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值复旦大学新闻系建系80年之际,我们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方教授从事新闻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近60年,他不仅以学者,也以过来人的身份,亲谈中国新闻教育的历史往事和复旦新闻教育的光辉岁月.在他的口中,往事栩栩如生,震动心灵.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7月3日,我情同手足的师弟施宣圆与世长辞了。消息传来,熟知他的同学、老师、朋友无不感到震惊和悲痛。7月9日,我们1960级在沪的复旦历史系老同学20多人含泪参加了告别仪式。他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心绪难平,清晰地勾起我对件件往事的回忆。高级"裁剪师"我和施宣圆都有喜欢写作、关注学术的爱好。但在"文革"中我俩成为遭受迫害的难兄难弟。1967年他被单位派往《文汇报》北京办事处(简称"北办")工作。1968  相似文献   

3.
正还没老就开始回忆了。都梁那年出版了他的第四本书,也正拍摄他的第三部戏。第四本书有两个版本:小说版叫《荣宝斋》,文学剧本版叫《百年往事》。因为气脉流畅,都梁的"文学剧本"可以当小说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做《百年往事》时图书  相似文献   

4.
<正>对1980年代的复旦人来讲,里根是个意义特殊的符号,也是改革开放之初复旦受西方国家青睐的佐证。1984年4月,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访华过沪,除了在复旦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说,还安排了听课并与师生代表见面的内容。"所谓听课,只是个名目,他需要的是一个场所,让学生在此向他提问,便于他在大礼堂发表主旨演说之后,继续他那闳中肆外的表演。"当时负责"上课任务"的陆谷孙教授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而这个"场所",就顺理成章地落在了刚于1980年竣工的第三教学楼——当时复旦最好的教室——3108的头上。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2月6日中午,惊悉有着浓厚复旦情节的校友张首晟先生突然离世,令我倍感惋惜!这十多年来,我与他的交往历历在目,宛在眼前。捐赠复旦老文凭2004年10月,我在复旦大学宣传部担任副部长,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史陈列馆筹建工程副总指挥。当时,我们一直渴望校史馆有几件"镇馆之宝",与百年复旦相匹配。复旦校史专家许有成教授曾在2003年的《复旦》校刊上专门写过《复旦最早的毕业文凭是个什么样子?》,在文章中他感叹"余生  相似文献   

6.
俊彩星驰     
杨浦是上海高校最积聚的区域.在这块土地上,俊彩星驰. 日月光华——复旦大学 复旦复旦旦复旦 巍巍学府文章焕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政罗教网无羁绊 无羁绊前程远 向前 向前 向前进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 日月光华同灿烂 …… 正如这首复旦校歌所弘扬的,具有"江南第一学府"美誉的复旦大学,肩负着前辈先贤的爱国救国梦想,在"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引导下,栉风沐雨,历经坎坷,坚定不移地"向前进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教育战线的一代宗师,陈望道先生对爱的理解与践行,可圈可点、可敬可佩。陈望道先生对复旦充满了热爱,从1920年受聘复旦到1977年与世长辞,他在复旦园里辛勤耕耘达半个多世纪,把自己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复旦。今年是陈望道先生诞辰  相似文献   

8.
《中国编辑》2012,(2):23-27,2
正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教育强国。与百年复旦的历史相比,复旦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复旦社)刚刚迈入而立之年,但是它依托复旦大学,又走出复旦大学,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值复旦社建社30周年之际,本刊采访了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董  相似文献   

9.
走在复旦新闻学院的校园内,"童爷爷"既是学子们对他的爱称,也是对他的尊称,虽已年过70,但他以一颗童真之心,与人相处,给人授课,把一门令人生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上成了"童趣横生"的国家级精品课,成为复旦学子最爱蹭的课之一;在国内外各类学术论坛上,总能听到他"童言无忌"的各种发言,为新闻改革鼓与呼,为媒介增权呐与喊,为学科建设奔与走,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位新闻学博士生,到如今的学界权威,几十年来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一)吴中杰先生是我在复旦大学读书时的老师,他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执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是备受尊敬的前辈。有机会为吴先生编书,既令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也曾令我诚惶诚恐——吴先生是中文系有名的"硬骨头",为人处事,颇有鲁迅遗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我深恐自己在工作中有什么大的疏漏。自2004年  相似文献   

