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新技术下的编辑"六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把编辑的基本工作概括为六个步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编排;校对.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编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原有的六个基本环节的具体操作,环节之间的界线也呈现淡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出版的兴起,网络编辑是用新的方式在新的载体上工作,其工作流程与传统的编辑"六艺"相去甚远.那么,新技术条件下的编辑流程有些怎样的特点?与传统的编辑"六艺"相比有哪些异同?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掌握新技术条件下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律,使编辑学这样一门实用型学科跟上时代的步伐.故此,本文以"六艺"为线索,讨论新技术条件下编辑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编辑文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编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编辑学”从无到有,现在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它的发展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相一致的。编辑学的理论研究工作者们,通过借鉴和吸收现代诸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努力寻求和探索适合编辑工作实际和编辑规律的研究途径。新世纪的编辑理论研究需要创新,学科的观念要开放,学科的内容要拓展,学科的方法要多样,这样,我们的编辑学研究才能更加深入。笔者提出用“文化学”的视角来看编辑工作,是因为编辑工作本身是文化工作,编辑事业是文化事业,编辑使命是文化使命,还因为这是编辑交叉学科的研究与探索的尝试。编辑文化编辑文化编辑的定义有很多种。从编辑的社会文化学地位来看,“自书籍产生以来,编辑工作都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和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阕道隆《书籍编辑学》)编辑不仅仅是图书的编辑,还包括电视、杂志、报纸、电子出版物等所有出版物的编辑。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概括起来说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狭义的文化,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即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狭义的文化强调的是精神文化。二是广义的文化,它不仅包括精神文...  相似文献   

3.
目前编辑学研究、教学及编辑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芳  王晓玲 《编辑学报》2003,15(5):322-323
讨论目前我国编辑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编辑工作的实践性决定了其发展有赖于研究、教学、编辑三位一体;普通编辑学的成熟有赖于专业编辑学的成熟;目前编辑出版课程的设置限制了编辑学科的发展;编辑现代化不仅是工具的现代化,而且是理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编辑学研究从80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发展很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一个突出标志,就是相当数量一批编辑学著作的出版。在编辑学研究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人们却又有一种不满足之感,因而提出了编辑学研究如何深化的问题。以前的几本编辑学著作,我都是把书籍编辑学和期刊编辑学分开来研讨的。书籍和期刊的具体编辑工作,各有其较明显的特殊性,分而论之,可以更具体细致些。对以前几本著作所采用的基本按编辑工作过程建立的编辑学体系而言,也许更为适当些。但书籍和期刊除了有各自的特殊性外,也有许多共性。如果说它们各自的特殊…  相似文献   

