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如何结合信息化技术、课程特点与学生学情开展线上教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并实现基于 Spring Boot 框架的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系统以课程为主体,章节为中心,专注于课堂教学和管理,为大学教学和辅导提供资源分享、在线学习测评和智能批改作业、试卷以及测评后的个性化推荐等功能,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应用系统结果显示,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学习专注度得到提高,作业试卷批改时间被节省,可有效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远程学习支持的关键在于依据学生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本文依据认知型学生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智能辅导答疑系统,自动诊断学生认知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深度不同的答案、水平合适的知识与技能训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双语教学能够为专业教育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个性化平台,符合高等教育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的趋势。概念图是建立专业教育各门课程相互间逻辑联系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概念图的理论出发,以《工程热力学》为实例,分析在该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技术在学生评价改革和减负增效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现代教育评价理论、智能教学系统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我们综合采用大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多通道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学生智能评测和辅导系统,并以初中数学的勾股定理知识点为例,编程实现了一个数学智能测评和辅导系统MIATS,其功能主要包括:在线大数据挖掘、适应性智能评测、基于前测结果的智能辅导、基于前测和智能辅导的后测、螺旋式上升的评测和辅导一体化。基于MIATS的初步测评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给每个学生提供内容和时间都不同的个性化测试和辅导,其对学生的评测结果等同于所有学生内容和时间都完全一样的传统测试方法的结果,对学生的辅导效果也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MOOC与全日制高校教育的互补关系,提出c-MOOC课程模式,将开放教育与传统课堂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概念图的c-MOOC课程教学设计,以提升高校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推进以个性化为内容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使相对陈旧的大学课堂真正跨入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6.
"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将团体辅导技术引入到传统课堂教学实践当中,令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班级的人际互动中去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感受性、促进学生的感悟、加快学生的转变,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这一目标。从分析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局限性谈起,详细阐述了"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概念、课程设计、课程反馈及课程反思,为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新视角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CDIO理念为背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生评教指标设计中的一体化原则、规律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具体阐述了课程设计、课程传授、形成性考核、学生反馈等四个一级指标的实施策略,为改进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CDIO理念为背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生评教指标设计中的一体化原则,规律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具体阐述了课程设计、课程传授,形成性考核.学生反馈等四个一级指标的实施策略,为改进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许陈晨 《教师》2023,(34):102-10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儿童科学领域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因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变得至关重要。为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重点阐述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设计原则,最后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材为例,详细分析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策略,希望这一研究能为教育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学前教育思路,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社会情感能力是影响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进行测评有助于分析其能力现状,针对问题进行辅导干预,并基于证据分析育人质量、改进育人实践。然而,社会情感能力的测评存在一定难度,虚拟表现性评价为社会情感能力测评提供了抓手。研究通过探讨虚拟表现性评价的内涵、理论基础及优势,讨论运用虚拟表现性评价测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何以可能;通过分析虚拟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思路及实践案例,讨论运用虚拟表现性评价测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何以可行。虚拟表现性评价为学生带来个性化的、接近真实情境的交互式学习体验,其建立在“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思路基础上,在基于评分规则测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表现的同时,也为参与测评的学生本人提供指导性反馈或干预,由此实现虚拟教育世界与后续现实世界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成为决定信息化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概念图的教学设计应用为切入点,以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训为中心,依据ARCS动机理论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设计了一个基于概念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方案。本研究拓展了概念图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视角,提升了参训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为开展相关培训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设计了具有情境性、趣味性和交互式特点的跨文化交际开放式实验,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实验课程的目标与定位、课程设计与管理模式.实验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了互动学习空间.创新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个性化网络自主学习的管理模式,是互联网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的新探索,能为其它语言类实践课程的开设提供示范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混合式教学设计是成功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本研究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目标、教学、测评一致性"的原则,对高校混合式教学课程学习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个阶段、十个步骤的设计模式。以期"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模式能为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4.
英国开放大学的在线课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活动设计理论和方法。其用于设计的架构基于有效的学习成果,以学生为主体,描述学生画像和学习对象,明确指出在具体课程设计中,可将预期的学习成果转变为学习活动、考核任务,同时强调了学习反馈对提升课程学习体验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OU-ILOs理论,以"外国文学"在线课程设计为例,探索充满人文性、社会性和生活化的在线课程设计要点,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概念图评价用于测定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以及有意义学习的情况,在中学科学类课程及高校的数学、教育学课程中有所应用,但在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应用概念图评价仍是空白。概念图用于C程序设计教学评价是概念图评价的新应用领域。本文制定了"命题—节点"概念图评价标准,并应用此标准以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抽查的方式对学生构建的每章知识概念图进行评估。通过实践数据分析"有提示""无提示"两种构图题的概念图得分情况,验证了"有提示"构图题更利于引导学生明确本章核心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实践数据对比概念图评价与期末测试成绩,验证了概念图评价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外在表现,是纸笔测试检测不到的,从而引发期末测试中增加概念图评价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网络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教学中,教学内容及活动的设计是网络课程的两翼.鉴于此,本文试图以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为方法,以网络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对<远程教育学基础>课程进行网络课程设计,以寻求网络课程设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当前网络课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的网络课程设计原则;在网络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和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以Moodle为教学支撑平台构建了C程序设计网络课程,以求为采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建立网络课程提供一个实践依据,希望能够找出基于Moodle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为其他学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微课程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变革的产物,它以其短小、灵活、情境化等特点满足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但是又存在实践先行而理论滞后的问题。活动理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其理论本身的精神与微课程重视学生个性化需求功能不谋而合。基于此,本文尝试借用活动理论来指导微课程设计,以期为微课程设计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精细化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门以学生自学、研究和设计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课程体系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分析探讨了高效、合理地实施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主要措施;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阐述了理科专业开设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0.
课程设计即在正确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成课程结构并使它们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中形成合力,以实现课程目标。学业质量作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系统化的标准支架和新的实践方向。把握学业质量是进行科学课程设计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一体化、学习进阶统整和学习中心样态。基于学业质量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主要有搭建课程框架、确定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构建学习过程和设计测评工具五个环节。基于学业质量设计科学课程对落实科学学科育人价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