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在短道速滑的整体实力上已济身于世界前列,并在奥运会争夺战中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虽然运动员在体能、技术及战术上的训练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在比赛中时有犯规出现而痛失奖牌。本针对超越犯规现象进行分析,以便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减少超越犯规的发生,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由于短道速滑运动的场地及竞赛的特点 ,运动员在滑跑过程中的犯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多发生在运动员实施超越时。规则规定 :在比赛的任意时刻都允许超越 ,但由于超越引起的犯规均由超越者负责。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 ,必须采取合理、有效、规范的超越行为 ,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完成超越。否则将会遭到判罚。近年来 ,我国短道速滑的竞赛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 ,赛事的增多 ,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接近 ,使比赛竞争更趋白热化。但是 ,由于运动员对规则理解不深、不透 ,比赛中经常被误导 ,造成犯规 ,真正的训练成果和水平没有反映出来。本文对 1…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视收看NBA与CBA联赛裁判员的执法情况,以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分析了篮球比赛中临场裁判员漏判第一犯规动作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减少漏判第一犯规动作的一些建议,以及出现漏判第一犯规动作之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帮助短道速滑教练、运动员认清比赛中犯规的原因,进而提高训练水平,规范竞赛行为,适应国际比赛的要求,对短道速滑比赛中的犯规区域和犯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入弯道区是犯规的多发区,犯规行为由多到少依次为推人、阻挡、碰撞、横切.  相似文献   

5.
论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的防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攻击性犯规行为的分析,探索攻击性犯规行为的定义及产生攻击性犯规行为的原因,并根据篮球运动自身的规律及篮球比赛的特点提出减少或防止攻击性犯规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行为犯规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李美霞 《冰雪运动》2007,29(1):34-36
探究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的原因,对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在比赛中合理运用规则,减少行为犯规和获取比赛的最终胜利,以及促进冰球运动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论述了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的消极作用与危害性,从运动员行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寻找产生犯规的原因,试图能够更客观地认识和解决比赛中的犯规问题。认为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通过训练、教练员的严格要求和运动员自身的努力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攻击性犯规行为定义的认识,分析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攻击性犯规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足球运动自身的规律及足球比赛的特点提出减少或防止攻击性犯规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林彬  刘文礼 《冰雪运动》2008,30(3):30-33
通过对全国第11届冬季运动会男子冰球全部18场比赛中的各种犯规现象进行临场统计,运用现场观察、文献资料调研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犯规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子冰球比赛中,弱队的犯规次数明显高于强队,犯规的性质也比较严重。指出造成犯规的原因为滑行技术水平低、阻截与冲撞技术不规范、主动犯规、习惯动作和过激行为等,提出应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正确理解规则并加强针对性训练,建议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加强运动员体能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严格要求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在比赛时少犯规或不犯规,保持队伍的整体实力,从而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男子篮球队犯规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京生 《体育科学》2002,22(6):81-83
中国男子篮球队犯规过多是冲击奥运会前8名的一大障碍,通过对第27届奥运会4场比赛及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5场比赛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我队和国外强队进攻和防守犯规的共同规律,分析了中国队由于技术不合理、协同防守差而造成犯规的技术和战术等原因,提出了改进技术和战术训练以减少无谓犯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短跑道速滑选手在国际国内大赛中犯规较多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直道弯道滑跑、起跑、冲刺和接力中易犯规的现象,并分析了产生犯规的原因。建议运动员应认真学习有关规则,并在平时训练中养成良好赛风,纠正多余动作,依靠自己的实力去夺取胜利。  相似文献   

11.
在跳远训练和比赛中,踏跳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跳远成绩。在第23届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运动员的实际跳次为52次,其中犯规13次,占实际跳次的25%.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在一次比赛中有力的一跳,越过9米,如果不是踩线犯规就打破了“本世纪比蒙8.90米男子跳远纪录不可超越”的预言。而我国的优秀跳远运动员刘玉煌在82  相似文献   

