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根据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设计了闽江源流域农户生计资本指标,实地调查了13个村260个农户,结果表明:闽江源流域周边农户的生计总资本增加,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增加,自然资本减少,社会资本变化不明显;农户对自然资本依赖性较高,现有的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只有建立多样化、差别化的森林生态补偿方式和配套政策,才能有效提高农户的生计资本能力,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生态治理过程中与农户生计之间产生的冲突,以农户的生计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为切入点,完善资本结构、提升资本利用效率、寻求新的路径,用以构建生态治理与农户生计能力良向互动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深入了解云南彝良县农户生计资产情况,本文在对彝良农户的生计资产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EXCEL分析调查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彝良农户人力资本数量有优势而质量较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水平较低;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硬指标较低,软指标较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未来10年,我国将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更加注重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问题。可持续生计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中的生计资本视角,为清晰地呈现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状况、致贫因素和治理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运用生计资本视角对渝鄂湘黔边界武陵山区149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社区进行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研究发现:生计资本系统既可以较为全面地呈现和评估困难地区村庄和农户的生计状况和贫困状况,也可以清晰地表达致贫的影响因素;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现状体现为自然资本贫瘠、物质资本不足、金融资本短缺、人力资本匮乏、社会资本薄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治理,需要科学评估或监测村庄和农户的生计资本,并通过改善脆弱性环境、改革不合适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从战略策略上分层推进,以增进生计资本,达到优良的生计产出,最终实现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善治。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区域生计资本多寡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文章以少数民族聚居、扶贫任务艰巨、乡村振兴基础薄弱的云南省红河县为研究空间,对红河县2007~2016年间生计资本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与红河州其他县市进行对比,明晰其生计资本状况。结果表明:一是2007~2016年红河县综合资本持续增长,物质资本加速增长,金融资本快速增长,社会资本稳步增长,人力资本逐年增长(2012年除外),自然资本波动增长。二是红河县综合资本严重不足,各项资本州内排名靠后。未来可从自然、物质、金融、社会、人力等五个方面促进生计资本富集,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办好一所职业学校不仅依靠物质资本(设施)、金融资本(财政)和人力资本(师资),还要依靠社会资本(信任、规则及关系网络)。如果没有社会资本作为必要的补充,则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人力资本很难发挥最大的作用,甚至在学校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人力资本方面存在某些不足的情况下,常常可以通过建构丰富的社会资本来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工职业培训也越来越多。职业培训对农户的生计资本会产生哪些影响,以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所实施的农民职业培训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职业培训不仅对农户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有所影响,而且还对社会资本、自然资本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疆作为产棉大区,棉农的生计安全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弱化.而影响棉农生计安全的主要因素在户均种植面积、种植技术、用水、农机数量等因素,并在对不稳定因素进行研判的基础上得知棉农生计存在对棉花种植的过度依赖、种植技术实施步履维艰及过度开荒等现象.从而构建棉区生计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金字塔”层级结构,也即底层包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实物资本、金融资本、农村社区公共品,中层为社会资本,顶层为文化资本.并提出相关构建对策,如对国家应该就棉花产业安全实施宏观层面的把控;构建新疆棉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合供给模式;国家政策应在小农户面临大市场对接方面更为理性.  相似文献   

9.
确保禁渔退捕后渔民生计的顺利转型,是保障洞庭湖区禁渔工作实施、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前提。可持续生计框架为退捕渔民的生计转型提供了重要思路。本研究基于洞庭湖区实地调研,从内外部因素分析渔民生计的脆弱性环境,从人力、自然、物质、社会、金融和心理6个方面构建生计资本体系,分析渔民的多样化生计策略,重构渔民可持续生计框架,并从改善渔民生计资本、完善政策落实机制、改善渔民生计策略、提升渔民抗风险能力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正>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来提升乡城移民的生计资本水平,特别是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水平,能够助推该群体在城市建构可持续生计,并加快其融入城市的进程。这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井喷式需求的可行路径。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将乡城移民培养为技能型人才,特别是中低端技能型人才,既可以解决结  相似文献   

11.
作为视听艺术之一的动画艺术,色彩是其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动画创作者赋予色彩的丰富情感使得动画作品更有吸引力。充分认识动画色彩作用,研究色彩所代表的情感意义,以及探究色彩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这将有利于我们总结动画创作中色彩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徐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53-54,F0003
充溢着美的课堂教学,能使师生感到心旷神怡。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前对教材、教辅、教法、学法、学生等的直接观照,构思后形成的清晰完整的教学脉络,进而以充沛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将其呈现于学生,使师生达到身与竹化的至高境界,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明代笔记中大型蜘蛛故事还未限定在海滨,清人这里,“海州”这一区域,成为大型蜘蛛传闻发生压倒一切的地区。叙事特点有:1、大蜘蛛具有变形为人的能量,有善良本性,可与人交往。2、大蜘蛛也属于妖怪一类,但道行较高,可同雷公或龙较量,有时甚至能击败雷公或龙。宋人笔下相关传闻开始随文化重心南移而偏移到东南沿海,还把巨型蜘蛛与宝珠传说结合,成为“意外得宝”与“识宝”叙事模式一个凝聚点。蒲松龄《龙戏蛛》承续了同情蜘蛛的倾向,而谴责龙与雷霆代表的“天公”,以强化实录性来增加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论《山南水北》的反异化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少功在其《山南水北》中通过对人性被异化的都市文明与多少带有原生态文化因素的八溪峒乡土文明的对立性审思,对唯经济主义的揶揄以及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对体力劳动的热情赞美张扬了颇具现代性的反异化姿态。  相似文献   

15.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姜苓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05-106
通过语言、行为、幻灭感三方面剖析霍尔顿身上体现的个性危机与现代主义文学中对传统主流文化产生的疏离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综治队伍建设,做好教育、转化、打击、防范等工作,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与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19.
元朝政府文教政策的调整,各处地方官的积极推动,南宋遗民儒士、理学家、普通民众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及宗族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上述各方力量所形成的合力,促成了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按所在地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特别是淮河流域一带,书院创建较少。按创建年代分,元代中后期安徽境内新建书院较多,也有不少前代所建而在元代得以留存的书院,经过修复被重新利用。按创建主体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绝大多数为民办,官办相对较少。由于元朝政府对书院控制的加强,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官学化趋势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20.
提高民族高校领导干部的素质,一是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方针、政策。二是努力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管理知识。三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四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依靠教职工办学,识大体,顾大局,长计划,短安排,加快学校的发展。总之,要用“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提高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