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马正平的《非构思写作学宣言》通过对写作学构思论这一常识的质疑,提出了“非构思写作”的革命性理论主张。“非构思写作”当然接受了后现代哲学的影响,且与后现代哲学具有暗合之处。但是,“非构思写作”与后现代在暗合后立即分手,即“非构思写作”对于构思论写作学的颠覆是为了建构本土的中国当代写作学。  相似文献   

2.
在写作学理论中,中国古代同样存在着所谓的“构思写作学”与“非构思写作学”两个路线。秀视古代的写作学理论,可以发现,“构思写作学”的误区在于错误的规定了写作活动的活动领域和逻辑起点。而这个问题的实质,不仅是写作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认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在“人”而不是在“文”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是人,是由写作的本质规律所决定的。其一,从写作的构成看,传统的观点认为,“写作就是写文章”。文章是写作构成的中心,因而研究写作就是研究文章,写作学就是文章学。现代写作学研究表明,写作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谢克明 《今日教育》2006,(12S):37-37
一、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在“人”而不是在“文” 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是人.是由写作的本质规律所决定的。其一,从写作的构成看。传统的观点认为,“写作就是写文章”。文章是写作构成的中心.因而研究写作就是研究文章.写作学就是文章学。现代写作学研究表明。写作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创造性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5.
湖南师专系统协作编写的《作文学》(张会恩主编,中南工大出版社出版),是很有特色的一本写作教材。《作文学》是以文章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来建构它的理论体系的。作者用了十二章近一半的篇幅来论述作文的基本原理:前有“绪论”一章,对中国古代的写作理论进行了史的考察;其中“作者”一章,论写作主体;“感受”、“思维”、“想象”、“情感”、“构思”、“技巧”、“文采”七章,论写作过程;“读者”一章,论文章阅读;“规律”一章,论写作的基本规律;再加下编的文体论,就构成了对写作活动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构成了全书的基本理论框架。《作文学》是以恢宏的气势、求实的精神来建构理论体系的。这一点,从“绪论”一章可以看到。要论及作文学研究的对象与理论体系时,作者不仅对文章学的发展及文章学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如数家珍,而且对文本写作学、过程写作学、主体写作学、文化写作学等各种写作学思想及它们取得的成绩十分清楚。从而把全书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较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上,对构思主义创作论和写作学产生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对其基本观念、方法进行了实践的和理论的批判,并指出“非构民写作学、是对发达的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回归、超越、升华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从非构思写作学主张写作内容应“消解预设”的“未定论”追求上实现心灵高度自由来看,它体现了一种后现代写作精神、学术文化;但它又主张写作思维操作模型则是固定的,这样,它又是一种超越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的原创性哲学观念,而这种哲学精神恰恰是“依道而生”的中华哲学文化的东方神韵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7.
论文一反20世纪中国现代写作学者建构起来的,渊源于古希腊以亚 西方学者提出的构思主义修辞学,文学创作论的构思论写作学,提出具有超越后现代主义哲学精神的“非构思主义写作”和“非构思写作学”的概念和理论,非构思主义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文化哲学和学术文化,它的观念与方法论,对于其它各门学科的研究都具有革命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我们常常从文出发,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构思布局。自觉不自觉地用文艺评论的标准,从文章学、写作学的角度去剖析学生作文,其结果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空话连篇,内容“似曾相识”,缺少生气。作文是学生的一种心智活动,应该回到教学原点,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生活出发,从写作的主体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分层递进”原则,既要遵循一定的写作规范,又要发挥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当代写作界出现了一种非构思写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传统的写作理论中“素材积累——构思酝酿——写作传达阶段”“或‘构思’——传达”的过程,是不真实的,是很做作的。同样,中国当代的几代写作家所共同创造出来的这个构思主义写作学的‘假想’,也是不真实的,也是缺乏实践依据的”;…“文章的立意、材料、语言是自觉化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对象研究口头写作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规律的学科就是口头写作学。这是一门研究出口成章的学问。口头写作是跟笔头写作相对而言的。拿叶圣陶的话来说:就是“用口来写”,我们简称它为“口写”。  相似文献   

