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1(2007年上海)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 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关于酚酞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蒯世定 《化学教学》1999,(12):36-36,37
酚酞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通常说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上述说法是否完善?怎样做好有关酚酞试液的实验等,需进一步研究.实验事实1.配制酚酞试液取0.1g酚酞,溶解在100g90%的乙醇中·2.浓硫酸遇酚酞显橙红色取2mL浓硫酸盛在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试液,立即显橙红色.将此橙红色溶液分为两份,一份加10mL水,橙红色的溶液褪为无色.加热另一份橙红色溶液.溶液变为黑色.取体积比大于或等于1:1的硫酸溶液2mL;加入1~2滴酚酞试液,都使溶液显橙红色或浅红色.3.浓盐酸、浓磷…  相似文献   

3.
做微型化学实验时,一般要有一套微型仪器。是否可以利用其它物体来代替微型仪器?笔者经过思考和探索,发现用滤纸作载体,也可以做一些化学实验。这种实验具有简便易做、容易成功、现象明显、节省试剂等特点和优点。下面说明如何利用滤纸做化学微型实验。1 反应后生成有色物质的实验  例如,铁离子的显色反应:在一片滤纸(裁成3×8cm的长条,下同)上滴三滴三氯化铁溶液,再滴一滴硫氰酸钾或亚铁氰化钾溶液,滤纸上立即出现血红色或蓝色沉淀。化学方程式略。类似反应还有酚酞与碱液混合,淀粉溶液与碘液反应等实验。2 氯气的部…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教材上安排了好几个酸碱溶液与酚酞试液作用的实验,具体操作时,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向稀盐酸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溶液有时会变浑浊;向NaOH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有时溶液先变为红色,以后红色逐渐消失,有时甚至红色迅速消失,学生往往会问,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电解池是在外接直流电源作用下工作的装置。电解池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为阳极。找出电解池的阴阳极,才能判断电解产物,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及进行有关电化学的计算。以下有八种常见的方法确定电解池的阴阳极。一、与电源正极相连是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例1下列关于电解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电源正极相接的是电解槽的阳极B.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是电解槽的阴极C.在电解槽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电解槽的阳极流出,经电解质溶液流入电解槽的阴极解析与电源正极相接的是电解槽的阳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槽的阴极。电子不会进入溶液。答案D二、失去电子或电子流出的一极是阳极。得到电子或电子流入的一极是阴极。例2下图中能验证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含酚酞)的电解产物的装置的是()(表示直流电源,I表示电流强度,e-表示电子)A B C D解析NaCl溶液的电解产物有NaOH、H2、Cl2。酚酞变红说明生成NaOH,用淀粉KI溶液检验阳极产物Cl2,用小试管收集气体点燃,检验阴极产物H2。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动方向相反。失去电子或电子流出的一极是阳极。...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教材上安排了好几个酸碱溶液与酚酞试液作用的实验 ,具体操作时 ,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如 ,向稀盐酸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 ,溶液有时会变浑浊 ;向NaOH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 ,有时溶液先变为红色 ,以后红色逐渐消失 ,有时甚至红色迅速消失 ,学生往往会问 ,这是为什么 ?1 酚酞试液通常是 1 %的酒精溶液 ,可在天平上称取 1 g酚酞加酒精 5 0ml溶解 ,再加蒸馏水至 1 0 0ml。如果配制的酚酞试液浓度过大 ,而酚酞又难溶于水 ,当滴入大部分是水的稀盐酸中时 ,自然就有一部分不能溶解的酚酞变成固体析出而使溶液变浑浊。2 N…  相似文献   

7.
通用化学教材初中全一册,叙述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写道:“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烧杯里。”“钠跟水起反应后,使滴有酚酞的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这个现象说明有别的物质生成,这种生成物就是氢氧化钠(NaOH),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是氩氧化钠的一种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我按上述实验步骤演示,结果学生误认为;氢氧化钠能使水变为红色。在另一堂课上我将酚酞改为在氢氧化钠生成后再滴入,结果学生没有上述误解。因此,我认为在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后滴入酚酞好。  相似文献   

