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新闻是最大的本领。“撞到记者枪口上”是一种发现,“脚板底下出新闻”,“思考也能出新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传播新闻就是在发现中采访,在采访中发现,如此循环往复。记者的发现能力与新闻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时效性四个要素紧密相连,记者对这四个要素的认识程度不同将决定记者能否发现新闻和发现什么样的新闻,决定记者对原有新闻的再度开掘。这四个要素当前随着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内涵在不断更新,记者要提高自身的发现能力和采访水平就有必要根据当下新闻发展的现状再度认识并准确理解、运用它们。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艺术创作如此.新闻工作亦然。可以说,新闻记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4.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取决于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方向来自于新闻发现。如何从纷繁的客观事物中发现新闻,并迅速作出判断、报道,能否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是衡量一个记者对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和鉴别能力的试金石。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曾说:“一条新闻的价值往往不在于文字上有多么优美,写作上有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先发现它,报道它。”  相似文献   

5.
时下的许多地方电视台,就像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一样,除了地方新闻和电视台标,彼此没有什么区别。电视剧首播竞争不过实力雄厚的大省,“真人秀”请不起天价的明星,于是只能日复一日地咀嚼别人嚼过的馍。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对网站“炒作”新闻的能力过分夸大。其实网站只不过是一家新闻“超市”,在新闻信息的传播链条中,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其他媒体的“产品”进行集纳编排,然后售卖给网民,而网民对新闻事件的创造性阅读,通过网站发布后再度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网站再度将这些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纳入囊中,兜售给网民。如此循环往复,传统媒体成为辛勤劳作的新闻生产者,网站成为坐收渔利的新闻销售者,但这种销售行为往往被过分解读为生产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我们平时采访的新闻分两类,一类是“发生的新闻”,即发生在一个瞬间,如突发新闻,会议新闻。一类是“发现的新闻”,是指发生在一个时段内未被发现的新闻。采访发生的新闻容易,采写发现的新闻,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么,如何采访发现的新闻呢?  相似文献   

8.
再生新闻信息就是从别人已报道的新闻事实中再度开发出新的新闻信息。是记者或编辑在翻阅、接触其它媒体传播事实,在整体把握新闻信息内容和结构中,发现报道中还有遗漏的地方,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全面的、深刻的挖掘,于是破题发挥,把握好时间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发现的科学,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记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新的新闻线索、挖掘新的新闻素材、捕捉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但在现今媒体新闻源雷同,独家新闻不易碰到的情况下,新闻发现大多为非“原创型”的,非“制造型”的,而是“挖掘型”的,是一种再发现,即发现新闻背后的“隐性信息”。  相似文献   

10.
谢纳 《记者摇篮》2004,(10):42-42
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群众喉舌”的功能不断强化,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和喜爱。但是从近年来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张君案”和“马加爵案”的报道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新闻审判”的现象在报道中时有发生,既危害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妨碍了依法治国观念在公众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11.
范敬宜在新闻领域的建树是多方面的。他在发现新闻、捕捉新闻方面的能力,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他说,“我一直主张,写经济建设、经济生活的变化,一定要着眼于那种静悄悄发生的、不为人们注意的,但一经点破之后会使人恍然大悟的事情”。①从理论上来说,新闻是到处存在的,只是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按复旦大学王中教授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事实上,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之中。按事物的变化形态,可将其分为“突变型”、“速变型”和“渐变形”几种。一般来说,突变型、速变型的事物,因其变化幅度之烈之大,…  相似文献   

12.
读报多了,才想到了“囫囵吞枣”的典故。元代《湛渊静语》载:从前有个自作聪明的人,一次听人说“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便得意地表示“那我以后吃生梨时只嚼不咽,吃枣子时只咽不嚼,就有益无损了!”别人笑道:“吃生梨只嚼不咽,倒可做到;吃枣子只咽不嚼,囫囵吞枣,可受不了啊!”后人就把不求甚解、含糊了事称为“囫囵吞枣”(辽宁人民出版社《成语典故》P252)。不料当今生产精神食粮的文人中,有的也爱“囫囵吞枣”。如1992年末月发现的下例:  相似文献   

13.
“善用对比手法,实现新闻价值”。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浮浅,只能简单地说说“一家之言”。一般说来,我们写一个人,一件事,往往如同写森林中的一棵树,要把“这一棵”写成“这一棵”,而不是另外“一棵”,需要一种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的能力,这是其新闻价值所在,也是实现其新闻价值的一条“捷径”。艾丰先生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把这种“对比”的方法称作“绿叶衬得红花美”,认为是提炼主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4.
初志贤 《新闻三昧》2004,(10):35-35
近段时间翻阅京华时报,发现在不到一个月内标题上两次错将“缴罚款”中的“缴”字写成“交”字。  相似文献   

15.
翻开现在的报纸,明显地发现“短新闻”越来越多了,随之而来的是报纸的信息量增加了,内容丰富了,版式活泛了。这是近年来报业竞争带来的一个可喜的变化。一张报纸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做强做大做成“精品”,归根结底还是看你的报纸有没有吸引力,看你这种吸引力能否保持长久。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对信息量的需求,决定了“短新闻”在吸引力方面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从事新闻工作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习惯于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何世勤 《新闻界》2001,(6):57-57
最近,认真看了一些通讯员的来稿,发现不少稿件质量相当不错,但也有部分稿件存在一些问题,既影响了稿件的命中率,又加大了编辑的工作量。我认为,当前通讯员来稿中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追风”。何谓“追风”?就是报上每发表了一篇较有影响的稿件后,跟着都会有不少人“追”着这篇文章的主题去采写稿件。尤其是每当中央、省委作出一些重大部署后,各地党委、政府作出相应反映的稿件,在这方面的问题表现得就更为突出。“追风”问题的实质是违背了新闻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即新闻要“新”,要讲“创新”,“追风”则只是简单地摹…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处处留心皆新闻”。这里所说的“留心”,是指我们的记者(通讯员)善于用心去“找新闻”,即善于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眼光去发现和捕捉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而深入采访,写出鲜活的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19.
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新闻敏感。何谓新闻敏感,通俗的说法之一也叫“新闻眼”,只有善于运用“新闻眼”,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捕捉新闻。  相似文献   

20.
记者发现新闻的四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的新闻发现目标包括发现事实真相、发现新闻价值、发现新闻表达方式。新闻发现思维贯穿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并通常表现在四个动态阶段:由新闻线索触发的新闻“灵感”;围绕新闻“灵感”所展开的对事实真相的预测;采访中印证事实真相、修正和确认报道主题;采访中依据报道主题和新闻表达规律发现、收集、挖掘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