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例——放学了,家长都来接自己的孩子。明明的爸爸一进教室,小朋友就把他团团围住,并七嘴八舌地告起状来:“明明今天打我了”,“明明今天把我推倒在地上”,“明明把我的玩具扔破了”,爸爸一把拉过明明……父母不当的话——“你怎么又打小朋友,这么不听话!你看,这么多小朋友告状,看爸爸回去怎么揍你,把你关到小房间去!”《纲要》链接——儿童攻击性行为是由于同伴交往方式不当而产生的。社会目标领域指出,要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各种形式的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民主、平等、公正、协商等社会品质的发展。老师…  相似文献   

2.
妈妈在水果店里买了几个苹果,挑了一个最大的给刚刚。刚刚说:“奶奶病了,这个大苹果给奶奶吃。”妈妈摇摇头:“不用了,大苹果刚刚自己吃。”刚刚生气啦,心想:妈妈不是好孩子,不给奶奶吃大苹果。等妈妈老了,我也给妈妈吃小苹果。他理也不理妈妈,一个人跑回家去了。刚刚拿着大苹果,轻轻推开门,走到奶奶床边。啊!奶奶的床头柜上,放着这么多水果:有红红的大苹果,绿绿的大西瓜,黄黄的大香蕉,“奶奶,这么多水果是谁买的啊?”刚刚问。奶奶慢慢坐起身,紧紧拉着刚刚的手说:“这些水果都是你妈妈买给奶奶吃的。刚刚,你有一个多么好的妈妈啊!”吱儿,门开了,妈妈站在门口。刚刚一下扑进妈妈的怀里,叫着:“妈妈,好妈妈!”(选自《幼儿文学》,作者张佩玉)  相似文献   

3.
事例——幼儿园放学了,妈妈接元元回家。一路上,元元不停地向妈妈“告状”:“妈妈,今天××打了我一下。”“小强拿了我的东西不还。”“丹丹把纸扔到地上。”“吴小越不会给金鱼换水,金鱼差点从洞里逃走!”……父母不当的话——“好了好了,妈妈知道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报告,烦死了!你真是一只‘多嘴的小八哥’!”《纲要》链接——社会目标领域指出,要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  相似文献   

4.
纲要点击新《纲要》指出:“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幼儿艺术领域要求:“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案例下午手工活动,家长来园接孩子,孩子们正忙着剪贴……情景A 家长一边拿过剪刀、胶水,帮忙修剪、粘贴,一边喋喋不休地责怪:“你怎么剪得这么慢啊?剪得毛里毛糙的,难看死了。你看别人剪得多好啊。”孩子看看别人,看看家长。原本明亮的眼神一下黯淡下来了,不知所措地坐着看家长替他忙碌着……情景B 家长看到孩子在剪贴,马上说:“呀,你在做什么呀?真不错!”然后站在一边,欣赏孩…  相似文献   

5.
事例——小朋友们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天天一不小心跌倒在地,赖在地上大哭起来,等着我去扶他。我并没有立即扶起倒在地上的小天天,一会儿后,天天撅着小嘴巴自己爬了起来。回家后,小天天向妈妈哭诉:“妈妈,今天我跌倒在地上,没有人理我,老师都不扶我起来。”父母不当的话——“这个老师怎么这样冷血啊,我的孩子跌倒了也不帮一把,害得我的宝贝孩子倒在地上那么久都爬不起来,我要到他们园长那里去告她一状!”《纲要》链接——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  相似文献   

6.
在给幼儿上看图讲述课《分苹果》时,我问幼儿:“小红把最大的苹果分给奶奶吃,奶奶怎么说?”有的回答:“奶奶说,小红真乖,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有的讲:“奶奶会说,乖孩子,自己吃吧,吃了好长大长胖。”还有的说:“奶奶说,小红真乖,说着就把苹果放回了盘子里。”没有一个幼儿说“奶奶高兴地吃了起来”。我又问:“你们在家吃苹果的时侯,是怎么分的?”有的说:“爸爸妈妈吃小的、虫虫咬过的,我吃最大的、最红的。”有的还说:“我给奶奶吃,奶奶不吃,待会儿还给我吃。”我猛然醒悟了,是啊!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景不是比比皆是吗?“习惯成自然”,难怪孩子幼稚的心灵中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爸爸妈妈应该吃小的、  相似文献   