8.
锌粒、锌粉跟FeCl_3溶液反应的产物相同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锌粒、锌粉分别跟0.01mol·L‘(pH值。3)FeCI。溶液反应,其现象记录于后: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锌在FeC13溶液里的反应有:我们知道,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使用的金属,一般不可能是完全纯净的,总含有一些杂质.当锌粒浸入FeC13溶液里时,在表面形成了许许多多微电池.在微电池中,锌作负极,杂质作正极,正极和负极直接接触,电子可在其中定向流动.负极的锌失去电子成为Zn‘十离子进入溶液,电子转移到正极的杂质上,溶液里的H十离子和Fe’十离子可从正极上获得电子生成HZ和Fe’十离子.对于H十离子和Fe’十离子的得电子能力…  相似文献   

9.
将化学原理设计成富有情趣的趣味题,使同学们在沉闷中答题兴趣倍增,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迅速解答。现选析以NaOH为例的中考趣味题,以飨读者。 一、“化学”消失 例1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题)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氧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即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  相似文献   

10.
一、试题 1及分析在图 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E为一张用淀粉、碘经钾和酚酞混合溶液润湿的滤纸 ,C ,D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 ,x ,y分别为直流电源的两极。在A ,B中充满KOH溶液后倒立于盛有KOH溶液的水槽中 ,再分别插入铂电极。切断电源开关S1 ,合闭开关S2 ,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实验装置(1)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x为  极 ,y为  极。(2 )在滤纸的C端附近 ,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滤纸的D端附近 ,观察到的现象是  。(3)写出电极反应式 :A中   ;B中   ;C中   ;D中  。(4)若电解一段时…  相似文献   

11.
种子的呼吸作用(酚酞滤纸条法)1材料萌发的小麦种子2用具和试剂2个带盖的青霉素瓶(高3.8厘米,直径2.4厘米)、2张滤纸(长2厘米、宽1厘米)、0.1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酚酝(浓度0.1%,溶剂为95%乙醇)。3步骤3.1青霉素A瓶内加入16粒萌发的小麦种子,青霉素B瓶内不加。3.2滤纸上先滴2液氢氧化钠溶液,再滴2滴酚酝,呈红色,然后将其分别放入青霉素瓶,一端用瓶盖压住,使其悬在瓶中(图1)。4实验现象24℃条件下,14分钟后,八瓶内滤纸红色变淡,约25分钟后变为无色。B瓶滤纸颜色基本不变。5结论种子呼吸放出二氧化碳,因为氢氧…  相似文献   

12.
神笔     
“神笔”实验是用来说明电流的化学效应的。我们知道,若将碘化钾、淀粉和水混合,碘化钾就会在水溶液里发生电离。当接上电源以后,碘离子(I^-)趋向电源正极,并在那里中和成碘;碘再与淀粉作用而显现出蓝色来。当溶液中没有淀粉时.只能显现出碘自身的棕褐色。据此,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支“神笔”。这个实验因为有着神奇的显现字迹的效果,所以它可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演示实验.既能生动、直观地进行物理与化学的跨学科实验教学,又能在学生们主题班会或文艺联欢上作为魔术表演,将物理知识寓于娱乐之中。  相似文献   

13.
卤化银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分解的性质叫感光性.在教学中,我这样做卤化银感光性的演示实验,效果很好.一.实验操作1.AgCI或AgBr的制取:把硝酸银溶液跟适量的NaCI或KBr溶液反应,产生的沉淀用滤纸过滤,将沉淀在暗处阴干,就得AgCI或AgBr.2.把附有约1克AgCI或AgBr的滤纸放在玻片上展开,用润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贴在直径为6cm表面皿的凹面上,将表面皿倒盖在AgCI或AgBr上,凹面朝下.3.将玻片放在阳光下曝晒,片刻后,AgCI或AgBr变成黑色,有银析出;Cl2或Br2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成蓝色.卤化银感光性的演示实验@陆英麟$广…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上做此实验,是按三个反应、六个步骤、一个操作(革取)来进行的.笔者将此实验设计在“两管”(即U形管、玻璃管)之中完成,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对比性强,现象明显,且无有毒气体逸出,可谓一样多得.一.实验装置:见左图一一.实验操作:1.向U形管中加入Zg左右高锰酸钾粉末,2.取一根sxl50mm的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在图中“4、5、6”处贴上滤纸小旗,分别滴3滴饱和NaBr溶液、饱和KI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从上到下).3.另取一同样的玻璃管,两端各塞入一小团脱脂棉,分别滴入饱和NaBr溶液和淀粉碘化钾溶液,并各接一橡…  相似文献   

