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综艺娱乐节目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取更为优越的市场地位,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以受众的需求角度进行节目的创新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认可。特别是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以及大量国外的优秀综艺节目的涌入,电视综艺节目受众对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收视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这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综艺娱乐节目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取更为优越的市场地位,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以受众的需求角度进行节目的创新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认可。特别是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以及大量国外的优秀综艺节目的涌入.电视综艺节目受众对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收视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这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过晚,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笔者通过对天津地方台播出的地域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以及我国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办好电视综艺节目得出一些启示,仅供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4.
吴君静 《传媒》2014,(3):44-45
正当今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也是影像主导语言模式的时代。在电视媒体的传播行为中,娱乐节目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视觉媒体开始把娱乐节目的制作和受众的心理充分结合起来,越来越重视受众心理需求对节目传播效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当下稍显浮躁的电视市场环境下,娱乐节目为了优化节目内容品质,提升传播效果,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温景屏 《东南传播》2015,(6):115-117
现如今电视节目进入了"后娱乐时代",各卫星频道想要在这个时代占有一席之地便开始加速对电视节目的研发和创新。在2011年,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大新亮点:怀旧元素与综艺娱乐形态相结的具有代际元素的综艺节目。代际元素综艺节目超越了传统的综艺节目的界定,以不同历史年代的人们真情实感作为纽带,聚合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的感情诉求,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历史变迁,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立意层次,体现了主流价值与娱乐精神完美的结合。这些代际元素在综艺类节目的出现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丰富了现在娱乐节目的形式,使综艺节目的形式更具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于宝莹 《今传媒》2016,(4):39-41
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格局下,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承载的社会功能偶有失调现象出现,影响了受众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功能"失调"的症状,并对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未来走向做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秦晓华 《视听》2016,(7):149-150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娱乐化表达是电视综艺节目中较为突出和典型的特点。娱乐化表达是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为了追求节目娱乐化的效果而安排的必要话语策略,最终以实现娱乐大众、提高受众文化生活、提高节目收视率的目的。如今在综艺娱乐节目中,主持人娱乐化的表达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拘泥于博受众一笑而已,而是要有能够将"高峰体验"带给观众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受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信息的接受,他们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在信息互动的过程中,受众不总是被动的,他们也常常反过来影响传的认知和行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有了长足发展,经历了综艺节目(如《正大综艺》)、游戏节目(如《快乐大本营》)、益智节目(如《幸运52》)、“真人秀”节目(如《生存大挑战》)等若干阶段。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除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自身努力之外,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也功不可没,受众通过收看与评价影响了电视娱乐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不断发展,新形势的网络综艺节目席卷各大视频网站已成为一种趋势。因其接地气、轻松诙谐、大胆创新、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深受大众网友的喜爱且受众群体广泛。新形势的网络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对直接传达网络综艺节目信息和现场氛围以及引导节目整体走向起着重要作用。当下,综艺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为节目主持人的现场主持把控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也对主持人自身的全方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孟令名 《今传媒》2014,(12):88-89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伴随着受众精神需求的持续增长,一直在摸索中进行着内容和模式上的创新,近年来,国内的很多电视媒体纷纷走上了引进、购买国外综艺节目的道路。这些节目的相继播出,一方面增加了收视率,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其"过度利益化"的特征,在利益的驱动下向庸俗、甚至恶俗演变,导致受众在热闹中精神更加空虚。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而言,无论进行怎样的创新,只有注重人文关怀,才能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孟越 《传媒》2017,(18)
作为电视媒体中重要的节目构成,综艺节目以其轻松活跃、消遣娱乐的节目定位,迅速收获了庞大的受众群体与高度的关注热情,成为各卫视之间争夺观众与收视率的法宝之一.近几年,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呈井喷式发展,然而在节目同质化严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综艺节目如何应对挑战,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拓展创新之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将立足山西卫视综艺节目《歌从黄河来》,探索综艺节目在传承、推广、创新领域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2.
媒体扫描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出路陈龙在《走好收视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木——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出路探讨》一文中指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以受众低层次需求代替全部需求;二、以青年亚文化趣味代替所有文化趣味;三、以港台腔调、风格代替所有的节目主持风格。文章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提出以下建议:1.倡导建设健康活泼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文化。2.将不适宜儿童、青少年观看的节目内容(话题)限制在儿童、青少年最不容易接触到的时间段播出。3.营造电视节目创新的氛围。4.要培养有文化水准的、高素质的受众群体。5.吸收社会智慧参与电视节目的生产活动。 (来源:《中国电视》2006年第5期)  相似文献   

13.
所谓娱乐节目就是能使人获得感性愉悦的节目。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化,综艺节目内部出现一种与俗结合、与明星联姻,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比传统综艺节目更强调互动性的娱乐节目。2009年2月14日,辽宁卫视与本山传媒联合打造的明星转起来就是这样一档雅俗共赏、劲爆全国的娱乐互动节目。作为主持人,回味明星  相似文献   

14.
电视综艺节目是受众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近年来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从内容、形式、技术等层面都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变化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如今的综艺节目,原创意识逐步加强的同时也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引领文化自信,坚守价值导向,彰显社会责任,创时代精品。  相似文献   

15.
综艺类节目主持特色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特别是综艺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一档综艺节目要想吸引观众眼球,留住受众,就需要主持人在主持特色的培养上下苦功。因为。走特色化个性化路线已成为新时期电视媒体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然结果。尤其对于综艺类节目主持人来说.其主持特色的形成和培养是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结束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出现了明显的收视率与口碑等下跌,分析该问题发现不仅仅是喜剧综艺节目市场饱和与受众对节目丢失新鲜感等因素影响,而且严重同化的喜剧综艺节目趋向模式化,限制了喜剧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喜剧综艺节目无法长期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娱乐节目的开发与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有线电视覆盖率的增长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数量的大幅上涨,以及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综艺娱乐节目发展呈现兴盛之态。各媒体平台之间竞争加剧,争相打造多元化的品牌综艺娱乐节目,本文主要选取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和《爸爸去哪儿》以及优酷网《晓说》三档综艺节目来分析综艺娱乐节目的品牌要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经历了一个被归纳为“晚会时代”、“游戏时代”、“益智时代”、“选秀时代”的发展历程.这期间,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发展浮浮沉沉,一些曾经特别欢迎的综艺节目,如《正大综艺》、《综艺大观》也消失了.之后,新媒体的出现,国内外各种优秀的综艺娱乐节目让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我国的综艺娱乐节目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国电视综艺行业首先要看清楚自身存在的缺陷,其次要善于发现和借鉴国外同行业节目的优点.本文以浙江卫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为例,看我国综艺节目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9.
郭丽琼 《声屏世界》2014,(10):47-48
<正>电视综艺节目有其自身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传媒业的发展与进步,电视频道增加、内容竞争加剧已是不可质疑的事实。大多数地方电视台只有在节目的个性化、本土化上做文章,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地方台综艺节目本土化面临的挑战在众多优质综艺节目抢占荧屏战中,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如何争夺  相似文献   

20.
传媒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娱乐节目作为电视中最有影响力的节目形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随着受众对精神娱乐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与韩国同类型节目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