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成稼 《图书馆》1990,(3):40-42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科学实践分不开的。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在迅速向信息化社会发展,图书情报领域已成为人类信息收集,处理和传播的重要中心。计算机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是图书情报领域自动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工作自动化,在国外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二十个春秋。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已成为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使图书馆工作实现自动化成为可能。计算机可以使图书馆工作的许多方面,包括采购、编目、流通、期刊处理、情报检索、乃至行政管理实现自动化。对图书馆来说,采用计算机来辅助管理,图书馆的工作就会得到彻底改观。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图书情报自动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最卓越的成就之一,计算机与图书情报工作相结合,使传统的图书情报工作进入到一个自动化的新阶段。图书情报工作自动化的概念是:以计算机为主体,与通讯系统和其它相关技术相结合,对图书情报工作各环节实行自动控制的过程。实现自动化的目的是为了处理日益剧增的图书情报,提高图书情报工作效率,迅速、准确地为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事业提供图书情报。图书情报自动化最大的获利者是用户,它可以大大提高图书情报部门对用户的服务质量,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图书情报自动化的  相似文献   

4.
<正>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图书文献的泛滥,以至有"信息爆炸"之说.这使传统的图书馆和情报工作难以对付.美国在使用电算机管理图书文献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查找和获取图书文献已变为易事.图书馆工作的电算机化在美国称为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的现代化则另包括图书防盗监测系统,视听、缩微和复制设备,图书运输系统和密集书架等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图书情报工作将发生巨大变革,计算机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图书情报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将是更高层次的工作,将由传统的工作方法逐步转向运用自动化技术来组织、管理、传递文献信息,从而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围绕图书馆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性和层次性,阐述了施行计算机教育的具体方式,并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应用于图书馆,使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时期,使传统图书情报工作进入自动化的阶段..图书馆自动化是以计算机为主体与通讯系统和其它相关技术相结合,对图书馆工作环节实行自动控制的过程.它不仅解决图书馆以高效、方便、灵活多样的形式提供服务这一难题,而且还能以解决图书馆日益突出的文献时间、空间、经费紧缺等矛盾,并在文献信息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服务中大显身手.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应用,至今已显示其巨大的优越性.就我国情况而言,很多大城市情报信息部门都开通了国际联机检索业务,建立了基本上具备建库、检索、刊物编辑等配套功能的情报检索系统,还引进了一些国外文献数据库.一批全国的重点大学起步较早,发展很快,图书情报系统基本上实施了计算机管理,一般院校也已经或正在开发利用.作为师专类图书馆如何面对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当前任务是什么?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图书情报迅猛增长的当今世界,实现图书情报计算机自动化已成为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标准之一。图书馆实现自动化势在必行。但采取何种方案,制订何种步骤,将对全面实现图书馆自动化起着重大影响。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劣见,与广大专家、读者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图书馆开展情报工作的必要性当今世界已进入情报化社会,传统图书馆单纯被动的借借还还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图书馆建立文献情报中心,由传统的服务模式向情报职能的战略转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图书馆开展情报工作是近年图书情报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图书情报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现已不是一件新鲜事。以DIALOG,ORBIT,ESSA等系统为代表的文献检索系统,以OCLC,RLIN,WLN为代表的书目信息系统已是众所周知,并都具有很好的运行效果。我国,在七十年代中期已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并着手建立各种  相似文献   

