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李贺诗歌的艺术渊源杜道群李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生于李白、杜甫死后二十余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韦应物、卢金、孟郊等继起争峰的时代。他的生命非常短暂,只在郁郁不得志中度过了27个春秋。然而他的诗不但使雄健豪放、名高一时的韩愈为之心折,而...  相似文献   

2.
呕心沥血,错作沤心沥血 错句:他从教数十年,沤心沥血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 辨析:该成语来自《新唐书·李贺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和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很勤奋,更了解他身体很差。  相似文献   

3.
李贺的锦囊     
据说,文学家韩愈和皇甫浞读到李贺的诗,大为惊异。他们来到李贺家拜访,见李贺只是个瘦弱少年,就怀疑那优美的  相似文献   

4.
李颀的音乐诗是空前启后的优秀之作。他运用比喻、映衬、用典、对偶、转韵等多种表现手法,着力描绘音乐的声音和意境,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创作出有很高艺术成就的音乐诗,并且启发和影响了韩愈、白居易、李贺等人的音乐诗创作。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一个诗的王朝,据编撰于清康熙年间的《全唐诗》记载,唐代的二千二百多位诗人,共创作了近五万首诗歌。而李贺正是这个绚烂夺目的诗的百花团体中的一株奇葩,他的诗奇诡幽艳,瑰丽凄恻,不仅对中晚唐诗风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更影响了后代的诗、词乃至小说、戏剧的创作。李贺的诗歌瑰诡奇崛,凄迷浓艳,是与他对色彩的独特的运用方式是分不开的。一位日本研究者曾指出,李贺的诗歌每30字中就有一色彩字,约占其总数的3.3%,而王维在67个字中才有一色彩字,韩愈则在125个字中才有一个,由此可以看出李贺对色彩的偏爱程度…  相似文献   

6.
李贺的锦囊     
李贺是晚唐诗坛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七岁就能写诗作文,被人称为神童。当时著名文学家韩愈看了他的文章,连声称奇,却又不太相信,说:"如果是古代的人,或许我不知道,他是当今的人,我怎能不去考查一番呢?"韩愈来到李贺的家中,叫他当场作诗,李贺旁若无人,提笔一挥而就,顷刻写成一篇《高轩过》的诗,韩愈大为惊讶,连连赞叹:"奇才,奇才!"  相似文献   

7.
唐朝德宗贞元十四年,京城长安出了个叫李贺的小神童,虽然年仅七岁,但出口成章,能吟诗作对。当时正在京城任吏部员外郎的韩愈听说后,对此半信半疑,就叫家人把李贺请到府上,当面让他作一首乐府诗。李贺略一沉思,张口便来,惊得韩愈目瞪口呆。听李贺吟罢,韩愈已经对这个孩子很喜爱了,他说:“贤郎真是当世奇才,前途不可限量啊!不过,在你回家之前,  相似文献   

8.
李贺作为唐代一个短命的天才诗人,以二百多首诗在中国诗坛上自立一宗,独放异彩。他把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手法、杜甫的凄苦冷峭、韩愈的雄奇险怪、六朝诗歌浓艳的色彩融会贯通,形成自己奇峭诡怪的诗风。其诗以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锤炼是诗歌创作中的关键问题.李贺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的形象性和独创性.李贺的创作受韩愈领导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与求"奇"的创作主流相呼应.他和中唐其他一些诗人一道,自觉地将没有被词汇化的词语带入诗中,对中唐诗歌语言的革新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代音乐诗发达,李颀是第一个致力于音乐诗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诗人。他在音乐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意象选择、整体的艺术构思等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沾溉深远。被称为"摹写声音之至文"的三首音乐诗名篇--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颍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颀的音乐诗是空前启后的优秀之作。他运用比喻、映衬、用典、对偶、转韵等多种表现手法,着力描绘音乐的声音和意境,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创作出有很高艺术成就的音乐诗,并且启发和影响了韩愈、白居易、李贺等人的音乐诗创作。  相似文献   