7.
元帅的马     
《中等职业教育》2002,(12):30-30
一个叫丁丁的孩子,从小就在家里受到尊老爱幼的训练。比如每次买回苹果来,家长都要让丁丁效仿孔融让梨的故事。丁丁可谓训练有素,他每次都要拣最大的苹果先给奶奶吃,奶奶照例笑着夸赞一番:“丁丁真孝顺,好孩子,奶奶牙不好,你吃吧。”接下来是爸爸和妈妈。都有不吃大苹果的理由。最后,丁丁抱着那个最大的苹果独享去了。一个实在算不上什么的苹果,把这一家逗得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8.
在给幼儿写评语时,用《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要求来对照幼儿各方面的表现,写出这位幼儿做到了些什么,没有做到些什么等等,这是需要的。但我认为这种写评语的方法面面俱到,容易一般化,不易反映幼儿的个性。写评语要抓住能反映幼儿个性和主要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意在以小见大,突出某一点,而且富有启发性。比如有这样的一段评语,它描述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后取得了进步的事情:“冰冰,这学期你做了《龟兔赛跑》中的小兔子,是不是?希望你以后向《咪咪》中的咪咪学习,坚持天天锻炼身体,知道吗?”冰冰的家长看到这里自然要间孩子《龟兔赛跑》中的小兔子是什么样的,《咪咪》中的咪咪又是什么样的,孩子会把老师讲给他的故事讲给大人听。一方面家长知道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幼jL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显得很丰满,充满了亲切感,幼儿容易接受。还有这样的一段评语,它描述的是一个天资不足,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认真做好清洁工作的事情。象这样类型的孩子评语一般不易写好,因为他各方面的表现不太突出,老师用扬长避短的方法这样写道: “老师夸我好,进步真不小。不是值日生,照样把地扫。”当这个孩子的父母把评语读给他听的时候,他竟羞红着脸笑了,  相似文献   

9.
邻家有个五岁的男孩叫“小胖”,长得活泼可爱,而且很“大方”,如果他吃什么东西,只要你逗一句:“小胖,把你的东西给我吃一口行不行?”他马上会递到你的面前,脆声地说:“叔叔,吃!”你不由要说:“叔叔今天不吃,小胖真大方。”可是有一天,为了一口东西,小胖和爸爸闹得不可开交,他爸爸妈妈也吵起架来。只听妈妈说:“没出息,跟孩子争嘴。”爸爸骂小胖:“是个小两面振,这样下去,以后怕喝他一口凉水也难呢!”一问,原来小胖妈妈今天买回一网兜苹果,洗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准备给小胖。小胖爸爸说:“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接过去尝了一口。谁知小胖看看苹  相似文献   

10.
邻家有个五岁的男孩叫“小胖”,长得活泼可爱,而且很“大方”,如果他吃什么东西,只要你逗一句:“小胖,把你的东西给我吃一口行不行?”他马上会递到你的面前,脆声地说:“叔叔,吃!”你不由要说:“叔叔今天不吃,小胖真大方。”可是有一天,为了一口东西,小胖和爸爸闹得不可开交,他爸爸妈妈也吵起架来。只听妈妈说:“没出息,跟孩子争嘴。”爸爸骂小胖:“是个小两面派,这样下去,以后怕喝他一口凉水也难呢!”一问,原来小胖妈妈今天买回一网兜苹果,洗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准备给小胖。小胖爸爸说:“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接过去尝了一口。谁知小胖看看苹  相似文献   

11.
纲要点击新《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案例一某幼儿画了一幅长颈鹿的图画,妈妈看了后说:“你画的一点也不像长颈鹿。”接着找来一本动物图书,让孩子照着图书上的长颈鹿画画。案例二一次几个小家庭的聚会上,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好好表现一下。一个孩子在大人的催促下唱了好…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歌词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笔者在实际音乐课教学中,改变了过去先范唱而后解释歌词的传统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出歌词。如在教唱歌曲《红花献给好妈妈》时,先问:“3月里有个献给妈妈和阿姨的节日是什么?”(三八妇女节)“在三月八日你想送给妈妈一件什么礼物呢?”(允许幼儿考虑2~3分钟)“好!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要送妈妈的礼物轻轻地告诉紧挨你的小朋友。”然后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由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总结出歌词。这样减少了幼儿学习的依赖性,增强了自主性,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为…  相似文献   

