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德 《云南教育》2010,(18):1-1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的快乐学习的主张。然而,孔子毕竟是孔子,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这个境界的。  相似文献   

2.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追寻体验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英语教师,实施“快乐教学”,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甘凤妃 《广西教育》2012,(22):72-7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4.
史俊艳 《西北职教》2009,(10):29-29
“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最早体现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所主张的“乐之者”就是一种快乐学习法,即学习源自兴趣,而兴趣源自快乐。北宋教育家程颐进一步提出寓教于乐,适时教学,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乐学必见意趣,否则索然寡味,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教育的目的便不可能达到。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在学习中的重要。能否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活泼而有序的课堂气氛,是检验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一杆标尺。所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环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朵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快乐教育”的思想。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的教育改革也着重提出关注学生的发展.其中就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有学习的快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蓖要方面。快乐是学习过程呈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动态.让学生充满学习欲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快乐地走进作家作品的丰富而生动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学语文好比是一项课余生活中的一次野炊、一次旅游等,那么教学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欢乐是人的本性,教师应该想着各种办法让们在快乐中学习,让学习变成快乐之旅,最终达到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提出学生学习的三种不同层次:死记型(知之者);喜欢型(好之者);快乐型(乐之者)。孔子尤其推崇的是乐之者(快乐型)。让学生体  相似文献   

1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美术教学中应突出美术教育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创造,快乐地感受,使每一堂美术课成为他们快乐的天堂。  相似文献   

13.
陈雨琴 《考试周刊》2012,(24):112-113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好学、乐学”,即“喜欢学、乐于学”,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产生的求知欲望与热情,常常会使人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并得到很大的满足。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心情愉悦时,是学习和工作的最佳状态,同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乐学语文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曾经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人也都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兴趣与活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乐趣,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是广大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内心欲望的驱动器。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就是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对学习有兴趣的人。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工作以来,笔者一直尝试在课堂上渗透“快乐教学”的理念,努力把语文学习变成一种轻松的享受,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快乐教育"的优越性。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快乐学习进行过描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近些年来,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快乐教学法则是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学生对某种学科发生了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对于职业教育学校等学校来说,快乐教学法更为重要。这些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对文学的兴趣不高,只有把快乐引进课堂,有意识地创造快乐的教学气氛,才能让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本文讨论了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快乐教学法和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乐之是最重要的,可见孔子在那个年代就已经认识到快乐教育的重要性。北宋教育家程颐提出寓教于乐,适时教学。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