博的文化素养 ,注重自身的精神示范作用 ,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6.
彭先桃 《高教论坛》2007,(4):16-18,30
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文章针对当今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分析了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局限性,呼吁让人文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并指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应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人文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首要工程,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人文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中,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鲜有系统研究涉及。基于此,本文首先在对人文素养内涵与价值定位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结构维度,提出人文素养的结构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三大关键成分。其中,人文积淀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文情怀是人文素养的动力系统,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面;审美情趣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其次,本文结合当前教育政策、发展科学证据、国际经验借鉴和质性调查分析,研制出我国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具体表现水平。最后,本文旨在为核心素养改革下中小学生人文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包括深刻理解人文素养内涵、探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中小学人文素养研究与培养实践等。  相似文献   

18.
审视我们的学生,思考我们的教育。思考的结果是,我们在提倡科学素养,加强学习管理的同时,不能忘记人文素养的培养。要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来进行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基于此,探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加强德育教育、情感教育和美育教育等若干问题,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人文精神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涵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许多美好情感和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结合其中体现出来的忧患意识、悲悯意识、宽容意识、人生审美意识教育启迪学生,丰富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