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宜新 《编辑学报》2019,31(1):106-108
初审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烦琐的工作,也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青年编辑初审学术稿件时要坚持“1个中心”,把握“2个基本点”,做好“3个判断”,检查“4个一致”,即要做到“1234”。  相似文献   

2.
所谓“原创意识”,是借了音乐界的一个“原创乐曲”的说法,套用到编辑工作的认识确立上来的。也就是要说明:编辑工作是一项具有原创性(或说具有创作性或独创性)的工作。 所以要谈编辑(本文以报纸编辑为参照系)的“原创意识”,是基于这样一个认知前提——长期以来,编辑工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被看作是被动地在别人劳动成果上修修补补、编编删删,毫无生机、毫无主动性、创造性可言,至多也就是个在他人的劳动、他人的创作基础之上的“再创作”而已。因而,要突破一种认识上的樊篱,要提倡一种全新的编辑工作价值观。而对编辑及编辑工作响亮地提出“原创意识”的要求,不管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无论  相似文献   

3.
作为广播电视报的编辑,往往要承担一两个版的写稿、编稿、画版、校对等工作。原因是报纸规模小,人员少,不可能细化到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因此,一位编辑一条龙地完成报纸印刷前的多项工作,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因为这样,就编辑而言,既不是专门写稿的记者,也不是专门编稿的编辑;既不是专门画版的画版师,也不是专门校对的校对员。但是,这些工作又必须得做,还必须做好。因此,这样的编辑应该算得上是“复合型编辑”,或者称作“综合办报人”。然而,无论是“复合型编辑”,还是“综合办报人”,都要面对工作内容的不断转换,兴奋点不断调整这样的现…  相似文献   

4.
组稿的学问     
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就要向社会广泛组织稿件。组稿,这是报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编辑的一项主要任务。 有些编辑也懂得组稿的重要性,但又嫌组稿工作麻烦,会占用自己的编稿、写稿时间,因此还是靠“就近解决问题”,需要什么稿件,请报社内部几位同志去写,自己也动笔,就不必向社会组稿子。有些编辑出于无奈,只好“广泛组稿”,无非是写一封统一的组稿信,在内部通讯刊物上发发,或是打印一下,装进信封,发到一些部门和通讯员手里。这种“现代化”的组稿方式,虽比较省力,但往往效果不佳。 编辑不能守株待兔,“等米下锅”,要密切同作者联系。那么,怎样  相似文献   

5.
校对与使命     
使命,直译是:受命办事。今多比喻重大的责任,例如“神圣使命”,“历史使命”。校对工作也称得上“使命”么?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出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校对是这一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处在编辑之后,印制之前的关键位置,对图书的内在质量最后把关。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6.
文摘三题     
罗新 《编辑之友》1995,(3):42-44
文摘三题罗新【重庆】在十年的文摘编辑生涯中,我先后参与过责任编辑、栏目编辑和复审工作。回想起来,有艰辛,也有欢愉。现以《文摘三题》为题,谈谈个人之见,以请教于前辈和同行。选摘也是一种创造文摘编辑工作,离不开“选”和“摘”。这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我...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一项以特定符号系统和物质载体,通过精心组织、选择、加工、整理、积累和传播科技信息和知识的工作,是一项包括许多工作内容的整体概念。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内容丰富,从编辑方针和报道内容的确定到最后的加工编排,以及出版后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都属于编辑工作,其中以学术性工作为主,也包括技术性和事务性工作,是编辑部各类人员工作的综合。在这众多的工作中,编辑工作的基本职责又在于“把关”,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把门人”,其工作过程就是对稿件反复筛选、评价、整理、选优汰劣的过程,科技期刊编辑是一群肩负着推动科技发展重任的具有特殊素质的人,因而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现代化中,人的作用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8.
立下这个题目,并非无的放矢。因为目前社会上包括某些报刊对编辑的地位和职能在认识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偏见,以为编辑就应该是规规矩矩坐在编辑部删删改改,剪剪贴贴,只是“炒”别人做好的“菜”,这种片面认识大大限制了编辑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了报刊的质量。 诚然,修改稿件是编辑无可推卸的责任,也是编辑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如果将编辑的作用仅仅理解为改稿,那就大大抹煞了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和创造性,实在是对“编辑”的贬低。 笔者以为,一位合格的编辑,除了《编辑学》上规定的种种要求之外,还应具备如下素质或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当前编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看。一方面是,众多作者致力于研究编辑过程和编辑工艺,致力于总结编辑经验,这类文章数量可观,颇有成绩;另一方面是,理论探索之风很盛,但编辑学理论尚在创建过程中。前人早已谈到编辑过程中存在着“六艺”,即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排、校对。这“六艺”在编辑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又是其它工作所没有的。近来国内有人在这“六艺”之外,再加上“信息”一项,因而称为“七艺”。其用意是强调信息的重要。信息是否要算一艺,有不同意见,这里不加讨论。“六艺”也好,“七艺”也好,表明了编辑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也表明  相似文献   