5.
徐方 《编辑学报》1991,3(3):125-128
控制论与编辑学的结合产生了编辑控制论,它是控制论的一般规律在编辑学中的应用,即以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编辑工作。编辑出版是一可控的信息过程,编辑行为是在编辑系统的控制下实现的。编辑控制论的概念则是以系统、信息、控制等观点,以要素、结构、反馈等概念研究编辑现象。本文扼要地阐述了编辑学控制论最主要的两大概念,其一是编辑学控制论的理论,其二是编辑控制的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葛建平  俞敏  刘德生 《编辑学报》2017,29(5):492-494
根据北航文化传媒集团学术期刊事业部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培养团队中青年编辑的编辑学研究能力的方法,即:因材制宜,挖掘研究方向;讲练结合,完善研究成果;研以致用,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和组织青年编辑有效进行编辑学研究,既能增强编辑工作的成就感,又能提升团队整体的编辑素养,实现工作、科研、应用(编、研、用)的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研究包括编辑理论研究、编辑实务研究和编辑史研究。由中国编辑学会图书编辑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这本《科技图书编辑手册》,是编辑实务研究的一个成果。参与其事的都是在科技图书编辑工作上富有实践经验的同志。他们运用编辑学理论,对科技图书编辑工作的大量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和概括。在前人相关著作的基础上,他们又继续向前推进。近两年的时间,他们既在编写,也在学习和研究。他们表示,这次编书的过程,既是对编辑学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对编辑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再学习的过程。这本手册是对编辑人员特别是科技图书编辑人…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编辑学会提出了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主体的编辑学研究方略.在"大编"辑"思想的指导下,近两年来我同的编辑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编辑学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与编辑史研究并重,涉及面广而又有所侧重,博而又有所精深;既关注学术焦点问题,亦顾及现实需求;既重视编辑学研究中老话题、新视角的重新审视与重新发现,亦兼顾编辑实践发展中新课题、新现象的深层思考,尤其是对编辑学研究30年、编辑学创建60年的有关回顾,颇有深度.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背景下编辑文化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化选择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是编辑活动的基本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价值选择已经成为每一个民主开放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编辑工作者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也使得编辑工作者面临着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建编辑文化,需要编辑工作者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批判精神,树立文化自觉的价值观并具备一定的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编辑角色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的编辑学研究中,通常是偏重于编辑过程的研究,而编辑工作的主体——编辑角色,比较而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编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由于没有系统总结作为社会生活中重要角色的编辑者的普遍的行为特征和社会价值,致使目前的编辑学研究流于表层的个体编辑者的经验总结,从而使编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步入误区。不可否认,总结编辑过程中积累的编辑经验,对于编辑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不去研究编辑角色的特质和功能,要想建立编辑学的学科体系,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编辑角色及其社会功能作了一点探讨,试图为有志于建立编辑学学科体系的广大编辑工作者提供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11.
刘杲先生致力于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又密切关注市场经济和出版新技术环境下编辑活动的新特点,形成了对编辑学的系统认识。其中关于作为编辑活动产品的出版物的特质、编辑劳动的基本属性、编辑活动规律、编辑学学科发展、编辑人才、文化性与商业性的关系的论述,是其编辑学理论的核心区域,而对新形势下编辑活动特点与本质的辩证把握,则为编辑学理论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的编辑初审工作,从编辑的责任与意识、学科专业知识、编辑专业知识及编辑学方法和技巧、网络学术资源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科技期刊的编辑初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万众创新的时代,编辑工作现代化是保证其能跟上时代步伐,更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前提。编辑工作现代化要求编辑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从编辑主体的现代化、编辑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编辑管理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去结合现状来发现问题,从而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思维完善和提升自身,又好又快地推进编辑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编辑工作研究与编辑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工作研究与编辑学研究综述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几年来,中国编辑学会组织了对当前编辑工作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编辑学理论的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工作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1编辑工作适...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报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迁,在角色的变迁中,必须要做好学报编辑的角色定位工作。本文主要探究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变迁以及定位,以期为高校学报编辑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综述了2015年我国编辑学研究值得关注的10个观点:大数据时代与融媒体视域下编辑思维方式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发展的大时代对编辑的责任要求更高;编辑素养成为影响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型主流媒体要从“互联网+”过渡到“编辑+”;把握编辑力的内涵与外延,提高和优化编辑力;数字化与转企改制背景下,编辑要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培养编辑意识,提高出版物质量;编辑出版学教育要适应数字出版需要,并进一步完善编辑继续教育工作;出版产业化环境下要大力营造编辑的市场主体地位;编辑主体要努力适应数字化进程要求,推进编辑职能转型.这些观点对深化编辑学理论研究和推进编辑学学科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期刊编辑学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学者针对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展开研究分析。在对科技期刊以往内容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编辑主体与客体两方面,作为研究主体的科技期刊编辑一定是综合性人才,客体处于发展状态中,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推动人类进步的科学技术。基于此,本文探究了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特点,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本身及工作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谈论,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蔡学俭 《出版科学》2002,(4):12-12,15
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中国编辑学研究,已经历二十多个春秋。1992年中国编辑学会成立,标志着编辑学研究进入有计划有组织的新阶段。记得那次成立大会上,王子野同志就编辑有学作了充分肯定,并阐述了编辑学研究的方向与方法。在此以前,编辑有学无学,不仅在社会上,而且在出版界内,都存在着不同看法。在中国编辑学会成立至今的十年中,编辑学研究从学科性质、基本理论到编辑实务、编辑史,从图书、期刊到多媒体和网络,从类别编辑学到普通编辑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研究队伍逐步扩大,研究园地逐渐增加,编辑学科进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华良周文熙吴世灯杨石友(3·26,孙法智(8·29)雷猛发(3·3幻山曰比(3.13)李端(4·4)金明善(4 .18)、卫了‘、JJ、争‘、声、声、J月恤八口n叼八00以乃Q勺‘乃‘OJ,Ql上乃‘ …… 编辑学讨论论编辑审稿有关编辑学的几个问题当前编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编辑在文化生产中的地位和作 用编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诸种心理效应及其对编辑行为 的影响论编辑在传播中的作用编辑学及其发展方向谈“编辑”的内涵与外延 编辑工作的改革讨论专栏编辑工作改革的一些看法和探 索坚持方向是编辑工作改革的中 心环节编辑工作改革的目标对编辑工作改革的…  相似文献   

20.
编辑学及其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编辑学的建立和发展,进行编辑学分类是必不可少的。编辑学是以编辑为特定的对象,以研究编辑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为方向的新兴学科。它既是理论性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编辑史、编辑理论和编辑工程是编辑学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编辑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编辑学又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它既不单纯地从属于社会科学,也不单纯地从属于自然科学。但是,作为编辑的工作对象和任务,以及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均密切地包含着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基于这一性质,编辑学应分为社会科学编辑学和自然科学编辑学两大主干;然后,根据编辑工作的对象及信息载体形式再分别分为:书、报、期刊及声像编辑学。编辑学分类是完善编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正确的分类方法,对促进其分支学科和相应学会的建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