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直以来,我都害怕开家长会,不知如何更好地面对家长。新学年第一次家长会尤为难开,与家长不熟悉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开会前,学生总是笑着对我说:"老师,您可不要告我的状哦!"这无形中也给我带来了压力。为此,每次会前我总得与其他老师商量、探索,给家长留下好印象之余,也要让家长们放心把孩子交给我。新生报到,我拎着学生的行李,送他们到宿  相似文献   

2.
此时,闵老师正绘声绘色地讲着课,我看似面无表情,心里却颇不平静,甚至还有点不服气:闵老师呀闵老师,为什么我每次积极举手您都不喊我?也许您要说:"老师知道这些问题你都懂,所以很放心你.而那些上课不积极举手的同学,如果不请他们回答问题,他们以后就没有积极性了"虽然我知道您讲得很对,但我是真的很想站起来发言啊!  相似文献   

3.
渴望欣赏     
看过这样一则日记,是一个小学生的日记:我是一个坐在角落里的极其平常的学生。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坏,我从不迟到、没少写作业,也没不遵守纪律,就那样默默无闻地坐在那里。一些成绩优异的同学被老师写进了小册子,其中没有我;一些调皮捣蛋和成绩差的同学也被写进了小册子,其中依然没有我。于是,上课时老师只按照小册子上的“黑名单”提问,因此总是没有我——虽然我每一次都把手举得老高。评选班干部时没有我,表扬优秀、批评捣蛋时还是没有我!老师,您知道什么是失落感吗?您尝过被别人忽略的滋味吗?您能了解我心中的感受吗?真羡慕那些“黑名单…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1997年第12期上《如何面对幼儿家长的指责》一文中说,家长指责幼儿园教师:“我每次来接孩子,孩子的鞋带总是散的,是不是因为我没给你们送礼?”老师闻言,强忍眼泪心平气和地对这位家长说:“对不起,我没照顾好您的孩子。但那不是因为您没送礼,带好幼儿是我的职责,我不应该收幼儿家长的礼物也从来没收过礼物。您放心吧,今后我会注意您孩子的鞋带的。”读后深感父母爱子之切,但转念一想,不禁要问:这位家长真正懂得爱孩子吗?  相似文献   

5.
向艳 《今日教育》2014,(2):57-57
这是期末最后一次作业了。当我在教室里宣布作业就是学生回家考家长时,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孩子说:“第二题认字我叫我婆婆来认,她普通话在家最差。”有的同学说:“我找爸爸做第一题听写,他写字最不规范。”我趁热打铁:“找得好,严格要求,不过关的像老师要求你们一样,要求他们读三遍,或写三遍。”孩子们摩拳擦掌、信誓旦旦地表示:“向老师,您放心,我一定像您要求我们一样严格要求他们!”  相似文献   

6.
去年寒假,我给学生发放了<学生手册>、寒假作业,并特别强调"同学们在假期中可适当上网,但不要沉溺于网吧中不能自拔"! 寒假的某一天,我接到田洲村一位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说,他的小孩还没有回家.我知道,这个学生平时有偷偷上网的毛病,估计他是去网吧了,我于是告诉家长,可到街上网吧去找找看! 谁知这位家长竟说:"李老师,真不好意思,这几个网吧我不太熟悉,麻烦您和我一道去找好吗?"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我还是与家长约好了见面地点.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我是一个大二学生,进入大学以来,我就真的是一天也没开心过。最要命的是学习,我感觉自己现在压力特别大。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家长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现在进入了大学,我的成绩真可谓是一落千丈!当时我还不太敢接受,心想下次一定要考好。但第二次考得更惨,真的是惨不忍睹!我是我们宿舍八个人唯一一个没有得奖学金的,而且成绩是宿舍里最后一名!当时真的是觉得丢  相似文献   

8.
麻辣诱惑     
<正>期中考试之后熊孩子微聊记录1.有本事冲我来,别在家长会上吓唬我爸!2.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觉得我妈要生二胎了。3.每次数学老师都会问我们:听懂了吗?我们点点头说听懂了。我心想:您开心就好,毕竟这么大年纪了,我们也不想刺激您。4.这场考试对于我的意义就是,知道了年级到底有多少人。5.期中考试不给老师们露一手,他们还真以为自己教得很好。6.对于我们这些苦孩子来说,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我们的叛逆期遇上了老师的更年期。  相似文献   

9.
赖敏 《中国教师》2005,(4):57-58
有一次,我去参加小孩的家长座谈会,班主任老师重点向家长汇报了学生近一段时间的学校表现,其间说到纪律,称赞班上女孩子很听话,老师对他们非常满意和放心,而对男生则责备其诸多不是:上课耍小动作,喜欢接老师的话;下课疯玩,有时让不得人,管不住自己,以至打架惹事……最后班主任恳请家长与老师配合多费心管教。我的小孩是女生,听完老师的话似乎应该庆幸才是,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说起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模式化,缺乏个性,驯服而无创造性,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过去以“是否听话”为好学生标准的观念也普遍遭到否定。但在具体的…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我让学生习作,作文的题目也是"老师,我想对您说……"习作之前,我对学生提了一点要求: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批阅中,一名叫A的同学的文章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真把我害苦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您是先把咱班全体学生的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后,再按照这个顺序打印花名册的.您还告诉我,由于您一时‘疏忽',把我的名字遗漏了,最后不得已才添补在了花名册的最后一行.起初,我也没太在意,毕竟我不是咱班最差的一名学生.可我做梦也没想到,正是您的这一‘疏忽',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悲剧':课堂上,一次次我把手举得很高、很高,可其他老师都对我熟视无睹,从没给我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他们只对花名册上排在前面的学生‘情有独钟',还有个别老师认为我故意捣乱,冲着我说:不会答,就别滥竽充数……老师,算我求您了,您和其他老师说一声吧:我不是一名差学生,请他们给我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吧!……"  相似文献   