12.
对拳技比赛中的犯规行为进行统计与分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为正确的技术训练、教学与控制运动员犯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按人身损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划分,职业体育对抗性伤害分为合理技术性动作伤害、一般犯规伤害、恶意犯规伤害、蓄意性犯规伤害和自损行为伤害等5种。对抗性伤害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风险自负原则。分析了对抗性伤害中的责任承担方式、赔偿对象的确定和赔偿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杨桢 《体育世界》2014,(1):52-53
犯规是足球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17张红牌、260张黄牌的判罚犯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被判罚黄牌的犯规出现最多的是铲球,然后依次是下肢的踩踏、绊摔、踢人、蹬踏、抬脚过高等。上肢犯规多为推、拉、手球、肘击等。在红牌方面上肢要高于下肢,原因在于罚球区内故意手球。故意肘击、辱骂、推搡、殴打被处以红牌罚下的几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15.
在NBA赛场,犯规素来是一门学问。一个球员对犯规时间、犯规方式、犯规火候、犯规次数的掌控,透着道行的深浅。比赛经验多,犯规技术高的,到了马龙那境界,就是道行深。至于道行浅的,只会犯浑动粗,规犯得没有面子不打紧,最怕的是因为一个低级犯规,误了大事。 今年季后赛,从头到尾,充斥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犯规。这些别开生面的犯规,不仅平添了球馆里的喧嚣,更左右着比赛的胜负。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打到节骨眼儿上,来一个高明或者愚蠢的犯规,都足以颠覆场上的态势,改变人们的命运。下面就让我们一道回想,絮叨絮叨这些光怪陆离的犯规大法。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最近重新修改了篮球规则。修改的主要条文是加重对故意犯规的处罚,决定从一九八六年七月三十一日起采用这一新规定。一、对故意犯规加重处罚的主要原因现代篮球运动总的发展趋势是快、高、全、准。当前国际比赛对抗性强,激烈程度高,  相似文献   

17.
在分道跑径赛中,运动员弯道跑进时,由于技术、体力、场地等各种原因,经常发生踏上或越过左侧分道线的犯规现象。对上述犯规,田径规则有明文规定。从规定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分道跑径赛中,运动员未受他人推、挤所迫,踏上或越过左侧分道线,是犯规的,创造的新成绩不予承认。若影响他人跑进时或虽未影响他人跑进,但从中获得实际利益,也应取消比赛资格。在实际比赛中出现上述犯规,判断是否影响他人跑进比较容易,但  相似文献   

18.
一、蛙泳游进中犯规情况的变化趋势自1988年,国际泳联对游泳规则中,有关蛙泳犯规情况的条文作了重大修改后,近年来,蛙泳游进中的犯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犯规人次占第一位的“头没顶”犯规,已经消声匿迹。“两肩不平”、  相似文献   

19.
冰球比赛中不必要、无价值和报复性犯规过多是影响比赛成绩的最大障碍。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队在2008~2012年世锦赛B组、C组的犯规情况进行分析,中国队犯规次数与处罚时间位列前茅,犯规性质种类主要表现在抱人、钩人、粗暴、干扰四个方面;造成中国队犯规多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的阻截技术动作不规范,集体主义观念与责任心不强,对规则理解不够深刻,这与平时训练对技术要求不严,思想教育不够有直接关系;从学习规则、理解规则和利用规则开始学会尊重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与尊重自己,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加强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控制比赛情绪、避免报复行为等方面入手降低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必要犯规动作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犯规记录     
1949年11月24日,Don Otten代表亚特兰大黑鹰队出战赛(?)根红人队,个人全场犯规达到八次(那时NBA还没有6次犯规罚下的规则),写下了NBA常规赛的纪录。 此外,1950年亚历克斯·汉纳姆代表雪城国王队到波士顿打客场时,创造了历史上个人单场犯规次高纪录:7次。同时这场比赛双方犯规在下半场达到了惊人的51次,是至今NBA半场犯规最多纪录。 就在Don Otten写下个人犯规纪录的同一天,NBA历史上量惨烈的犯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