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源于学生多彩生活中的感悟识字思维也必然是丰富的。在一次教学中,当我举起识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休息”的“休”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有一次我去公园玩,累了,就倚着一棵树歇息,此时的我和树相依“造型”,多像这个“休息”的“休”呀!孩子天真的话语,让这个会意字惟妙惟肖,更让全班学生记住了这个字。并把这个字的字义会意为“一个人靠在木旁休息”。在教学中,我还经常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标语、广告,发现字的用法及生活中用错的字,书写中出现的错别字,纠正错别字。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当家     
嗨,大家好!我是吉祥羊,今年轮到我们羊族当家了!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羊族文化“大餐”,欢迎大家光临“品尝”!第一套餐:让你先知道“羊”字的读音。“羊”字的拼音是第二套餐:让你了解羊字的演变过程和字形。“羊”字是结构,“羊”字的笔画顺序是(请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相似文献   

3.
“即”“既”两字虽然书写简单 ,但运用起来较易混淆 ,特别是其读音和在运用中常常张冠李戴。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区别这两个字。1 运用数笔画的方法区别“即”“既”读音 :“即”“既”两字左边部分“”相同 ,不同是右边的“卩”和“”。由于“卩”是两画 ,而“即”又恰好读第二声j姫;“”是四画 ,而“既”恰好读第四声j尙,所以可以把它们人为地联系起来 ,从而一看到“即”或“既”的右半边就知其读音。反之 ,一听到读音就知其写法。2 常用词“即使”“既然”中“即”与“既”的记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  相似文献   

4.
1.掌握构字规律。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动脑筋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挂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本写字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练习5中的“写好铅笔字”,练写“十”“丰”“牛”等字,这些字的主要笔画是横与竖。横与竖是汉字的重要组件。写好这两个笔画是学生写好汉字的基本前提。掌握由横与竖笔画组成的字的结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书写规律,为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点一横长     
明凤英 《教学随笔》2014,(1):17-18,74
我常常想起我的小学老师——达时雨。小时候,学写繁体字。碰上笔画多的,达老师就教我们一些顺口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我的耳朵长。我姓王。我今年十四岁,在一心国小上学。”这是繁体“糜”字。大厅的厅。整整25笔。我们扯开嗓门喊将起来,伸出食指把字写在空气里。一时,教室里好像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厅”字,丁丁当当作响。  相似文献   

7.
张可 《湖北教育》2007,(1):34-36
教材分析《语文乐园八》的“我来试试”版块由“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组成。“读一读”中的第一项出示了6个成语,每个成语里都有带点的字,这些字都是日常容易读错的字,学习本题.让学生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积累成语;“读一读”中的第二项,安排了4组词语,  相似文献   

8.
张老师一边批卷一边对我说“:王××的字写得太小了,要是再多几个这样的学生,晚上批卷非得把眼睛累坏了不可。这名学生不仅字写得小还很乱,简直看不清写的是什么?”英语老师说“:你的语文卷还好一点,最起码根据笔画可以猜一猜,我的卷就没法批了,英语字母连在一起,根本看不出个数来。”是啊!我们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或批阅试卷时,看到一行行清秀的字和潦草的字感觉是不一样的,前者看了是享受,后者看了是头痛。我觉得孩子有字迹潦草的毛病,主要是由于低年级时写字不认真,横不像横、竖不像竖、随心所欲、信手涂抹。这样,习惯成自然,到了高年级字迹…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其中会写2500个。如此大的识字量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研究证明,字形遗忘率高于读音、解义。默字中结构混乱、笔画增减及字形相混等"形错"字超过音近、义近相混的字三倍左右。故此,常有教师抱怨,汉字怎么这么难教!汉字怎么长得这么像!学生怎么就记不住、写不对呢!  相似文献   