11.
校园板报     
礼貌语言示例五、告别小明:妈,我该上学了。母亲:好吧!小明:今天放学后老师要带我们去看画展,可能要到晚上六七点钟才能回来,您不要挂念。母亲:好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小明:您放心吧!六、到老师家拜访学生:(轻轻叩门)王老师在家吗?王老师:在家,请进。学生:王老师,您好!王老师:欢迎你们!请坐!学生:我们早就想向您请教,可一直没有机会。王老师:今晚没事。这是我老  相似文献   

12.
当学生问“老师好”时,老师都是怎样回答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部分学生,他们的回答令人震撼和深思,同时也在意料之中。学生甲:“老师冲我点点头,可能是老师太忙了,没有顾得上回答。”学生乙:“老师一点表情也没有,从我面前匆匆走过。这很伤我的自尊心,从此不再问这个老师好了。”学生丙:“‘你的成绩那么差,老师  相似文献   

13.
正编辑提示:不抛弃,不放弃,也是取得家长支持的法宝之一。初接手潇所在的班级,原班主任告诉我,潇的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漠不关心,更有甚者,潇的父母和别人聊天时曾经说过:"不要强迫孩子读书,孩子的成绩好了,占便宜的是老师!""呵呵!"我一笑了之,以为老师和家长有什么误会呢。一次,和学生交流,孩子们告诉我:"潇妈妈说,孩子分数高,老师奖金就高,没必要拼命为老师挣奖金!"还  相似文献   

14.
我亲爱的李老师,第一次看到您时,我还以为您很凶,因为您有着电视剧中古代武将的眉毛,威严矗立。不过,一节课下来我就放心了,因为您给我的感觉不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老师。您笑起来真的很可爱,而且您的课也非常吸引人,让我这个以前一上语文课就想打瞌睡的人也精神百倍。李老师,或许是因为我与您的性格有所相近吧,我对您颇具好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老师您很是信任,因此才敢在周记中畅所欲言。老师,希望您看过我的周记后替我保密好吗? ——摘自一位同学的周记这篇周记中的李老师,就是从湖北来到上海市大境中学的李金涛。在大境的三年间,他体会到了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也深深感受到与学生做朋友的乐趣。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也赢得了学校的信任,最近还被推荐为“师德标兵”。现在的他已没有了初到上海时的种种不适,有的只是做一名好教师的自信。  相似文献   

15.
品读《云南教育》编辑晏祥辉发表在微博上的文章,让我颇受感动、受益匪浅。家长对他的评价说到我心坎上,他是最幸福的老师,学生遇到他,学生是幸福的。家长和学生给他的短信中这样写道:晏老师,谢谢您对家长及学生的尊重,更感谢您这一年来对孩子的付出与艰辛,我和您的学生×××衷心地对您说声谢谢!晏老师:您能否不要走?我们舍不得您,我还有许多错字没有改完,我还需要您的帮助。您的学生×××……重复品读着家长和学生给晏老  相似文献   

16.
老师,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那个坐在角落的一个极其平常的学生。也许您还记不得我的名字吧。开学时,您进行了几次小测验,在几次测验中我考得不坏也不好。一些成绩优异的同学被写进了您手中的小册子,其中没有我。开学几个星期以来,我也没迟到、没少写作业,也没不遵守纪律,就那样默默无闻地在那里。您把这几个星期以来您所了解的调皮的和成绩差的学生又写进了您手中的小册子,其中依然没有我。于是,上课你总叫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或是成绩差的、调皮的学生。可是,就没有我———虽然我每一次都把手举得老高老高。评选“三好学生”时没有…  相似文献   

17.
文志兵 《教师》2014,(19):76-77
正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大家可能都碰到过学生的反映,问题1:老师,您教的东西我课堂上照您的样子会做了,可是下次来上机我又忘了;问题2:老师,您多给我们一点时间自己操作好了,您讲的我已经会了;问题3:老师,您给我们讲的例子没有意思,我一点兴趣也没有。上面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学生个体差异和缺乏对书本知识的思考、实践所引起的。所以应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在今天新课改的浪潮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我让学生习作,作文的题目也是"老师,我想对您说……"习作之前,我对学生提了一点要求: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批阅中,一名叫A的同学的文章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真把我害苦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您是先把咱班全体学生的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后,再按照这个顺序打印花名册的。您还告诉我,由于您一时‘疏忽’,把我的名字遗漏了,最后不得已才添补在了花名册的最后一行。起初,我也没太在意,毕竟我不是咱班最差的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19.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20.
我与许多教过的学生保持着联系,或电话或书信,所以经常听到他们对我的“赞美”。他们对我说的最频繁的一句话是:“老师您上课从来不带书本,我们的新老师中却没有一个。”我没想到上课不带书本的做法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而我养成上课不带书本的习惯却是被一次偶然逼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