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春晖 《今传媒》2014,(7):60-62
"新闻自由"作为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各国新闻媒体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通过对"福建‘表叔’跨省毁报"与"新快报记者新闻寻租"这两个媒介事件的对比论述,分析了我国当代新闻媒体对新闻自由的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瓶颈:公权力对新闻自由的干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法与理的冲突、新闻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趋之若鹜以及新闻业人员责任意识的缺失等。进而就新闻传播活动中如何实现新闻媒体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路径。希望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履行的重要职责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媒体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其公信力也间或遭到质疑。有关部门三令五申抵制有偿新闻,传媒的“寻租”行为却仍然存在;有些新闻媒体单纯追求新闻自由,忽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一些媒体带有误导性甚至错误的报道,造成司法机关屈从舆论压力不能依法办案,“媒体审判”日趋严重,等等。  相似文献   

3.
华露艳 《新闻传播》2009,(10):21-21
新闻自由广义上指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等接受和发布新闻的权利.本文讨论的新闻自由主要集中在媒体所享有的新闻自由,并讨论媒体作为公众的代言人,在进行采访、报道活动的时候,所享有的新闻自由的权利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关系。媒体的新闻自由从来不是新闻媒体单方面的活动,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诽谤法是为了保护那些名誉权受到侵犯的人,英国为了完善诽谤法,曾多次对其进行修订,与新闻自由关系最为紧密的就是“雷诺兹案”中“雷诺兹特权”的建立。从理论和实践中介绍雷诺兹特权的产生、发展及改革,从而引出其对英国新闻自由的影响。同时,我国在新闻自由保护力度上较英美国家呈现弱势,且我国媒体侵权责任立法也不完善,因而雷诺兹特权对于我国未来的新闻立法及媒体从事新闻活动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方明  夏亮 《东南传播》2012,(5):91-93
英国著名小报《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事件暴露了某些西方新闻媒体为了获取商业利润而滥用新闻自由;呈现了西方垄断媒介集团无视社会责任,追逐利润的本性;也揭示了西方媒体与政府的复杂关系。这些值得处于改革时期的中国新闻界警醒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发表新闻时,如果该新闻涉及他人享有版权的作品,而版权人又反对媒体发表该作品,则新闻自由与版权发生冲突。学界大都主张新闻自由具有更高的价值,此时新闻自由构成对版权的限制。其实,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它可能损害版权的激励机制,最终损害到新闻自由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内部新闻自由的出现与发展是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地说,是新闻自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就时间观念上来说,新闻自由与内部新闻自由有“先”“后”之分;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来讲,新闻自由与内部新闻自由又有“外”“内”之分。这里的“先”“后”、“外”“内”只是相对而言的。新闻自由的出现与发展使内部新闻自由有了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我国新闻媒体逐渐发展成熟,新闻媒体不仅仅拥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等作用,成熟的新闻媒体还可以对行政管理机构的工作起到规范监督的作用,可以让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新闻媒体应当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不断完善自身的监督职能。本文结合实际,浅谈媒体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新闻媒介的“特许权”?简而言之,就是新闻界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舆论监督的一种新闻言论自由,并受到相关法规、法律的保护。新闻自由最早是由西方新闻媒体提出,进而成为世界新闻媒体追求的传播权利。因为只有媒体获得新闻自由,才可能行使对社会的舆论监督权力,从而有效地进行舆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我国就业市场空间,在为很多人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人格权。由于缺乏较为明确的立法保护,在很多新闻媒体的诉讼案件中,缺乏一定的对等性。为确保我国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主要冲突进行解读,在保证新闻自由的前提下,对新闻立法进行加强,保证公众人物人格权不被侵犯的同时,新闻媒体也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顾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俨然成为维持社会宪政民主体系、调节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社会公器之一。而新闻自由也一直受到西方社会的推崇,犹如普世价值。新闻自由的理念诞生至今已有三百余年,但关于新闻自由的定义和内涵却是杂家百言,莫衷一是。从自由主义新闻自由理论到社会责任理论,新闻自由均被透视为一个关于权利的问题而加以讨论。及至当代,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权利优先论成为对权利进行合法性论证的主流话语。本文尝试对权利优先论诞生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梳理权利优先论的论证逻辑,指出权利优先论的去道德化要求和新闻媒体所应承担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存在潜在的冲突和矛盾。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新闻媒体一贯声称客观公正是它们处理新闻事件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在与政府严格管制新闻媒体斗争的过程中,西方媒体还打着客观公正的旗号,在争取新闻自由的过程中,为自己拓展出越来越宽裕的"呼吸空间"、利润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新闻记者队伍也迅速壮大,新闻传播事业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正如名记者梁衡所言自从有新闻以来,职业道德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近些年来,我国的新闻业不断出现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新闻、侵权新闻以及虚假广告等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新闻记者的形象,究其原因,是少数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无视自己的社会使命和道德责任,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贪图小团体和个人私利造成的,因  相似文献   

14.
英国媒体丑闻是传统新闻出版自由和媒体监管模式双重失效的结果。当代新闻出版自由必须接受法律的监管,新闻自由与媒体法律监管相辅相成。如今,对新闻媒体违法行为加强行政监管也成为时代趋势。当然这种管理必须坚持利益衡量下的法治原则,新的媒体职业伦理首先是坚持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一、新闻自由和隐私权新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自由之一,是通过传播媒介表现出来的言论、出版自由。它是指公民和新闻传播媒体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搜集、采访、写作、传递、发表、印制、发行、获知新闻或其他作品的自主性状态。”①同时,新闻自由和媒体为公众关心和讨论社会问题提供传播必要的信息,公众言论通过新闻媒体得以会聚和讨论,各种信息得到交汇和比较,形成公共舆论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西藏"3·14事件"为出发点,从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西方新闻媒体的真实属性,包括: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由来;西方新闻学的理论归宿;西方媒体与政府的关系;西方媒体与市场经济、利益集团的关系;西方媒体仍是后冷战的武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疆媒体在新时期新闻媒体责任的重塑为基础,着重就新疆媒体的角色定位展开讨论,以此来解读我国新闻媒体当前的转型方式。  相似文献   

18.
沈正赋 《当代传播》2011,(5):8-10,13
从古典新闻自由过渡到现代新闻自由,再发展到当代新闻自由,西方新闻自由在理论上虽然不断得到修正、调整和完善,从绝对走向相对,但现实中的新闻自由权却被媒体及其记者肆意滥用,政府和媒体之间存在着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博弈,人权和公信力成为政府和媒体追求利益过程中最大的牺牲品,完全依靠新闻业的自律而缺乏社会他律的媒体监管机制,最...  相似文献   

19.
磨胤伶 《青年记者》2020,(12):32-33
当今新闻产业发展迅速,新兴媒体在增强新闻时效性的同时也造成了有些人对新闻自由理解的偏差。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将代表西方新闻自由观的"第四权力"学说与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进行比较,以明确新闻自由之本质,探索新时期我国新闻自由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隐私权与新闻自由都是人的基本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经常发生。如何合理界定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协调两者冲突,成为现代法律和新闻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