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文化视角报道经济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洪 《记者摇篮》2005,(7):14-14,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已经与“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汇在一起。经济中蕴含着文化,文化中蕴含着经济.这是我们记者在采写经济报道时所必须正视的一个新课题。也就是说,记者在搞经济报道的时候,既要从纯经济的视角人手.还可以从文化的视角人手,进而在“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现象的交叉点上发现新闻,挖掘新闻,报道新闻。从文化的视角去认识经济规律,去报道经济现象,实现“经济现象”和“文化视角”在新闻上的联姻,就会使经济报道的贴近性进一步增强.影响力与感染力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2.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同时应该是党报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报道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经济与民生紧密融合。本文就经济新闻如何用百姓的视角来采写大家能读、爱读的新闻,使党报经济新闻成为争夺读者“眼球”的亮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恩芹 《新闻传播》2009,(8):138-138
按照“新闻”这一定义推理,经济新闻就是“关于经济方面新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就性质而言,经济新闻和其他新闻一样在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传达出经济领域的最新变动。从表现形式上.它是把经济领域最新变动的信息用新闻报道形式表现出来。经济新闻报道的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了工业、农业、财贸等经济运作行业的经济活动,也包括科技、文教、体育等非经济运作行业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级普类的新闻媒体纷纷进行新闻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广大受众的要求.增强自身在“新闻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倡导采写硬新闻、真新闻.减少并逐步取消不为受众欢迎的条文式的总结式新闻、提纲挚领式的会议新闻、一厂一品的工作性新闻已成为众多新闻媒体的改革内容之一。作为通讯员如何更好地适应这样的转变.如何采写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这里笔者作一些肤浅和简略的提示,供参考。一是多写“身旁边”的新闻。注意挖掘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有血有肉有细节的事实,采写“新人新事新风尚”的报道。这种新闻报道的对象不受约束,可以是…  相似文献   

6.
董登楼 《新闻世界》2004,(12):67-67
如何使经济新闻走困境,结合个人的编辑工作实践.我感到采写和编发经济新闻报道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7.
江苏经济报围绕“新时期江苏精神”策划推出的财经新闻专栏“知本传奇”,获评2012年度江苏省报纸新闻专栏二等奖。这是江苏经济报坚持为全省中小企业服务的办报宗旨,深人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用微观视角反映宏观趋势以增强报纸可读性的采编思路的成功尝试。“知本传奇”新闻栏目不仅成为江苏经济报提高新闻采写质量、提升办报水平的载体,也体现了这张江苏省唯一的省级综合类经济日报的财经专业眼光和新闻职业敏感。“新时期江苏精神”指明新闻报道方向。倡导创业、创新、创优,追求争先、领先、率先。唱响经济社会发展主流旋律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新闻报道角度呢?《简明新闻学》中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即从哪里入手来表述新闻事实,也可以说,新闻角度就是新闻采写的突破口或切入点。知名记者艾丰把选取新闻角度比喻为“探矿”。指出“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报道,找准新闻报道角度呢?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多在经济与社会的结合点上作文章,是扩大新闻报道面,吸引广大读者关注的有效途径。前年,我在《人民日报》“经济生活”版上先后发表了《168“电话算命”风波》和《打工者不是“包身工”》两稿,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说明采写经济社会新闻是大有可为的。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经济新闻?为何要采写经济社会新闻?如何采写好经济社会新  相似文献   

10.
曲静 《新闻传播》2009,(8):52-52
每一次大型展会召开之时,都是各媒体新闻大战之时。面对纷繁复杂的采访线索,如何做好展会新闻报道,是展示各媒体策划及记者采写功力的时机。通过几年的实践与学习,笔者认为,展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新闻“富矿”,有心人能够从中撷取大量新闻资源。以黑龙江省的重要展会之一——哈洽会为例.笔者想探讨挖掘展会新闻的几点招术。  相似文献   

11.
正新闻角度,是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取向或侧重点,也就是采写和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侧面。《新闻学大辞典》注义:新闻角度是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选择一个好的新闻报道角度能化腐朽为神奇,为新闻报道增添色彩,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新闻角度选择不当,却会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报道如何从艰深、晦涩、枯燥的窠臼中走出来?将经济现象置于“社会人”这一转换了的视角下,进行透视和解析.然后出之以更为鲜活可感的文本。是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可贵尝试。有人称其为“经济新闻社会化”,有人将之冠名为一种崭新的边缘性新闻文体——“社会经济新闻”,都使得原本乏人问津的“纯”经济报道。变得更有生活味、人情味。如此,才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互动欲望,经济类报纸也才能真正办活。以下,笔者结合自身采写经历及关注到的新闻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李玫 《声屏世界》2011,(7):24-25
经济与民生紧密相关.经济新闻报道对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而言.是一块极具潜力的“短板”,未来大有可为。本文以厦门电视台品牌民生新闻栏目《特区新闻广场》为例,探讨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做好经济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4.
我经常接到通讯员的来信,大都询问如何采写经济新闻。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新闻报道范围之广,包括各行各业乃至交换、消费、分配各环节。经济新闻分为政策新闻、经济动态新闻、经济信息新闻、经济人物新闻等多种。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新闻将进——步成为报纸的宣传重点和中  相似文献   

15.
王莹 《声屏世界》2009,(2):20-20
工业新闻报道是经济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工业报道除了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电视采访和写作技巧外,还必须掌握经济新闻采写规律,用专业眼光看经济,以经济眼光看新闻,为观众提供有用、看得懂并愿意看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视角也就是新闻角度,是指新闻采写者把握新闻的着眼点。新闻视角对于新闻价值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及其网站2009年相关的征兵新闻报道为样本,分析其报道视角的特点,并对提高征兵报道的传播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叶蓉 《新闻前哨》2006,(7):36-36
经济新闻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记感到难写,读感到难看、难懂。一些经济新闻报道成了“新闻语言+经济术语+数字+图表”的“公式化”报道,从经济政策到实施手段再到落实结果。这种报道方式,只见政策不见人、只见事件不见人,忽略了经济新闻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人。以人的视角关注经济,关心与读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应该成为贯穿经济新闻报道定位和写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18.
周芳 《新闻前哨》2008,(8):35-36
经济新闻报道有时会因专业而显得枯燥.尤其遇到经济会议新闻报道,如果不注重新闻视角和新闻表现手法的选择,更容易显得生硬而不可读。  相似文献   

19.
楚天金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其原因是个性鲜明的差异化办报方针和在新闻报道领域大胆创新。本仅以餐饮行业报道为例,谈谈楚天金报经济新闻的个性化采写特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级各类的新闻媒体纷纷进行新闻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广大受众的要求,增强自身在“新闻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倡导采写硬新闻、真新闻,减少并逐步取消不为受众欢迎的条文式的总结式新闻、提纲挈领式的会议新闻,一厂一品的工作性新闻,并已成为众多新闻媒体的改革内容之一。作为通讯员如何更好地适应这样的转变,如何采写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一是多写“身旁边”的新闻。注意挖掘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有血有肉有细节的事实,采写“新人新事新风尚”的报道。这种新闻报道的对象不受约束,可以是党员干部,也可以是普通群众;可以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