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警察们一边准备钱和车,一边向上级请求增援。2、很快犯罪心理专家和狙击手来了,开始新的营救方案。  相似文献   

2.
粗心的妈妈     
我的妈妈长着一双大眼睛,乌黑的长发一直披到腰问。别看妈妈长得可爱,干起事来却马虎极了。一次洗汽车时,妈妈竟然把晾晒在大石头上的车扫把忘记收同去。再次洗车时,才突然发现车扫把不见了,只见她一边左顾右盼,一边喃喃自语:“车扫把到哪儿去了呢?”  相似文献   

3.
堵车     
放学了,我急急忙忙挤上了学校的班车。车终于开了,我一边和同学们说笑着,一边欣赏着车窗外的景色。可是,车刚开到北京大学西门,就不动了。我好奇地伸长了脖子,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呀,前面的车真多!什么桑塔纳、夏利、奥拓……红的、蓝的、银白的、黑的,密密麻麻的  相似文献   

4.
一天,因为有急事,我骑着自行车匆忙往学校赶,正好碰上学生放学。我一边摁着车铃一边喊:“让开些!让开些!’’学生纷纷闪到一边,让开一条路。我一直骑到教学楼下,下了车,急急忙忙奔向办公室。  相似文献   

5.
坐又何妨     
朋友给我讲他的故事:每天他开车上班时,经常会遇到另外一辆车,时间久了,便记下了对方的车牌号。两辆车一前一后,便有了摩擦与不快。要么后面那辆车强行超车;要么前面的车子故意将车速压得很慢;要么你别我的车,我别你的车。甚至有一天,两个人一边开车,一边打开车窗互相骂起来。朋友说,那段时间他砸了对方车  相似文献   

6.
一辆黑色的奥迪迅速地冲出医院大门,欲拐上人行道,瞬间,一位正在行走的老人被车撞倒在一边。司机没有下车,将车向后倒了一下,只是向左边打了一下方向,准备避开老人开走。  相似文献   

7.
生日     
昨晚,家里来电话催我回趟家。我才觉得:好久没有回过家了。放学了,送走孩子后,我沿着村口新修的一条石子路一边走一边等车。虽说已近二月天了,江南已是插花满头的季节,可是,在茫茫的黄土高原上,特别是在双疙瘩  相似文献   

8.
马背之韵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哼着这首优美的歌曲,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希托穆仁大草原。一下车,热情好客的蒙古人送上了“下马酒”,用小巧玲珑的银碗盛酒,独有一派民族风情。他们一边敬酒,一边唱着古老的祝酒歌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相似文献   

9.
新年过完,爸爸妈妈又要到外地打工了。晚上,妈妈一边搂着5岁的弟弟,一边搂着我,想多陪陪我们俩,弥补去年欠下的陪伴。躺在妈妈怀里,我感觉好幸福、好踏实。爸爸妈妈在家时,家里到处充满欢笑声,可这是多么短暂的时光啊……车停在路口,妈妈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嘱咐我:“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照看好弟弟。”我点点头,努力咬住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  相似文献   

10.
放学了,我刚出校门。就发现公交车慢悠悠地驶了过去。“只晚了一步。就……”我无奈地叹息了一声。只好在站牌处等下一辆车。学校周围的小店铺各各从音响中发出嘈杂的声音.我一边焦急地等车,一边忍受着噪音,心里很有些烦躁。  相似文献   

11.
《山的那一边》文中分明谈的是山与山之间的沟中的事情 ,但文题为何是《山的那一边》?对于这个问题 ,我想从两方面来谈。首先 ,“山的那一边” ,指的就是“山与山之间的沟中”。其一 ,从作者的陈述角度来看。作者陈芸芸在《我写〈山的那一边〉》中说 :“1988年9月 ,我们去二炮部队驻地青海某基地采访。车从西宁出发 ,要翻过大坂山 ,山的那一边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后来写题目时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山的那一边》。”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 ,作者之所以把文题定为《山的那一边》 ,就是由他所取的陈述角度决定的。其二 ,从“那”的指代作用来…  相似文献   

