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命题形式] 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呢?”亚里士多德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请你以“活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  相似文献   

2.
[题目] 材料二: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三: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为了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做了深入的调查。调查采用座谈和问卷两种形式,调查结果表明:求上,求知,求实是他们的主流。一、求上。求上就是富有理想,积极向上,努力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在调查中,我们出了一些题目,让学生回答。“你最喜欢的人生格言是什么?”同学们的答案都是从人生的不同方面对自己提出积极要求和追求的格言。其中较多的有“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是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在人间”一类格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杂志今年第20期,发表了题为《羊肠小道上的竞争叫人透不过气来——来自中学生的呼声》的调查摘要,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重视中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中国青年》杂志社在调查中提了8个问题,请中学生回答。这8个问题是: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你一天中什么时候最愉快?你觉得生活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你感到精神上最大的负担是什么?学校对你们有什么要求?家长对你们有什么  相似文献   

5.
7月24日,本刊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合作,组织了一次关于职业教育的社会调查,调查题目有三个:1.你了解职业教育吗?2.你对当前中国的职业教育现状是否满意?3.报考职业学校(包括中专、技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的原因是什么?此题可供选择的答案有6个:(1)社会需要;(2)个人有兴趣;(3)想早点工作;(4)学习成绩不好,考大学没把握;(5)为了转变农业户口;(6)为了有所学校读书。 这次调查活动,引起了社会上很多人的注意,有数百人就调查题目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问卷中问题的提问方式基本有三种: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半封闭式。1.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只制定问题,不提供任何答案,它要求调查对象自己自由地写出所有答案。例如“你认为中小学教师面临什么挑战?有何对策?”“你为什么选择你现在的专业?”等等。(1)开放式问题的优点是:可以畅所欲言,有意想不到的答案;可以详细阐述;问题不能归结为几个答案时只能采取自由回答;便于了解各种心理活动。开放式问题的设计比较容易,调查对象能自由发挥,答案遗漏的可能性小,能较全面暴露调查对象的真实想法,所以这类问题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多。(2)开放式问…  相似文献   

7.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羽衣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明星,当被问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是谁时,他们往往这样回答:“我的母亲。”你的回答呢?如果让你写自己的母亲,你又会从什么角度写呢?此次选取三篇文章,让同学们抒发一下对母亲的感情。末篇从戏曲落笔,写的其实也是母亲这样的人,大家可以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9.
<正> 这是一个有趣而又发人深思的命题:“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另“一半”是什么呢?题目没有说,作品的内容却回答了。那就是基于理想、信仰和雄心之上的“创造性的劳动”。“人活着总要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些什么,为人类贡献一些什么。”主人公章永璘这样振振有词地对“大青马”说。可在“文化大革命”的重压之下,主人公的一切都被剥夺了,既没有  相似文献   

10.
“明天我们语文考试,我得看看笔记,上次单元测验,有一道题是‘学了《守株待兔》一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就因为没有按照笔记上的答案回答,丢了五分。”“你的答案你觉得有道理吗?”“当然,我觉得守株待免的人太死板,不灵活。难道不对吗?”  相似文献   

11.
国外有一家杂志,曾对比利时全国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题目是:“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你感到自己事业成功的话,你成功的奥秘是什么?”结果67%的人后悔年轻时选错了职业,而感到成功的人中有90%以上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2.
1.What colour is it?它是什么颜色的? 1)What colour……?用于询问颜色,单数形式用“It’s…”来回答,复数形式用“They are…”来回答。例如: -What colour is your bike?你的自行车是什么颜色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对上海市某校初中二年级(初二开设法律常识课)6个班级的267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对“学校的法制教育课或有关活动是否对你培养法律素质有较大帮助”的题目作出回答时,选择“有帮助”的是161人,占总人数的60.3%;回答“帮助不大”的是106人,占总人数的39.7%。而学生在对“学校组织的法制教育活动形式你是否满意”的题目作出回答时,选择“单调、没劲”的  相似文献   

14.
作文,究竟是“写什么”更重要,还是“怎么写”更重要呢?日常认识里,人们往往根据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既然内容决定形式,那么,“写什么”的内容自然要比“怎么写”的形式更重要了。一篇作文,如果连“写什么”都不清楚,如何能运思下笔呢?又由于“写什么”源自学生个  相似文献   

15.
听说某教育部门对所属几十所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进行的专题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你认为教学中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孰料大多数教师回答的并不是常见的教学任务重和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等问题,而是“最怕给女生上体育课”。  相似文献   

16.
近年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中,常有“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的提问。对于这类问题,有些考生信马由缰,侃侃而谈,可回答的内容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文不对题的套话;也有一些考生感到无从下手,在考试时干脆放弃了这些题目。那么,如何解答“启示类”主观性试题呢?  相似文献   

17.
生命尺     
有一个女孩自杀,被一个老人撞见了,未遂。女孩哭诉了好多自杀的理由。第二天,老人拿了张"一句话答卷"让女孩看。题目是:如果可能,你所要的最大幸福是什么?一张纸上有五个人的回答,五个人的回答分别是:"有个家!""有爱我的爸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第3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抓审题训练,弄清题目与文章内容的联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文以石碑上乡亲们的话作为文章的题目,其内容都是围绕这个题目来展开的.教学时,我从抓审题入手,引导学生弄清题目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后,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课题中的挖井人指谁?吃水的人指哪些人?)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看边读课文,在看、听课文的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上审题中的两个问题.以上审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这时,一只狐狸出现了。“早上好。”狐狸说。“早上好。”小王子很有礼貌地回答。他转过头去,但什么也没看到。“我在这儿,在苹果树下。”那个声音说。“你是谁?”小王子问,又接着说,“你看起来好漂亮。”“我是—只狐狸。”狐狸说道。“来和我—起玩吧。”小王子提议,“我现在很伤心。”“我不能和你玩,”狐狸回答,“我还没有被驯养。”“啊!对不起。”小王子说,他想了—想,之后说,“驯养?什么叫驯养?”“原来你不是这里的人。”狐狸说,“你在找什么?”“我在找人。”小王子说,“驯养是什么意思?”狐狸说:“人类有枪,他们会打猎,真是讨厌。…  相似文献   

20.
对自己的智力有信心吗?或者总喜欢判断自己是什么样子性格的人?今天想想给大家介绍的这些网站,可都是典型的“在线测试”哦!你的信息、回答问题,都会及时传给网站,再给你做不断变化的题目,所以,往往每个人的测试都是独立的个性化的!这就是网络测试的乐趣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