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2005,(2):32-34
2000年,我从苏州到南京上大学。一年后,我在学校的饭堂里发现了我的初中同学夏雨。当时,他背对着我,他旁边的男生对他说:“你背后有个漂亮女生看你!”他回头时,我们相视一笑,自然也免不了一番寒暄,临别,他要了我的手机号码。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楚儿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一大早,楚儿兴奋不已,不断地问我:“妈妈,楚儿要上幼儿园了,是吧?幼儿园好玩吗?”把楚儿送到幼儿园以后,我不由得担心起来,楚儿出生到现在还没有离开过我一天,不知道楚儿会不会哭,要上卫生间会不会叫老师帮忙,在我们夫妇俩的担心和期盼中楚儿开始了第一天的幼儿园生活。你好,你好老师牵着楚儿来到小朋友中间:“小朋友,看,我们班又来了一个新朋友,他叫楚儿,我们来跟楚儿握握手。你好,你好!”老师先示范性地和楚儿握手,接着对孩子们说:“谁也来和楚儿握握手?”十几个小朋友不为所动,有的仍在专心地搭积木,有的瞪…  相似文献   

3.
从小在南京长大的我对南京人自称“南京大萝卜”印象深刻。长大后,也慢慢体会到这“大萝卜”中蕴含着的特殊滋味:看起来普普通通,吃起来平平常常,但只要你有真真切切的饥渴需要,或你有平平淡淡的审美情怀,就必定能够体会到它朴实无华的外表下面的实实在在的支持和丰富你的生命的价值。《早期教育》产自南京,当然少不了沐浴南京的天地之灵气。我出生在南京,基本上也一直在南京生活,所以也免不了像萝卜那样敦敦实实地长大。所以,  相似文献   

4.
今天,爸爸见我在家闲着无事,便跟我玩起了游戏。爸爸宣布比赛规则:每人1张名片和1枚1元硬币,谁能将硬币最先稳稳放在竖直的名片上,谁就胜利。为了显示他做为人父的胸怀,爸爸决定让我先放硬币。我听了心里暗暗窃喜:哈哈,爸爸平时大手大脚的,肯定不如我的手巧,你输定了!于是,我争分夺秒地摆弄起来:左手竖起名片,右手小心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的交际,似乎总少不了名片。商人洽谈,文人聚会,特别是官场应酬,名片飞舞,已不足为奇。名片古已有之。清代学者赵翼作过考证;“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相沿用刺。”到了明清时,又改称为“名帖”。据此可知,现在我们所称的名片,至少在汉时已经出现。从名称来看,先是称“名谒”,随后改称“名刺”,又改称“名帖”,直至改称“名片”。从所用材料看,最初由于尚未发明纸,用的是木片,汉以后则改用纸片。不过其间也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如明朝张居正执政时,一些趋炎附势、阿…  相似文献   

6.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从一拿到要举行跳绳测试的通知后,我就着手准备,首先来一个摸底测试是免不了的,看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在我面前想表演给我看时,心里不觉兴奋了起来,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花环。当轮到她时,我傻眼了,她居然不会跳绳,手脚是如此的不协调。这下可把我急坏了,立刻安排  相似文献   

7.
学轮滑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双轮滑鞋。我一见就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它,心里想:"看别人滑起来那么简单,应该很好学吧?"哪知道我刚站起来,  相似文献   

8.
夜闻敲门声     
妈妈从鸡市买回一只大公鸡,这只大公鸡可不得了,一到我家就乱飞起来,妈妈只好把它的脚捆上,关在厕所里。过了一会儿,妈妈就打麻将去了,到了晚上也没回来。我正准备去睡觉,“砰!砰!砰!”的敲门声响了起来,我以为是妈妈回来了,赶紧去开门,一看连一个人影也没有。我就决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等妈妈,但刚一坐下敲门声又响了起来,我又去开门,可又没人影,我嘴里念叨道:“谁这么讨厌!”我决定守在门边,看究竟谁在敲门。过了两分钟,敲门声又响了起来,我又急忙把门打开,一看还是没有人,可敲门声还在响,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  相似文献   

9.
疤痕     
成长中的每一次伤痛是给勇敢的小孩快点成长的奖励。小时候的我,住在姨丈家,大大咧咧的样子,完全不像一个女孩子。看见树就想爬,遇到墙就想翻。磕磕绊绊的总是少不了,腿上的青紫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人们每次见着了免不了惊讶:呀,腿咋这样啊?活像被打了似的。  相似文献   

10.
名片效应     
潘莉娟 《上海教育》2007,(2A):109-109
那天,当红红的爸爸回过头递给我一张名片时,好几位学生都伸长了脖子。看他走远,我笑着把名片上的内容读了出来。“哇塞,好厉害哦!他是电脑工程师啊。”有学生夸张地说着。孩子们羡慕的眼光一齐投向红红。红红说,爸爸总是很忙的,有时晚上也要工作。“你们听听,红红爸爸的这张名片,是用他的汗水,用他的勤奋,用他的智慧做成的。”我认真地说。  相似文献   

11.
一件难忘的事银川市郊区保伏桥小学王淑英记得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的一天下午,上课铃刚刚响过,就见刘老师抱着一摞作文本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我立刻挺直了身子,端端正正地坐好。心想,今天这节作文讲评课上,刘老师一定会像往常那样选读几篇好文章的,肯定少不了我的...  相似文献   