13.
事例——在玩泥沙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一同合作堆小山、做山洞,还给小山洞灌水。放学了,妈妈来接小朋友,孩子看见妈妈后激动地和大人讲述刚才玩泥沙时的情景。父母不当的话——“今天玩泥沙了啊,怪不得,身上那么脏,回去又要给你洗衣服了!以后玩的时候注意点,别把衣服弄脏了。”《纲要》链接——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老师的话——首先,这位家…  相似文献   

14.
伤感     
一个叫丁丁的孩子,从小就在家里受到尊老爱幼的训练。比如每次买回苹果来,家长都要让丁丁效仿孔融让梨的故事。丁丁可谓训练有素。他每次都要拣最大的苹果先给奶奶吃,奶奶照例笑着夸赞一番:“丁丁真孝顺,好孩子。奶奶牙不好,你吃吧。”接下来是爸爸和妈妈,他们都有不吃大苹果的理由。最后,丁丁抱着那个最大的苹果独享去了。一个实在算不上什么的苹果,把一家人逗得其乐融融。有一天,爸爸的上司来家里玩,懂事的丁丁立马去果篮里找来一个大苹果,送给客人吃,奶奶和爸爸妈妈见了,个个乐开了怀。那上司说:“你们家孩子真懂事。”虽说这位上司最不…  相似文献   

15.
等待的美丽     
最近,看到《山东教育》“创新教育百例”栏目刊发了一篇题为《让孩子把话说完》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个小故事:口渴的妈妈本想让孩子把两个苹果分给自己一个.儿子却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感到失望的妈妈没有斥责孩子,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把话说完——“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妈妈听后眼里充满了泪花。  相似文献   

16.
半个苹果     
开学后,晨宇每天来园都要大哭一场。起先还只是小声抽泣,后来竟发展到大哭大闹,抱住父母不放。开头我们还以为她刚开学不适应,可一个多月过去了,她依然如故。这天下午,孩子们陆续被接走了,只剩下晨宇一个人。我把三岁的女儿接过来,让她和晨宇一起玩。接着,我从包里拿出一个苹果,准备给女儿“加餐”。苹果削好了,我把苹果一分为二,递给晨宇一半,说:“晨宇,老师请你吃苹果。”晨宇笑嘻嘻地接过苹果。正在这时,晨宇妈妈气喘吁吁地出现在活动室门口。晨宇张开小手,跑了过去:“妈妈,你看,潘老师请我吃苹果!”晨宇妈妈连忙又道谢又道歉,说自己来晚…  相似文献   

17.
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栋梁之才,然而,这并非易事。常常听到有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不听话?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待他那么好还不满意,老爱顶牛,你说他一句他还你十句,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乐乐就是这样一个小朋友。他小时候很可爱,也很逗人喜欢,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学会了发脾气,学会了和父母顶牛,变得刁蛮、无礼。无论妈妈跟他说什么,他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一个“不”字。有时妈妈多说了他两句,他还会冲着妈妈大嚷:“不用你管!”为此,乐乐没少挨爸爸的打,可他仍然如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  相似文献   

18.
一 问题的提出 1981年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出了要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看成可使他们终生受益的事,主张“凡是孩子能做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做”。目前独生子女在幼儿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生活上成人包办代替过多,这些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较差。因此,研究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刘清 《家教指南》2003,(10):28-29
孩子长成了小大人,作父母的该高兴吧?完全不是这么简单!作父母的猛然惊觉:那个整天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那个每天拉着妈妈找鸟蛋的孩子已经不见了。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父母面前他变得沉默寡言,接到同学的电话他却总是滔滔不绝。父母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不知道他的心事,何谈对他进行教育?想要让你青春期的孩子继续在你面前唧唧喳喳,主动与你分享他的成就与愉悦,真心与你探讨他的失败与困惑吗?本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眼…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礼貌与说谎妈妈:你想要哪个苹果,小亮?小亮:最大的那个。妈妈:小亮,你应该懂礼貌,要小的。小亮:难道要懂礼貌就得说谎吗?·轻松一刻· 夸爸爸三个孩子在夸耀自己的爸爸。“我爸爸是团长,全团人都得听他的。”“我爸爸是师长,全师人都得听他的。”“都比不上我爸爸,你们的爸爸都得听我爸爸的指挥,叫他们坐下,他们就得坐下,叫他们低头,他们就得低头!”“胡说,你爸爸是什么人?”“理发师。” 妈妈:你想要哪个苹果,小亮?小亮:最大的那个。妈妈:小亮,你应该懂礼貌,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