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日昌江成功举办了“2007年全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暨观摩活动”。来自全县各学校的21名选手以自己娴熟的教学技巧、独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上了评比观摩课,生动展现了新课程理念下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本次活动是对该县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充分展示和检阅。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魅力的地方,它的魅力就体现在教师对于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尽管课堂上处理每一个细节是不太起眼的事,但它却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格、能力、以及教学的观念,只有在人本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去锤炼细节,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收获精彩,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魅力飞扬。  相似文献   

3.
“生态课堂”指的是根据生态学理论,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条件而建立一种多样性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型。生态课堂的鲜明特征是崇尚自主、互为互动、整体和谐、持续发展。张家口市高新区第一小学,自2011年9月1日投入使用以来,语文教研组认真落实“科学发展的生态教育”的办学理念,立足于从生态视角去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的建构,在生态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培养语文素养为宗旨,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技术走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为其带来了新色彩与新变化,有效冲击了过去单一模式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姿态正确认识多媒体的积极作用,将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巧妙结合,实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嵌入,利用多媒体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增添灵动与魅力,让语文课堂在新模式下高质且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9):25-26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融入生态理念,构建生态课堂,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充分表现自己,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芒芒 《成才之路》2009,(17):I0009-I0009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体系、新的评价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有效而又鲜活灵动,值得广大语文教师的深思。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应是“求真、求实、求美”的教学:一、追求教学的“本真”,把真实与鲜活注入语文课堂。二、让“实效”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用“朴实”的方法出“朴实”的效果。三、追求“审美”的艺术境界,让孩子们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针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珍珠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笔者通过对国内、国外生态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珍珠鸟》这课的课例综述,以及现场观摩小学课堂教学,并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对课堂及学生状况进行了解,和在对已有的生态教育理论以及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为本课制定了在生态教育理念下践行“绿色教育”及在生态教育理念下构建“生态课堂”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史鑫妮 《考试周刊》2024,(15):51-54
在新课标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以“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广受推崇,为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和革新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构建“教—学—评”一致的课堂也成了现阶段各学科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而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课程之一,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以构建新型课堂已然成为一种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文章就主要围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课堂展开,先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还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具备的价值,然后结合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追求和教学目标,展开了对如何构建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课堂这一问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探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本文对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双减”政策的意义,并提出“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包括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创新作业设计模式等,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思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下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建先,全国著名语文教师,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青年教学研究中心委员,江苏省教科院兼职研究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建树的青年专家。出版专著《本位语文:陈建先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一书,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他潜心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初步形成了“扎根语言,着意精神,立足发展”的本位语文观和“读为本,悟为核,用为宗”的课堂特色以及“扎实、灵动、开放、和谐”的教学风格。近年来.他应邀到全国各地上示范课、作讲座百余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我提出了“情意课堂”的教学主张.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了小学语文“情意课堂”的理性架构和实施路径,试图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与建设. 一、“情意课堂”产生的背景 1.基于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师生共同展示生命活力、获得成长意义的丰富而又复杂的过程.然而,审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发现,常出现两种偏颇:一种是漠视汉语特点,弱化语文灵性.课堂教学建立在工具化、符号化和理性化的知识观基础上,含义解释、要点归纳、机械练习、语料记忆等做法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让语文课堂回归了本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小学语文新课标也让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课堂变得异彩纷呈.“一切为了学生”“学生主体”等理念正愈来愈深入人心.然而放眼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却发现部分老师盲目追求虚假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哗众取宠,故弄玄虚,逐渐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真实,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进而背离了课程改革的主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打造充满实效的课堂,为学生呈现语文学科别样的风景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美化语文教学,创设灵动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在审美理念下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灵动的热情。激情美读,让课堂跳动着灵动的音符。灵动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妙趣,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展示。闪现灵动之美的课堂教学定会使教学美化而灵动,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运用最能够反映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作了分析与探讨,以期能使小学语文教学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诞生,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树立新的教学思路,促进学生和教师互动发展和各自发展的生态场的形成。以学生人文一体、和谐发展为目的,遵循语文特有的学习规律,从而创造出一个真正的生态课堂。本文首先介绍了语文生态课堂的概念,并针对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旨在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合作、探究、任务、情境、学生等关键词逐渐成为教师们热议的话题。无疑,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在新课改下,教师也面临更多的挑战。要从传统教学走向新课堂,需要的不仅仅是理念的转变,更是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改革,从理念到实践,需要一个过程,更存在差距。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就具有了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林学人     
<正>姚联芳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1989年参加工作,现就任于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先后被评为"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金阊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姑苏区优秀班主任"。她热爱学生,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她以"板块式"教学、语用学为理论依据,追求"清简、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课堂上,她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师生对话。她顺应学情,不求学生交  相似文献   

18.
吴凡 《现代语文》2011,(10):77-78
语文课堂不应是随意而为的课堂,应是精心设计的课堂:语文课堂不应是枯燥无味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情趣的课堂;语文课堂不应是呆板沉闷的课堂,应当是鲜活灵动的课堂;语文课堂不应是泯灭个性的课堂,应当是溢满创意的课堂;语文课堂不应是低效高耗的课堂,而应是高效有为的课堂……追求语文教学的魅力、求达多彩课堂的境界,需要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语文教学技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是关于语言学科的学习,作为语言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充分发挥语文语言特点,充分展现语文语言的魅力,以汉语语言灵动变化,来彰显小学语文课堂的活泼生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课堂讨论,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但却是最佳有效的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途径。这种语文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程改革之要求,在课堂教学讨论过程中,可以为小学生创设师生及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与交流的时机,可以有效锻炼不同层次小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具有自己思维见解的独立看法,激发学生课堂表达的勇气与信心,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勇于参与课堂表达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从而为我们打造一个具有勃勃生机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