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教学的最大挑战是它的不可预知性。”尽管我们在每节课前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然而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时间,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都可能会出现意外的声音。这种“节外生枝”,给课堂带来的结果往往具有两极性--尴尬或精彩。只要我们正视和善待这种“节外生枝”,及时捕捉和利用其中所蕴涵的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因人因势地去作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就能化意外为资源,化尴尬为精彩,让课堂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  相似文献   

2.
<正>精彩的导入,自然的过渡,课堂上时而高潮迭起,时而亮点闪现,时而悬念迭生,教学环节丝丝相扣,教学过程行云流水,师生配合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的教师结束语让整节课完美落下帷幕。这样美味的公开课教学大餐,不少教师都享受过并且亲自制作过。精彩过后,细细想来,可曾有精彩被意外打断过的尴尬?有没有精心预设的生成意外流产的尴尬?为了这样的精彩,课堂是否在渐渐变得哗众取宠而失去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老师害怕出现意外,因为他们担心处理不好影响教学进度,有时还给自己带来难堪和尴尬。殊不知,"意外"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巧妙地处理这些"意外",就能变不利为有利,而且能够生成课堂的精彩!一、幽默机智——立足"语文"巧化解"意外"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即时产生的,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资源。它转瞬即逝,形式多样。不论是对是错,都是学生智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非预设生成是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开展实验操作获得的结果或结论,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它是教师在教学预案中所没有设想到的意外情况,因此给课堂带来的结果往往具有两极性——尴尬或精彩。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研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非预设生成是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开展实验操作获得的结果或结论,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它是教师在教学预案中所没有设想到的“意外”情况,因此给课堂带来的结果往往具有两极性——尴尬或精彩。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研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彭晔 《考试周刊》2009,(12):160-160
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视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意外”是课堂的生长点,让它成为教学的亮点,给我们的课堂创造精彩。  相似文献   

7.
<正>"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是一种提升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活动中的"小意外",把"小意外"看做一种资源,通过分析这些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创造课堂教学的小高潮,成就精彩充满活力的课堂。那么,如何把握课堂生成的有效资  相似文献   

8.
陈志芬 《文教资料》2011,(5):173-175
面对《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不能因为生疏而忽视,也不能因为害怕尴尬而忙于掩盖,而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灵活的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转变教学理念,用爱倾听学生的声音,让瞬间出现的意外资源变成丰富精彩的"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9.
蔡玉琴 《教师》2013,(21):39-39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数学课堂上的生成是真实而美丽、稍纵即逝而可遇不可求的!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敏锐的慧眼,面对"意外的生成",能灵活机智地把握时机,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让有价值的资源渐入佳境,别有洞天;让看似平常的资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用我们灵动的智慧把"意外的生成"转化为教学资源,让细节演绎出别样的精彩,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陈凯 《考试周刊》2008,(10):210-211
生成是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它可以由质疑、由错误、由意外生成,生成是课改的重要理念,是预设带来的精彩.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精心预设,预设"弹性化"目标、预设"板块化"过程、预设"层次化"练习等等,才能有效生成,才能有的放矢地将课堂引向"精彩".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它无法预料。“节外生枝”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如何使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转变成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本文介绍了“预设外的生成”在课堂中不期而至时,教师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正确运用教学机智,解决课堂意外的三个片段。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教育者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分析教师如何善待"意外"、巧妙处理"意外",促进课堂生成,让数学课堂因"意外"而精彩。1.善待"意外",拓宽学生思维"错误"也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前提是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智慧地处理。在面对突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它无法预料."节外生枝"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如何使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转变成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本文介绍了"预设外的生成"在课堂中不期而至时,教师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正确运用教学机智,解决课堂意外的三个片段.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者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分析教师如何善待“意外”、巧妙处理“意外”,促进课堂生成,让数学课堂因“意外”而精彩。  相似文献   

15.
杨桂芳 《考试周刊》2014,(96):44-44
<正>我国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就是向未知的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精彩课堂往往源于意外的动态生成。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是不可复制的。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抓住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生成",从而构建精彩课堂?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为"生成"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生成的种种多变性,使得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的未知,造就了多样化的精彩。各种课堂中的意外生成将学生拖拽进一个充满未知的智慧风暴中,学生乐此不疲地期待在里面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在课堂中精心预设、捕捉亮点、顺水推舟,就能推促精彩的动态生成,达成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意外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动态生成。所谓“生成”,就是利用已有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料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忽视的生命的载体,是动态的生成。课堂因生成而精彩。预设与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的生成尽管有些是不可预知的,但它是可以预设的,精心预设下的生成将更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动态生成,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一、精心预设,铺垫生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在灵动的数学课堂中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往往在一些老师眼中成为课堂的绊脚石,其实只要教师能够在教学前充分地把握教材,设定好课堂的教学目标,储备多种教学方法,就能收获生成,让智慧的光芒闪烁课堂,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20.
反转课堂与生成性教学的概念1."反转课堂"概念"反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被称作"翻转教学"(Flipped Instruction)。反转课堂是指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它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了反转课堂,它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创新。2.生成性教学概念生成性教学,它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中,在发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面对突发或偶发的意外、惊喜、尴尬等一切与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