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体育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种种与意义心理学家认为,“几乎一切非言语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手段”。非言语行为一般是指人们言语交际过程中伴随的身体姿势或状态以及言语的辅助成分。体育教学中,教师合理使用非言语行为为教学服务,促使师生之间信息顺利沟通、情感及时交流,并对正在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信息互递的交际过程,载体选择的衡度问题突出,非言语行为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言语行为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体育教师理应熟练运用的有效行为方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就体育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功能特点、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进行述及,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供给运用非言语教育行为理论所依。  相似文献   

3.
运用逻辑推理、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非言语交际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各指标的权重,并建立具体的评价方法及标准,实现体育教师课堂教师非言语交际行为的量化评价。通过研制的测评系统对湘潭大学27名体育教师在线测评发现,该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代表性,并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非言语行为是指运用动作、表情、姿态、仪表等无声语言或语音、语速、语调、口哨等辅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行为。若按照行为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与学生的非言语行为两方面。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主要是指在教学中的动作示范、空间位置、仪表体态、辅助语言、服饰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学生的非言语行为是指学  相似文献   

5.
周立华 《体育学刊》2005,12(5):23-25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文化背景的差异,使跨文化交际产生障碍.体育有利于促进国家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建立,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缩短跨文化交际中的不适应期,有效减少文化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是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共同实现的。其中,非言语行为是对言语行为的必要补充和深化。本文着重从辅助课堂教学、信息及控制学生课堂行为三个方面探讨非言语行为的功能,阐明恰当地运用非言语行为对于搞好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身势语是交际行为中的非言语成分,身势语在日常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身势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身势语具有社会性、民族性、模糊性等特征。身势语具有传递信息、增强表述力度、行使语言交际所不能行使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教学实验对体育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教师合理应用非言语行为教学有助于:增强讲解的有效性,使学生建立运动表象;增加练习的密度,减少不合理的时间;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课堂的有效管理,防止违纪行为的升级和扩散。教师只有遵循终极目标——服务教学原则,健康得体原则,言语与非言语行为优化搭配等原则,才能较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要依赖多种信息资料传递的方式实现,而技术动作(非言语)和言语构成了信息传递的主体要件,非言语交流在速滑课教学中发挥着充分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认识到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意义,合理使用非言语交流才能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形式,可分为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地域方言主要是由于地域的划分而在某一地区居住的言语共同体所享有的共同的言语体系(音系,词汇,语法等),不同的方言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接触碰撞,从误会到理解接受,不断调整双方的方言系统。这说明语言或方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语言体系或方言体系在不断地解构、重构,这更体现了口头交际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由于体育运动跨文化交流涉及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语言交际,这种交际包括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因此,作为翻译工作者,除了具有基本翻译素质以外,还应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具体的汉译英的过程中能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使跨文化的交流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礼貌是各种文化所共有的社会现象,它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社会交际活动。中国和英语国家由于其文化背景,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导致人们所遵循的礼貌原则也相差甚远,本文从探讨中英文化中人们遵循不同的礼貌原则入手,详细分析了两种文化中的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着不断的交往活动。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人际沟通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两种方式进行的。遗憾的是,语言的沟通方式早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哲学的研究对象,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时必然伴随的非言语方式至今没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致于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客观地发挥着传递信息的职能,而在教师主观上还处于无意识不自觉的状态。从理论上认识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中非言语手段的特点、作用及其原理,运用原则与要求,对教师  相似文献   

14.
以“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 Model)为理论依据,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青少年体育习惯形成的因素与差异.调查发现:中美青少年在自然生态因子、个人心理因子、锻炼行为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其中锻炼行为是影响中美青少年运动习惯形成的最大差异;影响中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成就,而美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体育乐趣.从中美不同文化的视角审视运动习惯形成差异的原因,为青少年体育习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拒绝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言语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威胁被拒绝者面子的行为.本研究以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理论依据,以Beebe等学者的“语篇补全测试”为工具,旨在调查汉语中男性和女性在拒绝策略使用上的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中女性比男性使用较多的间接拒绝策略,而男性比女性使用较多的直接拒绝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幽默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从合作原则,言语行为方面的研究,沟通,认知语境和其他.本文旨在解读中国传统喜剧小品中幽默的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使用原则,对环境和人的认知过程.此外,笔者还提出了RT和其进一步发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和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人们对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跨文化交际生活中,因为人们对文化背景的差异不了解,造成了交流的误会。本文就这些差异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通过实例进一步论证了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鉴了社会心理学的与语言学方面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特点、非言语符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与技巧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科学的使用非言语符号,注意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和交流功能,有效地表达教师的感情、态度和思想,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的要求,从而使学生获得有用的课堂交流信息,而不仅仅是非言语符号本身。  相似文献   

19.
从更进一步搞好体育教学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体育教学中除运用口头语言表达外,更多地运用非言语行为,如体语、人际距离、辅助言语和类语言的作用和意义。并对运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体育运动和活动中,除了运用口头语言(亦称人声语言)来交际、指挥和传递信息外,非人声语言(亦称为器乐、器官语、器械语等)的应用是十分必要和广泛的特殊语言。因而,研究和使用好非人声语言,对于提高体育运动和活动的实效,将起到越来越明显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