11.
正在销行的写作书真不少,仅武昌崇文图书城的写作书台面上,就陈列着数十种,或讲新闻写作,或讲商务写作,或讲科技写作,或讲公文写作,或讲文学写作,或讲毕业论文写作,或讲应用文的写作,等等,均为“应用写作学”,只有少数的写作基础知识和写作概论。我认为,有建立“理论写作学”的必要。回答“写什么,怎样写,写给谁,谁来写”这四个问题,可以作为构建“理论写作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个“物→意→文”的过程,也就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相互渗透、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其中“物”即生活,为写作的基础;“意”即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的综合体。要写好文章,核心是“意”,惟有努力把“炼意”和“做人”紧密结合起来,把写作过程作为锤炼思想、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的  相似文献   

13.
构思即构想运思 ,是人们在写作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定向性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是写作中的重要环节。作文构思就是思考一篇作文怎么写 ,如何进行文章的整体设计。“打腹稿”、“先在脑子里作文”等等是对作文构思的一些通俗说法。对写一般文章而言 ,挑选合用的材料 ,确立表达的主旨 ,确定文章的体裁 ,取好写作的角度 ,精心布局谋篇 ,都是构思所要涉及的内容。当然 ,进行文艺创作 ,构思则还意味着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情节发展、环境场面、典型细节的巧妙安排以及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作文的构思重在“想”或“思” ,其过程是一个从生活积…  相似文献   

14.
“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为有效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认为,在写作任务的驱动下,以“思”贯通“读”和“写”,优化设计读前、读中、读后、构思、写前、写中和写后活动,通过导读预测、目标阅读、思路探究、写作构思、技巧学练、初稿写作、习作评改等七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写作质量提升。建议教师做到为“写”而“读”,以“读”促“写”,为写作搭建支架;为“写”而“思”,以“评”促“写”,促写作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15.
诗人在爆发灵感、捕获意象之后,便要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全面构思。诗歌的构思包揽广泛,其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立意和布局。古人所谓“立意”,今天称之为“确立主题”。诗歌和其它文章一样,都有其写作目的和动机,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总要选择并确立一个主题。为了写诗而写诗,那写出来的东西很可能不知所云。即便所谓  相似文献   

16.
高考作文的写作情境备受关注,而作为写作任务的“写一篇文章”却常被忽视。近年在作文评价上,呈现出以“文风、文脉、文气”作为要素的评价动向。这是顺应写作任务的应然变化。依循文章学和写作学的渊源,借鉴文章学的理论,将标题、立意、行文、风格等文章要件落实于写作的“四句话”中,以期更好地体现作文教学中“考—评—教”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写作的学科。研究文章写作,除需要研究文章的内部构件、审美特征外,也要研究写作的规律、技巧和方法,还要研究文章的阅读以及它对写作的制约与影响等等,因此,写作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果把写作学再划分至少可以分为文体学、写作心理学、写作美学、文章逻辑学、文章修辞学、阅读心理学等。这些分支理论,都有专著出版,在许多高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小学作文学以“写话”“习作”“习作”的三段论来概括小学作文学段,它是基于传统写作学思路发展起来的。随着创意写作学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引进创意写作学视角,运用创意写作学理念,改进小学写作教学,已经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改“作文”为“写作”,以重新设计学段思路,以“描述”“表述”“创作”三段论来概括小学写作学段,也许是一个可行的理论探讨抓手。  相似文献   

19.
从以文章为对象的静态研究转向以写作行为过程为对象的动态研究,是现代写作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关于写作行为过程,能否用一个准确、简洁的“模型”予以理论概括,则更是人们尽心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自八十年代迄今可以看到的研究成果不少,但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林可夫主编《基础写作学概论》中的观点,认为写作行为过程是“生活——大脑——文章”。第二种是刘锡庆在《基础写作学》中提出的“双重转化论”,他把写作行为过程的这一本质属性抽绎为“物——意——文”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对“现代写作学体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之前,我以为首先要对“现代写作学”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现代写作学是研究运用现代汉语进行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写作的基本原理、技能技法,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标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现代人的写作行为和写作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总结及应用写作规律、技能技法为其研究任务。它充分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