10.
简迅     
《图书情报工作》2006年增刊(1)出版《图书情报工作》2006年增刊(1)已经于2006年6月底出版,其内容涉及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事业的理论研究、事业管理、工作经验探讨、新技术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素质教育和图书馆文化构建等诸方面,具备实用性、资料性,有一定的可读性和研究参考价值。欢迎各图书馆、情报所、企事业单位信息机构以及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订阅。定价30元,数量有限,欲购者请将购书款汇寄至北京市北四环西路33号5D05《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收(邮编:100080)。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是由湖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合办的图书情报刊物。《高校图书情报论坛》主要是根据我省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需要创办的。《高校图书情报论坛》紧跟信息时代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步伐,为高校图书情报工作者提供一块学术研究、交流的园地。本刊设有“图书情报理论研究”、“信息咨询与用户教育”、“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馆长专家论坛”、“读者服务”、“信息技术”、“数字化图书馆论坛”、“探索与交流”等栏目。欢迎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惠赐稿件。为了实现期刊编…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是在教育部领导下对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事业进行咨询、研究、协调和业务指导的专家组织。第二条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一、调查研究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的状况,提出加强图书情报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进行高等学校图书馆改革发展和建设的研究,提供业务咨询。  三、接受教育部的委托:   (一)促进高等学校图书情报事业整体化建设,推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   (二)组织高等学校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和管理干部…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图书情报界在商品浪潮的冲击下,开始了一场规模宏大的、以情报有偿服务为中心的文献情报工作模式转换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图书情报界对计算机应用的探索与研究,已有近十年历史了。特别是近几年来,计算机情报检索取得了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引进的文献磁带已开始进入实际服务,计算机在图书馆业务管理中的应用,如采购、编目、流通、期刊管理等也做了不少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图书情报机检技术队伍。  相似文献   

15.
正《高校图书情报论坛》是由湖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合办的图书情报刊物。《高校图书情报论坛》主要是根据我省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需要而创办的。《高校图书情报论坛》紧跟信息时代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步伐,为高校图书情报工作者提供一块学术研究、交流的园地。本刊设有《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参考咨询与用户教育》、《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馆长专家论坛》、《读者服  相似文献   

16.
各图书馆、情报所、信息管理院系: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将从2002年开始接收国内访问学者,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1 中心简介 1.1 中心概况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又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是195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后建立的。在50多年的发展史上,中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创下了多个第一:率先开展二次文献工作,开创了专利和标准文献的收集和服务工作,最早提出并实行了图书情报一体化,最先评定和取消专业技术职务,最早开展图书馆自动化的研究和实践,第一个作为图书情报机构建立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最先向国内引入ISBD、ISBN、ISSN、CIP等概念和应用,最早开始引介和研究信息资源管理,唯一在国内图书情报机构中引进“百人计划”人才,等等。作为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心已成为国内图书情报工作的创新实践者。  相似文献   

17.
各图书馆、情报所、信息管理院系: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将从2002年开始接收国内访问学者,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1 中心简介 1.1 中心概况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又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是195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后建立的。在50多年的发展史上,中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创下了多个第一:率先开展二次文献工作,开创了专利和标准文献的收集和服务工作,最早提出并实行了图书情报一体化,最先评定和取消专业技术职务,最早开展图书馆自动化的研究和实践,第一个作为图书情报机构建立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最先向国内引入ISBD、ISBN、ISSN、CIP等概念和应用,最早开始引介和研究信息资源管理,唯一在国内图书情报机构中引进“百人计划”人才,等等。作为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心已成为国内图书情报工作的创新实践者。 1.2 学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十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图书馆情报工作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一种标志,计算机技术在图书情报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计算机综合力强、存贮量大、检索迅速、准确,操作方便,图书馆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文献管理系统已成为各馆变革文献管理手段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各图书馆、情报所及相关部门: 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受到冲击、影响最大的将是图书情报机构。在未来的几年内,新的信息技术将给传统的图书情报工作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把握机遇,抢占先机,将是对每一个图书馆、情报所(室)、每一个图书情报从业人员的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加强员工在新形势下的继续教育,是图书情报工作适应新的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科情报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将从今年开始,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条件和优势,为国内图书情报工作人员提供各方面的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图书情报学理论和和实际应用水平,促进图书情报工作紧密跟踪国内外的最新进展,推动各图书情报机构面向数字化、网络化的创新和发展。欢迎各类各级图书馆、情报所和相关部门的图书情报  相似文献   

20.
<正>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图书情报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因此,针对高校的特点,提出建立“三位一体的图书情报工作链”的设想。1.图书馆——图书情报资料中心。作为貯存人类知识的各种类型的文献,共同反映一个知识整体,应该由图书馆统一管理,便于利用,起到校内资源共享的作用。2.情报室——情报分析研究中心。一方面,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单位,院校领导在制定教学、科研方案时需要获得战略性情报;另一方面,它又是从事各种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部门,科研、教学工作需要战术性情报。可以在校内的教授、专家、学者中聘请兼职情报员,搞好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