12.
作文赛场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刚开始学写作文。恰逢学期举行作文竞赛。老师看了我写的一篇《春天到了》的短文,觉得不错,又见我作文能力挺不错的,便选了我去参赛。比赛那天上午,老师带我和几位高年级选手去赛场——中心小学。比赛时间到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自信地走进三年级赛场区。监考老师边发试卷边说:“同学们,先把名字、学校写上去,然后认真看题目,先想一想你要写什么,怎么写,想好了再写。”我摊开纸,看了提示,要求,原来要写发生不久的那次大台风。我可收集了不少材料、信息。拿起笔,“沙沙”地写了起来……突然听监考老师…  相似文献   

13.
八年了,我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坛上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如今回首往事,自是万般感慨涌上心头。初涉教坛以苦为乐1994年6月,我大学毕业后到广东省湛江一中工作,负责教初一、高二年级的计算机课和课外活动等。第一节课,我怯生生地站到讲台上,台下几十名学生好奇地打量着我,我舌头打结,逗得学生们满堂大笑。那时,每天下午我还要为学生开放电脑室。学生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学打字、玩编程,自然也少不了我忙前忙后耐心地讲解和辅导。我觉得,有这么多的学生喜欢计算机,不正是一件好事吗?信息技术老师也就有了用武之地。起初几年,…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说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交往;有交往就少不了是非,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在学校,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是班主任,自然,学生就免不了对班主任产生一些看法,进行是非评判。当然,我们的命题意图并不是要学生对老师的功过是非进行道德审判,只是希望籍此训练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并进而理解生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思绪如同轻柔的雨点儿,洒落在我的心田。每当我遐想的时候,总会回忆起那些孤独陪伴我走过的日子。起初,爸爸妈妈到深圳打工,没有固定的居所,工作地点不时改变,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习,便将我留在了60社团在线〉〉〉家乡上学。由于他们工作繁忙,我只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跟他们见上两三次面,一年里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加起来不超出一个月的时间,“思念”便成了我最大的痛苦。每当到了临近新年的那几天,我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忐忑不安起来,怕他们会突然说要留在深圳过节,甚至担心得难以入眠。当他们过完节又要回深圳的时候,我少不了又要难过上几天,一连…  相似文献   

16.
父爱如山     
父亲节快要到了,我坐在书房里苦思冥想着要送爸爸什么礼物,这让我回想起许多往事……印象最深的就是上三年级时,有一天爸爸和妈妈都出去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爸爸临走时吩咐我要练习毛笔字。一开始我还一本正经地写着,可还没写几张,我的字就龙飞凤舞起来。我见爸爸还没有回来,就到客厅看起了电视。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爸爸回来了。他见我在看电视,就把我叫到小房间里,严肃地问:“你的毛笔字练好了吗?”“还……还没有。”我小声地回答。爸爸耐心地教导我:“看电视不要紧,但重要的是没有把要做的事情做完,做事应该有始有终……”当时,我的…  相似文献   

17.
总评:听课后,我在想,如果让所有的语文教师来做一道题——语文课像什么?肯定大家的答案是不同的。“课如玫瑰”要有激情,“课如荷花”要清澈明净,“课如柠檬糖”要有滋有味……我想应该是“课如茉莉”,看起采平淡无奇,品起来幽香缕缕,回味起来则是清香袅袅。美到极至是平实、自然。看《爱如茉莉》的教学,就有这样的感受。薛老师不急不躁(内心不得而知),整堂课如涓涓细流,像一首清丽的小诗,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峰回路转,但是同样动人。没有一句,没有一处是脱离语文的生发.课堂上飘荡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师生在交往、对话中完成了文拳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六年中考,我省第一次实行统一命題,这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免不了产生对试題的各种看法。尤其是对语文试題,褒贬不一。笔者在阅卷中也有诸多感受,故不揣冒昧,就其中语文试題和评分标准谈谈引玉之见。对试題如何评价,历来持有不同的标准。我以为主要不是看试題考查了什么知识(尽管在这一点上要力戒随意性),而是看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东游,见田里放着农具,而农人不知去哪儿了,便拾起锄头围着一棵秧苗费力地铲起来。不一会儿,农人归来。一见大怒,愤愤地说:“你为什么铲我的秧苗?”孔子感到奇怪,便指着秧苗说:“你看,我铲的明明是草啊。”没想到农人更加恼火地说:“我种的就是喂马的草!”孔子不禁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位学生家长托人捎来一封他儿子写给他的信给我看。这封信的内容如下:爸爸:您好!以前,只要看到您下班回来的身影,我总要高兴地迎上去,甜甜地叫声“爸爸”。可现在,我却要躲到小房间里,因为我怕,怕您又带回来练习卷。不知您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练习卷。自从我上了六年级,您手中总少不了几张卷子,或是语文,或是数学。您把卷子给我,吩咐我做,自己便到外边逗小花猫。而我,不完成这额外任务,休想看到您的笑容。于是,我只得拿起卷子苦苦地做起来。星期天您也是如此。我拿起笔在纸上乱画着,心里烦躁极了。外边阳光明媚,小伙伴们正在外边蹦呀跳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