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版权意识的日益普及,如何保护作者和出版社的版权不受侵犯已成为编辑把关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许多编辑接到一部稿子(写作或翻译的)首先注意要把关的第一关就是版权。是写作稿,要看看是作者自己写的还是抄袭他人的;是翻译作品,要看看是否已购买了翻译版权,版权法规定翻译作品只有原著作人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过去以后才不需购买版权,在版权保护期限内一定要购买了版权才能翻译出版。目前,国家版权局和各省市版权处相继成立了版权代理公司,尚未购买版权的翻译选题应该通过代理公司购买好版权,再组织翻译。目前,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的翻译作品全部都是购买了版权再翻译的,没有征得国外著作权人同意的翻译作品一律不出版。但是,也有一些出版社因为编辑缺乏版权意识,列选或一审时都没有考虑购买版权的事,第一关就没有把好,结果给出版社、给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人们常常以为,把稿子发掉,编辑把关的任务也就结束,其实不然。著作权法规定,出版社出版他人作品的最长期限为十年,超过十年想继续出版发行,必须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续订出版合同。也就是说,出版社与作者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的有效期不能超过十年,超过十年即为无效。1983年,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相似文献   

2.
正版权贸易是出版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优化选题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编辑理念更新和完善图书制作水准。在如火如荼的版贸活动中,翻译一直默默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本文所指的翻译包括翻译活动、翻译作品和翻译者。在版权贸易中的翻译主体指版权经理人和译者,翻译客体指翻译前和翻译后的图书文本。首先谈谈版权经理人的作用。从2007年开始,由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版协等单位发起每年评选全国优秀版权经理人和推进版权  相似文献   

3.
版权贸易是出版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优化选题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编辑理念更新和完善图书制作水准. 在如火如荼的版贸活动中,翻译一直默默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本文所指的翻译包括翻译活动、翻译作品和翻译者.  相似文献   

4.
我国文学翻译出版的困境与突破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行业给中国带来越来越多的利润与价值,本文分析了我国翻译工作者及翻译作品的现状,同时借物价出版社侵犯漓江出版社翻译版权一案,提出了我国翻译版权存在的问题与应采取的对策:需政府的正确引导,中外各方的合作,加大版权的维权力度及加强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张洪波 《出版参考》2004,(34):35-36
1992年以前,由于我国没有加入任何国际性的版权公约,所以,我国没有保护海外作者版权的义务,任何人都可以任意翻译、出版海外作家的作品,而不需要支付任何版税或报酬.1991年6月,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开始实施;随后在1992年先后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与此同时,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我国也逐渐和某些国家签订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双边协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和有关国家承担相互保护作者版权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陈凌 《编辑学刊》2002,(6):59-60
最近一直在思考翻译及与之有关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同意加入国际版权公约这一举措对出版界和翻译工作者所造成的影响.起初这个举措限制了中国出版外国作品的数量,并且由于经济"市场化",翻译出版的通俗文学作品远比纯文学作品要多.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比尔·盖茨的传记要比别的作品,譬如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女作家凌叔华是最早引起世界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自她的小说《酒后》被选入日本《改造》杂志发表之后,凌叔华自觉地向国外译介自己的作品,她与英国诗人贝尔合作翻译自己的小说,在国内英语期刊《天下月刊》发表;受教于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女作家维吉妮亚·伍尔芙,用英语写作自传《古歌集》,并由英国何盖斯出版社出版,后又被译成法、德、俄、瑞典语出版.凌叔华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多种出版与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香港基本上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与版权。关于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以及版权,香港很少有立法。所有都是依据英国的法律。香港的专利制度,凡在英国获得承认的专利,只要规定期限内在香港注册,就可以获得如同在英国一样的专利保护。香港的商标法,依随英国的法律体系,主要有以1938年英国《商标法》为蓝本。版权的法律保护也与英国连为一体。凡在英国获得版权保护的作品,在香港就受到保护。反之,在香港受到保护的作品,在英国亦受到保护。 早期香港,知识产权较混乱,假商标很多。假货充真货,假商标冒真商标充斥市场。假货在香港是有名的。版权,过去也很混乱。在香港办刊办出版社,注册很容易。但多少年以前,真正立意办出版的人不多,许  相似文献   

