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高度约8848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然而你可知道,只要把一张厚度仅0.01厘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它的厚度就可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你觉得不可思议吧?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信  相似文献   

2.
刘顿 《初中生》2007,(10):35-37
同学们一定知道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被称作“世界屋脊”.而一张普通白纸只有1/100厘米厚,但是把它连续对折30次后,它的厚度就能超过珠穆朗玛峰!是危言耸听吗?要使同学们深信不疑,就必须学好有理数的乘方.怎样才能学好有理数的乘方呢?笔者以为应注意掌握以下要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一定知道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被称作"世界屋脊".而一张普通白纸只有1/100厘米厚,但是把它连续对折30次后,它的厚度就能超过珠穆朗玛峰!是危言耸听吗?要使同学们深信不疑,就必须学好有理数的乘方.怎样才能学好有理数的乘方呢?笔者以为应注意掌握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4.
《少年智力开发报·数学专页》2002~2003学年度(初一版)第四期,刊登了一篇题为“‘不可思议’的数学题三例”的文章,其中“报纸在吹牛吗?”一例写到: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上第一高峰.但一张报纸却很不服气:“别看我薄。大约只有0.01厘米厚,但把我连续对折30次后,我的厚度就会远远超过了珠峰的高度.”你会不会认为报纸在吹牛呢?  相似文献   

5.
小马虎有个做作业不打草稿的毛病,写错了就撕本子,开学不久就用了好几本数学作业本.一天爸爸下班回家,见小马虎又在撕本子,就说:“你知道一张纸的厚度吗?”“不知道.”爸爸拿了一本100张白纸的本子要小马虎量一下它们的厚度.“悔!11张白纸正好有1厘米厚.”爸爸听了后又问:“你知道世界屋眷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吗广“这难不倒我,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8.13米.”爸爸接着说:“我国有12亿人口,每人每天撕一张纸叠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小马虎不相信,说:“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爸爸说:‘算一算再说可能或不可能.”小马…  相似文献   

6.
以下列举几个有关乘方运算的数学趣题 ,请同学们思考解答。1.有人说 ,有一张厚度约为 0 .1毫米的报纸对折 30次后 ,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你相信吗 ?2 .有一位数学家和一位商人谈生意 ,数学家对商人说 :“我准备在一个月 (30天 )内每天给你十万元 ,但是在这个月内的每一天你都要给我回扣 ,并且第 1天你要回扣我 1元钱 ,第 2天回扣我 2元钱 ,即后一天的回扣是前一天的两倍。请你考虑 ,如同意  相似文献   

7.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奇妙的数学题 ,看似简单 ,实际上是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列举几例以启发同学们的思维。1、折纸问题例 1 一张数学试卷纸厚约为 0 .0 9毫米 ,如果把它对折2 8次 ,那么此时的厚度有多少米 ?它与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比较 ,谁高 ?一般人可能从想象上回答 :“大约有数米或数十米 ,并且肯定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要高。”然而这个回答却错了 ,我们不妨来算一算就知道了 :一张纸对折一次有 2张纸厚 ,即 2× 0 .0 9毫米 ;对折 2次有 4张纸厚 ,即 2 2 × 0 .0 9毫米 ;对折 3次有 8张纸厚 ,即 2 3 × 0 .0 9毫米 ;对折 4次有 1 6…  相似文献   

8.
在引入对数概念时,我举了这样的例子:把一张厚度为0.2mm的足够大的白纸对折,问对折多少次后,纸的厚度能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 有的学生说:我看什么时候也折不成那么高!是这样吗?我引导学生分析列式:  相似文献   

9.
一亿有多大     
“一亿有多大?”学生的脸上写满了疑惑。我借助直观物体问学生:“一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有一张课桌那么高吗?怎样才能知道呢?”有一双小手举起来了:“先量出100张纸有多高,再算一亿张纸的高度。”学生量出100张纸高度是1厘米。1万张纸就是100厘米,是1米。一亿有10000个10000,就是10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叹,初步感受到1亿的厉害。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动脑、动手,解一道难度较大的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好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好  相似文献   

11.
<正>一天,读高二的女儿放学回来对我说:"妈妈,今天数学老师杰克说,要从我们中间挑选参加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的学生。""美国数学奥林匹克?是不是为参加世界数学奥林匹克做准备呀?""是!杰克说,入选美国奥林匹克后才有资格参加世界数学奥林匹克。我们要通过两次考试,首先是全美数学竞赛,然后是美国数学邀请赛。只有通过美国数学邀请赛的学生才能进入全美数学奥林匹克。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研》2009,(6):45-47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一张纸的厚度为0.07mm,连续对折15次,这时它的厚度最接近于( ) A.数学课本的厚度 B.书桌的高度 C.姚明的身高 D.三层楼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一张纸折几折,会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你信吗?我们用的练习簿的纸,厚度约0.08毫米,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差不多,如果拿一张比练习簿纸更薄的纸,厚度为0.01毫米,那可算是"薄如蝉翼"了。现在将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假设这张纸足够大,我们对折30次,这样这"叠"纸一共有多高呢?让我们来算一算:  相似文献   

14.
力大也无奈!打赌,你不能把纸巾整齐地撕成两半!试一试要求两次撕纸的撕痕必须相互垂直。将一张薄纸巾,笔直地撕开。如果成功了再按和第一次相垂直的方向把纸从头撕到底。你无法捅破它打赌,木棒捅不破一张薄纸你需要准备:薄纸一张、硬纸筒一个、橡皮筋一根、精盐或沙子一些、一根木棍试一试把薄纸展开包住纸筒的一端,用橡皮筋把它固定住。在纸管中注入7厘米的盐或沙子,一只手握住纸筒,另一只手把木棍插进盐或沙子里,用力推木棍,力求捅破薄纸。神奇的科学魔方(6)——美国中小学可学课300个小实验  相似文献   

15.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A级初赛样题中有一道几何题:如右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厘米,CG=3厘米,长方形DEFG的长:DG=5厘米,那么它的宽DE是多少厘米?  相似文献   

16.
折纸     
1.数学课上,李老师给每名同学发了一张厚度为0.01毫米的长方形纸。 2.李老师让同学们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一共对折30次,然后测量折成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1,(12)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  相似文献   

18.
折纸如山     
【题目】一座宝塔高26.5米。现将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0l厘米(厚薄均匀)的纸,连续进行“对折——裁开——叠放整齐”这样的操作,问:至少经过多少次这样的操作,所有的纸片叠加的高度将比宝塔还要高?(2003年江苏省《小学生数学报》杯探索与应用决赛试题)  相似文献   

19.
苏淳 《中等数学》2005,(2):34-38
圣彼得堡数学奥林匹克原称列宁格勒数学奥林匹克,起始于1933年,1992年起改称现名.它是第一个把数学竞赛称为数学奥林匹克的竞赛活动,也是颇具特色的竞赛活动,在俄罗斯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每年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俄罗斯代表队中,通常都有来自圣彼得堡的队员,并且,他们往往是代表队中的主力队员.俄罗斯的学制为十一年,其中六至八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中.圣彼得堡数学奥林匹克按年级进行,其中第一轮和第二轮竞赛在中学的所有六个年级进行,而对高中生则还有一轮选拔赛,其目的是选拔参加全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的选手.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不定期地向读介绍圣彼得堡数学奥林匹克自1992年以来的六至八年级的试题及解答。  相似文献   

20.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会有多高?一台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