10.
张荣萍 《甘肃教育》2001,(10):22-22
一、指导观察指导学生写字,必须先指导学生观察。即让学生静心仔细地看字帖,看清凹型本上田字格中范字的位置,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所在的位置,找个性,抓特点,使范字印在脑海中。学生在读帖时可一面用手在桌面上写范字,一面分析各字的解体,在充分临摹的基础上再进行实写。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心理素质、敏锐的眼力。如写“寺”前,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型,找“寺”的特点和关键笔画,让学生抓住“寺”中笔画最多的是横画这一特点,进而观察这些横画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三…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小摄影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生字的读音和书写。(边板书课题。边提示)“摄”是个生宇,“影”字的笔画也较多,要注意它们的笔顺和笔画变化。(书写完)我想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怎样才能记住并写好这两个字? 生;“摄”字是左右结构,“提手旁儿”加“聂耳”的“聂”。 生:“影”字是景色的“景”加“三撇儿”。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认识的方法也很好。怎样把它们写好呢? 生:我认为写“摄”宇右旁的“聂”时,应注意上面的两个“耳”要写得稍扁一些,下面的“双”左边“又”的那一“捺”要变成“点”。 师:你上来在黑板上写给大家看看,好吗?请同学们也练习写一写。(走到同学们中间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相似文献   

12.
放大和缩小     
一个故事是于永正老师的。于老师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有一个学生的字写得实在不怎么样,按照通常的思维,似乎应该好好批评一番:“某某,你怎么又不好好写字呀?拿去重来……”但是,于老师没有这样做,他反复比较这几个字,把相对较好的字画上红圈圈。对于那些实在不好的字,又反复“欣赏”,在其中较好的笔画上做个记号,写上:“这一笔很有味道!”以示表扬。  相似文献   

13.
错字和别字。错字,是笔画写错,即多写或少写笔画;别字,是同音误用,即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都不同。  相似文献   

14.
形近字在一起,小学生常常张冠李戴。怎样教小学生区分形近字呢? 一、激发形象思维。 如写“底”“低”“纸”这三个形近字时,由于字形相互影响,学生往往在“底”“低”两字下不写一点,而在“纸”宇底下打一点,或者是“底”“低”不分。我是这样启发他们记字组词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其中会写2500个。如此大的识字量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研究证明,字形遗忘率高于读音、解义。默字中结构混乱、笔画增减及字形相混等形错字超过音近、义近相混的字三倍左右。故此,常有教师抱怨,汉字怎么这么难教!汉字怎么长得这么像!学生怎么就记不住、写不对呢!  相似文献   

16.
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次,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将“褒”字写错了,两次订正后,第三次仍然写错.一气之下,我罚他写了两百遍“褒”字.不久,我又发现他将“褒”字上部写成了“六”.我只得再次要他记部首、笔画,并提示他:“褒”字是‘衣’字拉断,‘保’字藏中间.”当时,有一学生插话:“‘衣儿’扯两断,‘保’字中间藏”,引得满堂哄笑.后来,一提起这个字,便有人念这两句话,因而很少有人再错了.这证明强迫学生机械记忆,让他们“服苦役”是不行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写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来说,写字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更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怎样才能让写字指导充满趣味,从而提高低年级写字指导的有效性呢,下面的几则案例带给了我一些思考:一、爱上写字案例一:老师正在指导一年级学生们写“心”字。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心’字吧,它有几个点呢?”一个男孩子说:“心字里外有三个点。”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开始教新笔画“卧钩”。同时老师出示了相关的一幅画,让学生们观察。此时,一个调皮的男生插嘴道:“图上的他靠在枕头上,这个枕头好像就是‘心’字的第一点!”就这样,学生们渐渐地对“心”字的笔画和结构都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教师强调了三个点的位置。又请学生们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地描摹并书写了一遍。  相似文献   

18.
“人”字这两笔,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教育艺术》2007,(12):F0002-F0002
提及“永字八法”,凡学习书法者,无人不晓,它指的是汉字基本笔画书写练习中,“永”字涵盖了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个笔画,是练习汉字基本笔画的最好范字。通过书写这一个字,就可以掌握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为书写复合笔画、其它各种结构的汉字打下基础。它好像是学习声乐前的发声练习、体育比赛前的活动准备。每当写书法作昂前,或买支新钢笔试用时,好多人都喜欢写个“永”字来看书写工具写的姿态是否到位,它更是专家考核一个书写者基本功是否到位的首选例字。  相似文献   

20.
学生写“兔”字时最容易忘掉下面的一点,也常常把竖弯钩写出头。为此,我没少动脑筋。 第一次教“兔”字,我先把该字写在黑板上,又领着学生书写,然后才让他们在田字格中书空。检测结果,一半学生书写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