12.
李贺是中唐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李贺天赋极高,但身世极为不幸。他只活了二十七岁,便与世长辞。他虽系王族出身,但却受到封建制度的迫害。他父名“晋肃”,因“晋”、“进”同音,便不能举进土。虽有韩愈极力为之辩解,而终无结果。这个打击,对于一个关心社会、愿意为国献身的诗人来说,是十分沉重的。他奔走于京都,到处碰壁。长安、  相似文献   

13.
韩愈与李贺是唐代韩孟诗派的杰出代表,都喜欢以些幽冷的意象彰显"险怪"的诗歌特点,"石"意象便是一例。但是,韩愈笔下的"石"意象更多的是奇与怪,折射的是抒情主体的孤独与压抑,故其诗奇崛险怪却并不艳丽;李贺则在奇中注入幻,比韩诗多了一层飘渺和梦幻,多了奇崛幽峭与秾丽凄清。  相似文献   

14.
李贺是中唐时期艺术上独树一帜的优秀诗人。他赞韩愈诗赋“笔补造化天无功”,其实这正是他自己所追求的创作目标。他的诗歌兼取众长,熔铸古今,呈现出奇诡峭丽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唐诗人韩愈,在元和六年任河南令行尚书职方员外郎时,曾为青年诗人李贺避讳不举进士一事,撰写《讳辩》,表明自己对此事的看法.韩愈认为,李贺因父名晋肃,为避父讳(“晋”、“进”同音)而不举进土是完全不必要的.他在撰文前曾写信动说“贺举进士”,后又写《讳辩》,批驳了一些人对李贺的毁谤,韩愈如此言行,在当时是颇有勇气的.那么,韩愈本人在避讳问题上是否言行一致呢?他自己对避讳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经笔者考证,韩愈的避讳观,实际上是以古制“二名不偏讳”的原则为其主髓的.  相似文献   

16.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两首诗中的音乐描写艺术向为人所称道,清人方扶南曾将其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提共论,并推为“摹写声音至文”(《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但是,笔者以为,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就其音乐描写艺术而言,诚有超  相似文献   

17.
晚唐诗人张桔一生不懈地致力于诗歌创作,诗作内容丰富广泛,除写景纪游诗、咏史诗外,重要的内容还有对唐代乐舞艺术的描绘歌咏、直抒胸臆、反映国计民生等,多侧面、多角度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描写歌舞艺术的诗唐代的歌、舞、乐、画等艺术都很发过,对唐诗的繁荣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许多诗人都写过此类诗,像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经溪引》等,都是写乐声的名作。张枯此类诗数量不少,都是用律诗、绝句的形式,记叙描摹了中晚唐时期歌舞音乐的繁荣景象,是张柏诗中很值得珍视的一类诗。他的诗作中仅描写乐器的诗就…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李贺小传》(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云,李贺“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教材援引《新唐书·李贺传》注其本事:“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宿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如此,是李长吉七岁就获知于韩昌黎,以此为“最先”注脚,看似确当,然而,考事揆情,教科书的注解却难免有“失察”之讥。我们认为,李贺七岁以《高轩过》诗得到韩愈的知遇是不可能的事情。《新唐书·李贺传》的记载实采撷于唐末五代人王定保所著野史笔记《唐摭言》卷十:“李贺字长吉,…  相似文献   

19.
李贺(790——816),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短促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我个人体会,毛主席所称赞的主要是指李贺诗歌的艺术成就.李贺诗歌在艺术上主要继承了《楚辞》、乐府歌谣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受齐梁宫体诗绮靡风气的影响.继承《楚辞》的优良传统,是他作品艺术成就的主要部分,也是最独特精采的地方.李贺继承《楚辞》是自觉的,他说:"楞伽堆案  相似文献   

20.
姚文燮是清初有名的诗注家,他在他著名的《昌谷集注》中采用了一种“以史注诗”的文本解读方法。其实,他的“以史注诗”就是不自觉地运用了历史文本存在的“情节化操作”印建构来服务于文学文本。其主观意图就是通过史料的解释、发挥来重塑李贺,进而完善自己的价值取向,营建自己的内心世界,为自己的精神在清初思想的大混乱中赢得一片安身立命之地。姚文燮的“以史注诗”就是力图在历史背景里对文学文本进行挖掘,从而找出所谓的“意义”。他这种极具功利性的行为壅塞了李贺诗歌的审美空间,消解了李贺诗歌的想像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