15.
在做本实验之前可做一个对比实验 ,将滤纸在水中浸湿后用镊子在酒精灯上加热 ,滤纸上的水蒸发后燃烧 ,最后剩余很少的灰。将浸有CuSO4 溶液的滤纸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其现象为 :(1)滤纸由浅蓝变白 ,原因是滤纸上的水份蒸发掉后 ,CuSO4 ·5H2 O也失去全部结晶水变成白色的CuSO4 。(2 )滤纸变黑 ,原因是滤纸炭化 ,同时CuSO4 也分解为黑色CuO。(3)将炭化后的滤纸灼烧至红热 ,离开酒精灯后慢慢地使整张滤纸烧尽 ,即有红色物质生成 ,原因是C与O2 作用放热 ,同时CuO又与C发生放热反应生成了少量铜。(4 )红…  相似文献   

16.
钠与水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验步骤1.取一U形管,细的一端插入带长颈漏斗的单孔塞,并将这一端固定于铁架台上。2.给U形管中加入有酚酞试液的水。3.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插在细铁丝上。4.将插上钠的连接尖嘴玻璃管的单孔塞插入U形管口,塞紧。可看到钠与水一接触,就发生剧烈的反应。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小球,并迅速在水面上移动,溶液也逐渐变红。说明钠比水轻,反应放热,而且有碱(NaOH)生成。U形管放钠一端液面下降,另一端液面沿漏斗上升,说明有气体生成。5.挤压橡皮管中小玻璃球,同时用火柴在尖嘴处点燃。…  相似文献   

17.
1电压表触接法把电压表、开关和电阻R串联后接在电源两极间,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后立即断开,若电压表指针瞬间正向转动,则和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一极为电源正极,反之为负极。2电流表触接法把电流表、开关和电阻R串联后接于电源两极间,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后立即断开,若电流表指针瞬间反向转动,则和电流表正接线柱连接的是电源负极,反之为正极。3电流的化学效应法把两根碳棒A和B立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玻璃杯里,如图3所示。用导线把两根碳棒分别跟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过几分种后,若发现碳棒A上出现一层红色的铜,则和A相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硅酸的性质,制备硅酸凝胶,人教版教材化学必修1设计如下实验:在试管中加入3 mL~5 mL 饱和 Na_2SiO_3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滴加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颜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静置。仔细观察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我们能很快看到略带红色胶冻状物质生成。这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化学老师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一会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将该溶液加热后,有气体产生且红色消失,溶液又变成紫色.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成了红色.由于碳酸不稳定,加热时它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气体产生且溶液又变成了最初的颜色———紫色.这就是说,使石蕊变色的物质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酸.二氧化碳气体真的不能使石蕊变色吗?我怀着疑问做了下面的小实验.1.制备二氧化碳取一个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再加入…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贵刊'97第5期上看到"蓝色会褪去吗"一文.本人认为文章得出蓝色不会褪去的结论,是因碘溶液是碘一碘化钾的混合液所致,为了验证这一问题,本人做了如下两个定性实验:实验一.向试管中加入很小一片碘晶体,然后加入2毫升四氯化碳,并振荡至碘晶体全部溶解,溶液为紫红色,再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充分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仍为紫红色.实验说明:淀粉溶液不能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把碘"夺取"出来.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很小一片碘晶体,然后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振荡至碘晶体全部溶解,溶液为蓝色,再加入2毫升四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