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千年沉淀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的学习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学校教育,将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国学诵读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如何结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经典,弘扬国学,就是守住民族的灵魂,保护民族的根。如今国学经典文化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学校都注重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如何将诵读国学经典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呢?笔者在参与推广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3.
谭晓董 《师道》2023,(4):23-24
<正>历年来,美辰学校国学教育实验班致力于在小学全面、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了六大国学特色发展课程,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一、课程有魅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髓,构建我校国学教育实验班完整的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六大国学特色校本课程:(一)经典诵读课程这套课程既关注诵读,又关注积累,更关注诗词技能的习得。按照诵读体验和创作实践,旨在实现三大课程价值:第一,传承诗教,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学经典《三字经》包含了天文、历史、文化、伦理、生活等多方面内容,既是文化课本,更是道德教育读本。学校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对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将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诚然,在今天看来,《三字经》有一定的历史和时代局限性,其内容不一定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但其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德育思想,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和一定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从《三字经》经典诵读中获得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有效传承。一、协同开展经典诵读和德育系列活动作为有着多年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发现,学校只有开展贴近学生,寓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校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整体推进战略,以诵读和书法为主要抓手,形成了"一日三餐"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早餐"——"晨读经"。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取适合学生接受的传统文化经典,利用朝读课诵读。为了引导孩子们多接触传统文化经典,学校准备了《三字经》《弟子规》《国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根源于灵魂,诵读国学经典既是传承千年文风的要求,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但文化传承可“师古”却不必“法古”,对国学经典教育意义的开发应该是建立在互联网时代基础上的,探索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应用方法既是提升国学经典在小学中的传承效果的需要,也是创新国学传承方式,完成“经典”与“现代”的深度融合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势必要深入把握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融入价值,不断开发现代化的国学经典诵读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陈晔 《江苏教育》2014,(12):64-64
经典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经典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教育,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推手,必须在校园内旗帜鲜明地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这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当下,不少学校注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以经典文化为引领,使师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是民族文化启智养正的核心母语课程,不仅弘扬传承着中华文化精神,而且关乎学生德育的思维发展和习惯养成。国学经典教育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以小学语文中国学经典的教育融合为重点,梳理了国学经典和小学生德育的关系,从知识学习、心性养成、道德培养三个维度,分析了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培养知行合一、爱人以德的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学校以"国学启蒙教育"为特色课程,开发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让师生在国学启蒙教育过程中立君子品,做有民族根基的、知书达礼的辅延人。实施策略有:加大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力度,整合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的平台,提高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施的效益,促进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开辟国学经典诵读的新途径。创新国学教育,信奉国学立品,催生学校特色,实现童蒙养正,应成为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0.
陈玉娇 《辽宁教育》2013,(3X):12-13
<正>传承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能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使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尤其在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海城市前进小学坚持"传承国学经典之精华,培育笃学厚德之人才"的办学目标,本着"以安全树根基,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科研创名校"的指导思想,把经典诵读引进校园,打造出了"品读经典,墨韵书香"的教学特色品牌。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着力提高小学生的文学功底,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改变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社会上、媒体上关于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国学精髓缺失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有效改变这种现象,我校实施了经典诵读工程,组织学生每天晨诵、午读、晚阅《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2013年,我校又将国学教育与“读圣贤书,怀天下志,立君子品,做博雅人”的校训相结合,以“雅行教育梯级化”为主要抓手,着力建设“博雅教育”特色品牌,2014年被确定为威海市首批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讲解经典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教育部对于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要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很多学校开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从设立校本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方面,来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学经典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代表,在小学加入国学经典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知识底蕴。因此通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开发特色课程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意义与价值、突出问题,以及实施策略与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为学校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斌 《甘肃教育》2020,(4):49-49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之魂,内容广博,意蕴深刻。现代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快餐文化",更需要国学经典的浸润感染,以提高道德文化素养,完善人格教育。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定型时期,诵读国学经典,领会文化精髓有利于学生"向美向善"发展,让学生借古人的学习之道增强学习效果,借经典智慧调适心理减轻压力。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学校要组织老师根据本校实际编写适合学生诵读的校本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营造诵读气氛,在践行中传承国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广西教育》2013,(5):F0003-F0003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从明天学校的操场上传来的琅琅读书声,也是南宁市明天学校经典诵读、国学教育大讲堂的一个缩影。困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和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学校经典诵读、国学教育的活动搭建平台,该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经典诵读活动,认真研究学校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经过千年的传承,聚集并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着几千年来伟大圣贤的思想光辉。随着学校德育教育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诵读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符合学校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要求,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以个性化经典诵读渗透德育课堂为例,将个性化经典诵读对小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将两者进行融合教学的策略,旨在加强对学生美德的熏陶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读经典美文,育少年君子。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灵魂与核心代表,通过经典诵读,能让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亲近、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深入扎根、传承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先烈东小学从2000年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活动以来,致力于把经典诵读与学校文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孙维忠 《学周刊C版》2020,(1):139-139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经过千年的传承,聚集并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着几千年来伟大圣贤的思想光辉.随着学校德育教育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诵读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符合学校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要求,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以个性化经典诵读渗透德育课堂为例,将个性化经典诵读对小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将两者进行融合教学的策略,旨在加强对学生美德的熏陶和培养.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金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明确了“建国学德育文化校园,育德技双馨职业人才”的工作思路,制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列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深入开展“国学进校园”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以国学经典引领校园文化。金州职教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学工作计划,成立教研室,策划教育活动,编写《心灵的约会》等校本教材,利用学生自习时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语段的诵读学习。把国学经典纳入语文课堂教学,每周安排1课时组织专题学习。  相似文献   

20.
多数古老文明已经随着时代的洪流而消失,而中华文明仍焕发着勃勃生机。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先人智慧及文化底蕴,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有直接作用。如何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应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学引入国学经典诵读要坚持的几点原则入手,提出一些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