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剪灯新话>在明代文言小说史上有开启之功,它代表了明代文言小说的成就,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也有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关于该书的作者问题,在学界时有异议,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我们以为,肯定<剪灯新话>不是<剪灯录>散佚的部分,十二卷本<剪灯丛话>前面的<序言>是刻者从别处拼凑而来的,<剪灯新话>的作者确定无疑是瞿佑.  相似文献   

2.
《剪灯新话》是联结唐传奇和《聊斋志异》的一座桥梁,是一部开明代文言小说先河的作品。作者在创作该小说集的过程中,特别是其中的婚恋题材小说,有意识的吸收了宋代话本小说的营养。可以从爱情观、情欲观、故事情节三个方面阐述《剪灯新话》中婚恋题材的话本小说因素。  相似文献   

3.
《剪灯新话》是明代文言小说的开山之作,代表了明代文言小说的成就,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从成书至今,《剪灯新话》却遭遇坎坷,关于它的研究更是侧重不一,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整理,以期就《剪灯新话》成书以来相关的流传研究情况有一个较为明确完满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牡丹灯记"是中国明代小说《剪灯新话》中的一篇代表作,随着《剪灯新话》传入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本文将通过梳理"牡丹灯记"在日本的传入、编译及被接受概况,来探讨日本文艺对"牡丹灯记"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5.
《剪灯新话》作为明代一部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传奇小说,所写的婚恋故事颇具特色,故事中男女双方的恋情多是曲折感人的。作者不惜笔墨地描写了双方如何结缘、如何寄情传情以及恋情发展的结局。内中故事跌宕起伏,感人至深。书中二十一篇作品渗入了作家丰富的学术思想。其求实的治学态度、着眼全局的创作要求、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视、对儒释道三教的广纳博采于《剪灯新话》中都有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时培根 《现代语文》2009,(12):52-53
《剪灯新话》是明代第一部传奇小说集,也是明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与宋元传奇总体衰落的趋势相较,它独具鲜明的异样特质:没有走宋代传奇“多托往事而避近闻”,重在“拟古”的道路,而是上承唐传奇的现实主义传统,彰显出时代的世俗化倾向。由此,《剪灯新话》在中国小说史尤其是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7.
文言小说重在展示文士的内心,明代“剪灯”系列小说表现更甚,从乱世情结、感愤现实、炫逞才学等思想内容方面可加深对“剪灯”小说的文本认识。  相似文献   

8.
"剪灯二种",即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是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两座文言小说艺术顶峰之间的桥梁,本文就这一作用谈谈其对文言小说在题材与写法方面的影响。因为《剪灯余话》是《剪灯新话》的效颦之作,《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颠峰之作,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剪灯新话》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剪灯三话”中,出现了大量的诗和词。作为小说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诗词在小说中具有多种艺术功能,主要体现在情节构造、人物刻画、描绘环境和化俗为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古代朝鲜半岛散文体小说创作十分繁盛,现存作品数量巨大,取材广泛,体式多样,其中尤以“汉文小说”为大宗。15世纪后期受《剪灯新话》影响而产生的汉文小说集《金鳌新话》是古代朝鲜半岛散文体小说创作成熟的标识,17世纪后期以来长篇小说的大量产生也深受中国长篇白话小说传入的影响,但在学习、借鉴中国古代小说的同时,古代朝鲜半岛小说在题材内容、思想情感、美学风貌等方面亦有许多开拓和创造,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并因此成为朝鲜半岛人民宝贵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明代小说典型论取得的成就,即小说人物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艺术典型的共性与个性,人物形象的形与神,对明人在小说典型问题上的不同认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肯定了他们对古代小说美学的开创性贡献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充分评价了明代小说典型论在小说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明清小说评点艺术是我国古代小说理论的主体 ,也是古代文学理论不可分割的本体组成部分 ,厚积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 ,洋溢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充实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涵 ,为世界文学理论宝库增添了光彩 ,其精华部分对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实践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人对明词创作多持否定态度,多有不够允当之处,相对来说况周颐的意见较为中肯。究其原因,明代词学推举性情,重视作品中性情的抒写,浙西、常州词派虽不废性情之作,但于性情内涵以及抒写方式的界定上与明词有根本的差异,他们倡导“醇雅”、“比兴寄托”、“沉郁”之论,反对明词创作中性情抒写俚俗化的倾向,而况氏在性情论上却与明代主情论词学思想存在着一致性。另外,《草堂诗馀》在明代词学建构与词坛创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浙西、常州二派对《草堂诗馀》多持批评态度,往往将明词的衰靡不振、创作中的俚俗化与《草堂诗馀》联系起来,而况氏对于《草堂诗馀》却有着与浙、常二派不同的看法。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况氏在评论明词时才能不废有明一代词作,并给出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的戏剧服装是古代服饰的美化与艺术的再创造,它以明代服饰为主,融合了从唐代至清朝的各时代服饰式样。通过分析明代戏曲舞台艺术服饰,可以看出明代的舞台艺术服饰已经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为后人对舞台艺术服饰的继续探究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戏剧服装是古代服饰的美化与艺术的再创造,它以明代服饰为主,融合了从唐代至清朝的各时代服饰式样。通过分析明代戏曲舞台艺术服饰,可以看出明代的舞台艺术服饰已经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为后人对舞台艺术服饰的继续探究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侯方域的散文受到汉代史传散文、唐宋散文、唐代传奇及宋元话本小说的影响,同时亦受到元、明时期戏剧及明代小说的影响。他汲取小说创作的营养,在表述中运用小说化的语言,使得作品的题材范围更趋广博,叙事艺术更为独特,行文特点更加鲜明;加之在创作中揉进了个人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使他的作品在情感上更易打动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叶吴中地区形成了以沈周与都穆为中心的文言小说作家群,他们相互交往密切、客谈风气浓厚,为文言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他们好奇尚怪的心理催生了一大批志怪小说;互相延誉、互题序跋的热情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对吴文化的认同使得小说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他们的文言小说成了明代文言小说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钱谦益的文学理论和创作与其人生际遇紧密相关。钱谦益转益多师,在广泛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出奇,对有清一代诗风的确立起了先导作用。其对明代文学的总结批判,其性情、学问、世运参会之诗论,其对后起诗人的扶持,在明清易代之际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其为中心而形成的虞山诗派,对清代前期文学影响甚大,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  相似文献   

19.
明清章回长篇小说使中国古典小说走向成熟,特别是人物性格刻画和性格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巨大的创作成就.实际上罗贯中等人的性格刻画更关注人物的整体性,是小说人格塑造的雏形.曹操属于奸雄人格,刘备属于仁厚人格,宋江则属于忠义人格,孙悟空是成长型人格,西门庆、贾宝玉等则是病态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20.
明清易代之际,产生了众多遗民,他们的文学思想各异,因而其诗歌创作在艺术取向上具有很大差异。但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相似的人格心态,使他们在创作特征上具有一些共性,主要表现在执着专注的精神指向和慷慨悲凉的情感格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