10.
提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从全书或全文提出要点;(2)提出来的要点(也常用做书名,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按其释义,前一项把提要作动词,指“从书或文章提出要点”的工作,这种工作在一般图书编辑工作过程中属书稿编辑的一部分;后一项则把提要作为名词,指“提出来的要点”可以成篇立章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编辑业务中属编辑应用文的一种。无论做动词解还是做名词解,提要均属于编辑工  相似文献   

11.
金平 《出版参考》2010,(10):24-25
说稿是各编辑部的一项日常工作,也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编辑质量可产生重要影响。但迄今为止,“说稿”似乎尚未进入编辑学研究的视野,笔者在CNKI也未检索出相关的研究文章。本文拟以期刊为例,探讨有关说稿的基本问题,重点分析说稿与编辑专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赞“涂涂抹抹”在知识和知识分子被贬斥的那些岁月里,编辑工作——一项与知识、知识分子紧密相关的工作——也遭到了池鱼之殃。把这项工作说成是剪剪贴贴者有之,视之为咬文嚼字者有之,贬之为文字匠者亦有之。更有甚者,曾经有过这样的顺口溜,说编辑的劳作不过是——“一杯茶,一支烟,涂涂抹抹又一天。”说来也真够绝的。虽说编辑工作人员,并非个个喜爱饮茶,也未必人人嗜好吸烟,但是,成日伏案握笔涂涂抹抹,则是一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编辑工作的内涵也在更新和发展。人们对编辑工作以及编辑素质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近年来,“编辑策划”日益成为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因之,人们对策划编辑以及编辑的策划素质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通过对策划编辑的三项基本素养的阐述以及其具体工作技能的归纳来说明策划编辑的“策划 编辑”的合力点所在。策划编辑作为编辑工作中的核心和第一责任人,在整个策划的过程当中,以服务读者和作者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培养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作者做好“嫁衣”。1心态:敬岗爱…  相似文献   

14.
看黄晨新编的《报刊博览》版上有两句“诗”:“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立即联想到我们的编辑工作:编辑上班三件事,约稿编稿画版面。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我觉得编辑编辑,“编”和“辑”是一回事,也不全是一回事。说它是一回事,是按照《辞海》的解释:编辑是指新闻出版机…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项工作,总是由基础与结构等几大部件所组成,犹如建筑工程分为基础设施,外结构和内装饰。我想编辑工作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它也有确定选题、组稿,审读、编辑加工等几个步骤。我把选题、组稿作为编辑工作的基础,编辑加工就好似内装饰。比喻未必恰当,但确定选题和组稿的工作是一部书稿质量的基本前提,是毫无疑问的。假如一部书稿的选题、组稿工作基础不好,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编辑也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不否认有些较差的书稿经过编辑的加工可以达到出版水平,但这仅是“内装饰”而已,  相似文献   

16.
一份高质量报刊的出版,离不开编辑与校对的密切合作。“编校合力”作为一项有效措施,它要求“编”与“校”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严把质量关。实践证明,这种“合力”,对提高编辑人员素质,缩短出版周期,提高报刊质量,有很好的作用。而且,随着编辑技术的日益现代化,编与校的界限将更加模糊不清。 一、编校合力与编辑人员素质 校对是一项极其复杂、繁琐的基础工作,又是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 ,图书出版的竞争也步入“酣战”状态。作为出版社的核心力量———编辑 ,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新的挑战 ,时代向我们编辑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专”就是编辑需要具备的一项素质。   一、策划选题要“专”  选题是“种子” ,种子要是选得不好 ,长不出好苗 ,甚至发不出芽 ,编辑后期的工作再辛苦 ,发行人员再努力推销 ,也是白忙活 ,出版社一年的“收成”也会受到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读者需求的变化 ,主动送上门来能长出好苗的“种子”越来越有限了…  相似文献   

18.
看到日历上“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诗句,立即联想到我们的编辑工作:编辑上班三件事,约稿编稿画版面。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 我觉得编辑编辑,“编”和“辑”是一  相似文献   

19.
“看读者来信是编辑的最快乐的一件事”,这是邹韬奋同志的一句名言。编辑帮助读者解决了某一项困难,读者来信诚挚地向报纸表示谢忱时,编辑感到自己尽了一份责任,其快乐的心情会不亚于读者。然而,有时编辑好心却也会做了错事或被人误解,甚至有时编辑还会被置于被告的地位。这些情况说明做好读者来信工作并非易事。下面谈谈我在光明日报社作这项  相似文献   

20.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可以讲是出版、印刷、发行工作的前提和龙头。没有编辑编好书,出版工作中的以下各个环节都谈不到。出版物质量好坏、水平高低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编辑,是编辑的水平、眼力和胆识。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对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出版工作者,当然也是对每一名编辑提出的明确要求,各级出版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全面提高编辑素质,努力提高书籍质量。(一)为人作嫁,强化奉献意识编辑是一项艰苦、细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