9.
国际版权公约对教学活动用书有特殊的规章。特别是在伯尔尼公约于1971年修改之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已受到应有的重视。为了尽快地缩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在正规的以及非正规的教育方面的教学活动急需获得发达国家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而发达国家也希望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在参加国际版权公约的发展中国家得到传播,为此,国际版权公约专为发展中国家的教学活动用书制定了翻译和复制许可证制度。一、颁发翻译许可证的目的及其条件颁发翻译许…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13,(18):5
一套名为"版权印"的标识6月1日在第二届京交会上亮相,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与作家出版社等9家机构达成了设立文学、时尚、纪录片、艺术、影像、网络视频、翻译、海外网络视频等领域"版权银行"的合作意向。据介绍,"版权印"是基于"作品与版权不再分离"的理念,构建的一套结构化描述作品版权信息和授权规则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文化的交流,一国的优秀作品可以通过翻译、翻印在其他国家得以刊行.由于地域效力的限制,国内版权法无法保护在国外的本国作品,因而版权国际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显突出.本文概述了版权国际公约的内容、发展和我国版权保护的现状,并对我国版权法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参加版权公约后,要想使用外国作品,主要的渠道就是找版权人,通过订立合同,得到授权使用。但是,如果我国的出版单位或其他使用人打算翻译或复制一部外国作品,却找不到版权人,或虽然找到了版权人,但得不到该人的许可,又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王建敏 《兰台世界》2012,(28):15-16
梁实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尤其对莎士比亚作品有着翻译方面的权威,其翻译作品主要有《英国文学史》及《莎士比亚全集》等.梁实秋先生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其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情操,并融合了西方古典的美学思想.另外,梁实秋的翻译实践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对话精神,尤其是其对翻译作品中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学形式的输入及语言风格的再现等方面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版权登记的缺失是孤儿作品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鼓励版权私人登记组织发展以及赋予版权受让人登记义务,从版权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两个方面来完善版权登记制度,有利于扩大作品登记数量和范围,建立版权公示信息数据库,为孤儿作品利用模式提供“勤勉查找”范围,减少未来孤儿作品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动态集装箱     
亚马逊开始对美国版图书施加压力英国出版公司召开亚马逊高层会议,要求阻止美国版权图书通过英国网站向英国读者销售。在过去的一年中,英国出版公司经常发现,美国版图书与相同作品的英国版同时出现在亚马逊英国网站上,这是违犯版权地域权的。一位英国出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表示,亚马逊并不是蓄意这样做的,但在阻止这种现象出现方面的工作无疑还做得不够。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版权的内涵 所谓版权,也称作者权,在我国被称为著作权,是基于特定作品的精神权利以及全面支配该作品并享受其利益的经济权利的合称.一般来讲,版权的客体是指版权法所认可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等作品 (简称作品 ).  相似文献   

17.
指出作者向期刊或出版单位投稿不得一稿多投当前对内对外的版权关系比较混乱,经常引起版权纠纷。6月7日,国家版权局有关方面负责人,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谈话。他说,“版权”就是著作权,作者是作品的第一个版权所有者。谁拥有版权,谁就受到国家有关规定的保护。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均应征得版权所有者同意并支付经济报酬。否则就是侵权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这位负责人说,当前,因改编或转载、翻译他人作品而引起的版权纠纷较多,需要特别引起注  相似文献   

18.
著作权问答     
问:翻译外国图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首先要查明该书的著作权归谁所有。一般外国图书的版权页上都有一个版权标记(C)标名版权的所有人。在我国,一本书的著作权人在一般情况下就是在该书上署名的作者。但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作者的版权一般都转让给出版商,因此作品的版权往往是归出版商所有的。明确了著作权人以后,就要设法与其取得联系,签订翻译出版合同。如果自己没有办法与著作权人取得联系,可委托代理人或代理公司办理。从理论上说,翻译出版外国图书,是译者取得著作  相似文献   

19.
何娅 《编辑学刊》2004,(1):57-60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中外文化的交流空前繁荣.自从1992年我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图书的版权贸易可谓是一路凯歌、形势喜人,翻译事业亦借此东风,有了量上的飞速发展.据悉,年出版翻译品种已逾万种.目前的翻译引进图书在我国图书出版业中占很大分量,每年引进的翻译作品七千余种,占每年出版新书的十分之一,而这些翻译作品在整个图书出版市场中所占份额就更大了.这些翻译图书沟通了我国学术界、文化界与世界的联系,也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视域,促进了文化、科技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出版社以高质量的翻译作品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  相似文献   

20.
版权贸易     
版权贸易杨陵康版权贸易一般是指出版社之间的版权交易,主要是对已获得的使用权相互有偿转让。使用权包括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而其中复制又包括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