12.
南山游记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南山玩,我们的目的地是巴伦台方向的萨尔大阪乡,来回有140多千米。出了城,走完高速路进了山,要走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路很窄,一边是山,一边是山崖和水涧,我真担心车会掉下山崖。走完山路,又走高速路,路上风景很美,嫩绿的小草在微风中点  相似文献   

13.
交通岗前     
十年前黄灯——红灯!一辆自行车飞似地迎着正闪烁的红色交通灯,驶向对面的马路。无奈,身后“嘟”的一声哨响,让他不情愿地停下车,回头看了看身后—— 一个身着制服的交警正缓缓朝他走来。“倒霉!”他一边嘀咕,一边暗自思忖对策。交警向  相似文献   

14.
买菜可乐事     
一次骑自行车去菜场买菜,我把车停在了一个卖菜的摊前面。 老板大声地喊我:“唉!唉!唉!自行车放一边去,别耽误我卖菜!”  相似文献   

15.
昨天下午我去学英语,快上车时,爸爸就对我说:"待会儿上车,你用IC卡在机器上贴一下。""我们明明有两个人,怎么只贴一下呢?而且我的身高已经超过1.2米了呀!"我不解地问。"小孩子,懂什么!照办不就得了。"车来了,爸爸一边说,一边把我推上车。  相似文献   

16.
一半的力量     
美国亚特兰大,作家兼企业家凯文·萨尔文在2006年的一天把14岁的女儿汉娜从同学家接回,他们在等红灯的时候看见路的一边停着一辆奔驰房车,而路的另一边一个流浪汉正在乞讨。"爸爸。如果那个人不开这么好的车。那么这个流浪汉就能吃上一顿饭。"汉娜愤愤不平地说。这时,绿灯亮了。他们继  相似文献   

17.
车上     
车来了,美妙的汽笛声似潺潺流水荡起的音符。车停了,十二分热情的汽车售票员热烈欢迎我们,见我们迟疑,急得屈尊下车来“搀”我们。“到吕村多少钱?”我们三个人一边上车一边问。“两块。”“两块?不都是1块吗?”“如今汽油涨价了,车票当然也都涨了!”  相似文献   

18.
邹抒阳新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因为有点“摩托车情结”,所以她的电动车长得很像“艇王”。赵菱也想感受一下风驰电掣的威风劲儿,就坐在邹抒阳的车后座上去兜风。可在爬一个大坡时,电动车一下子表现出“淑女”本色,无力上行了。两人无奈,只好使劲划动双腿,用脚蹭地艰难地带车上坡。邹抒阳一边低声叫道:“丢人丢人,大家注意,这不是我的车不是我的车。”一边忍不住自嘲,“咱们这也算是双人四腿‘屁’划艇呀。”蒉赵菱买了新手机,宠爱备至。因为第一次充电之前需把电放空,所以她不停地折腾着,一会儿给别人发个骚扰短信,一会儿频繁地变换手机铃声,…  相似文献   

19.
班会上,刘老师正在给学生讲《不动脑筋的故事》:"梭子鱼、天鹅和虾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决定把一车东西拉到一个地方去,天鹅拼命地扑扇翅膀,使劲往天上飞;梭子鱼憋足了劲,猛地往水里扎;虾把腰都弓起来了,狠很地朝后蹦……"刘老师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起了故事  相似文献   

20.
王珏 《今日教育》2007,(7S):91-91
晚上下最后一个自习.雪下个不停,刺骨的寒风象刀子割似地吹在脸上,生生作疼。一辆麻木车从学校门口经过.我招手坐上回家,到了楼下.下了车.一边跺着冻得发疼的脚.一边从上衣口袋里掏钱给车费。那位麻木车主冻得直打哆嗦,哈了口气给双手取暖.我将一张面值10元的钞票递给他,心存感激地说:“谢谢你.天这么冷耽误你了.你也早点回家暖和暖和,钱就不用找了.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