11.
忆王中老师     
王中老师是中国新闻界的著名人物。一则,他几十年从事新闻教学工作,弟子满天下;二则,他的新闻理论,比如党报具有两重性:工具性和商品性、报纸不是阶级斗争斗出来的、办报要有读者观念等,在中国新闻理论界曾经引起过大讨论和大批判;三则,他是被中央最高领导层点名而划为右派的,特别引人注目。我在没有进入复旦大学以前,已经久闻其大名了,1978年考入复旦新闻系后,听到的关于他的传说就更多了。有人说,刚解放他一身戎装进驻复旦,担任复旦大学党委统战部长。复旦大学的统战部长可不好当,一些全国性的学术权威和民主党派的领导都在复旦任教,戎装者在台上作报告,台下就有条子递上来,一看,是一首诗,王中当即提笔,和诗一首,传回去,教授们服了!有人说,上海市一个系统拉  相似文献   

12.
"香港就是那个给中国和英国示范他们该如何做的孩子"从最初的财政大臣,到后来的外交大臣、副首相,杰夫里·豪是撒切尔内阁中任职最长的大臣。1983年到1989年,在担任外交大臣期间,他是中英香港问题谈判英方主角之一。当他在英国议会大厦的咖啡厅里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时,谈起往事,81岁的豪勋爵(他更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仍然思路敏捷,措辞坦率。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复旦的博士投毒案,让我想起了方方的一篇小说. 小说的名字叫"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罢,某种莫名的悲伤让我几乎无法忍受. 富贵可以遗传,很多时候,贫困也是遗传的.涂自强家里太穷了,他生长的那个穷困山村,太穷了,作为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孩子,他背负了很多期许,但要命的是,在"关系社会"中,他更一穷二白.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将他拦在成功的边缘,将他拽回祖祖辈辈相同的宿命.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领域有一位非常活跃的中(青)年学者,他就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马驰先生。他继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漓江出版社,2000)之后,又为这一领域奉献了《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一书,用吴中杰先生的话说,"两本书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的完整图像"。在我读过作者惠赠的后一部著作时,不由得想到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报"不同,在一个称职的报人眼中,不变的是年节,而变化的是他坚守的那张"报",所以从业十余年,年节时分的难忘记忆似乎很难将其中的职业成分排除掉,只是以往捕捉的是自己眼中年节的别样,而今应约却要回溯年节中别样的自己,想来许多值得记忆的往事可能已经沉淀分解升华了,能"抓住"的未必是精彩动人的,但确是往事中清晰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6.
当在某一个固定时期内全民齐说"冏""雷""打酱油""俯卧撑";当一本"那些事儿"砸出响动,上百种"事儿"飞蝗匝地,当这"事儿"那"事儿"经数年而阴魂不散,而"回家吃饭"传个几日就化作"如烟"成了往事,我们不禁问自己:这世界怎么了?  相似文献   

17.
邵益文 《出版科学》2012,20(6):8-11
正戴老离开我们已经四年了,回想往事,历历在目,他的音容笑貌也经常在我脑海泛起,有时竟忘记他已经离开我们了……我开始知道戴文葆这个名字是在1983年,那时正是"文革"以后,各出版社开始评高级职称,我当时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具体张罗这方面的事。  相似文献   

18.
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产生了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因为无论从年龄、学识还是种种其它原因,由我写这篇东西都是极不合适的。不仅仅因为李仁臣同志是我们的老总(我们大家都习惯称他老李而不叫官衔李总,这应该算是人民日报的一个优良传统吧),也不仅仅因为老李是我复旦的学长(比我高了许多届),更因为他的文字功底与人生经历都比  相似文献   

19.
我在复旦求学、任教的33年里,对我影响最大、教诲最深的恩师,莫过于丁淦林教授.即使离开复旦后,他仍然一直关心着我,指导着我.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概括地说,丁老师是一位少有的宽厚长者、睿智学人、谦和宗师.他给后人留下了丰硕而宝贵的精神财富,限于篇幅,我谨撰此小文,献上心香一瓣,略表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20.
细浪如花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把学生比作花朵。当我真正看到园丁在欣赏自己的杰作的时候.从他那幸福的目光中我体会到了所有的付出在鲜花开放的那一刻是如此的值得。于是,我在培养自己花园的花苗时,并不看哪朵花长得最壮,因为我相信只要自己细心地呵护每一朵花苗,即使是最弱小的,最终也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