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翻两番”的要求和改变我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局面,在整个八十年代,重型汽车工业应打下什么样的基础,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作为重型汽车联营公司的技术中心,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重型汽车产品开发工作上我们要做哪些工作?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对我国重型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动向作出预测,以提高决策工作的准确性。对于这种属于技术发展范畴内的预测,仅仅依靠历史数据和数学公式是不能完成的,还需要有远见卓  相似文献   

2.
根据《泰兴市百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项目专家组业绩考评意见》,7月初,江苏省泰兴市“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市委组织部、农工办、市科技局、农业局、市科协5个部门对24个“工程”项目专家组的工作业绩进行了全面考核。  相似文献   

3.
专家调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调查法国外又称特尔斐法。它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1964年美国兰德公司首次将它应用于技术预测,此后该预测法便迅速地应用于美国和其它国家。近年来,我国预测工作者也用它预测了地震预报工作前景、墙体材料发展方向等项目。专家调查法除了在技术预测中使用外,还广泛应用于制定政府政策,商业预测等方面,是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预测方法。专家调查法概括地说,是采用函询调查,向与所预测问题有关领域的专家分别提出问题,而后将他们回答的意见综合、整理、归纳,匿名反馈给各个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整理、反馈。这样经过多次的  相似文献   

4.
德尔法(Delphi)是收集专家意见对来来进行直观预测的一种方法。一、德尔法方法的由来本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空军委托著名的智囊团——兰德公司——进行一项如何使用专家意见的研究。其任务是:通过一系列简单扼要的征询表和对征得意见的有控制的反馈,取得一组专家的尽可能可靠的统一意见这个研究项目的代号起名为“德尔法”计划(Projecf Delphi)。德尔法这种预测手段的第一次应用,是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根据专家们的见解,从一个苏联战略计划制定人的角度来看,应如何最优地选择美国的工业体系中的轰炸目标,并且估计出需要多少枚原子弹  相似文献   

5.
专家调查法是一种直观性的预测方法。它主要是通过邀请专家参加,对预测的课题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传递信息和进行讨论,经过反复交换研究情况,最终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供决策参考。不久前,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对我国墙体材料发展作了一次预测,从1980年10月至1981年8月经过四轮作业,历时十个月,调查了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零三个单位,一百三十七位专家,三百八十多人次,在各方面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顺利完成任务。现将预测的方法、步骤、体会和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岑泳霆 《预测》1993,12(5):57-58,60
1 问题的提出德尔菲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专家意见定性预测法,由于这一方法具有“匿名性”、“反馈性”以及“反复性”,可以比较真实地收集专家的预测意见,集思广益,使预测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这一预测方法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重视. 某洗衣机厂运用德尔菲法对某种型号的全自动洗衣机投放市场后的年销售量进行了预测。预测过程记录在表1中. 由表1可知,经过三次信息反馈,所得到的专家预测意见已趋稳定,于是得到如下的结果: (1)取最终平均值25.6作为预测值; (2)取最终的均方差3.6作为预测值的“精确性”指标,一般可称为“精确度”。由于各位专家的预测值已呈“隋性”,在无新的反馈信息刺激的情况下,预测“精确度”将不可能有新的提高。由此对传统的德菲法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日,科技部高新司组织专家在京召开了“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流程工业多尺度模拟方法技术及其在石化行业的应用”可行性论证会。论证专家组由13名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8.
张晓玲 《世界发明》2002,25(10):42-42
本刊“失效专利”栏目深受读者的欢迎,很多读者打来电话询问具体的专利信息。其中有的读者提出不理解什么是“因费用终止”。从这一期开始,我们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家解答有关专利申请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也欢迎每位读者朋友向专家提出您的建议和意见,专家将在今后的栏目当中回答您的问题。——编者  相似文献   

9.
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现ITU-T)共同成立了联合图像专家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PEG),该专家组从探讨图像压缩的工作标准和学术意义两个方面入手,着重研究静止图像的压缩技术。JPEG专家组开发了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一种是采用以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Transform,DCT)为基础的有损压缩算法,又叫“有失真DCT压缩编码”;第二种算法是基于空间线性预测技术(即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算法,该算法属于无失真压缩算法,也叫“无失真预测编码”。下面将对JPEG基于DPCM的无失真压缩…  相似文献   

10.
《预测》1987,(4)
在1987年第二期《预测》杂志上,我们就电饭锅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调查,收到了全国各地150份回函,根据这些回函调查,我们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并参考各位专家的评价意见进行了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1987—1990电饭锅市场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仅供各企业及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预测》1986年第1期刊登了厉无畏、王贻志同志《动态回归分析探讨与应用——上海市工业用水量预测》的文章(以下简称“厉王文”),建立了上海市工业用水量动态预测模型,文中对改进一般动态回归分析模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不少意见是有益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疑点,为此,特就上海市工业用水量预测模型的选择谈点自己的看法,与厉无畏,王贻志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一种有对话步骤的特尔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大量文献基础上,对特尔斐和其他意见征集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作了评述。提出了有对话步骤的新特尔斐方法(简称对话特尔斐)介绍了这种方法在“办公自动化对职员就业影响”的预测中的应用.结论认为,必须根据每一个要预测的问题的特殊性质来选择专家意见征集方法,提出了选择时应考虑的六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反演集合理论中的德尔菲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尔菲预测方法应用很广,但有弊病。反演集合理论中的德尔菲法是要求每一位专家在提出方案的同时要指出方案的利与弊,由工作人员将各种方案和方案的利与弊集中整理后反馈给各位专家,要求所有专家对每一方案的利与弊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提出新方案。反复几轮后,由工作人员用反演数学方法整理专家们意见,得出预测结论。从而减少普通德尔菲法的缺点。是一种更符合思维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我国信息、生物、新材料等9个领域的技术预测调查结果,对咨询专家人数、权重和评价意见的正态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熟悉专家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来讲,在技术预测中咨询21~25位熟悉专家比较合适;如果咨询专家的人数达到100人左右,根据专家熟悉程度进行加权和等权所计算的技术重要性指数存在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535,即加权与等权的计算结果差异不大。此外,所有领域专家的评价意见均服从正态分布,说明专家的评价意见比较客观。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采用“特尔斐”法(即专家意见法)就国产黑白电视机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预测,发出的13份调查表基本收回(共调查两次)。根据这些回函,我们进行了统计计算,在此基础上,对1988—1990年全省黑白电视机市场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仅供各企业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体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全面深入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则显得有些滞后,出现了明显不适应的状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一直存在着“两个四”的问题,即“四个计划——按计划设点、按计划招生、按计划分配、按计划拨款;“四个统一”——统一学科目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第7项目(SinoProbe-07)“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团队在专项专家组、项目组长石耀霖院士以及关联课题专家的支持下,集智攻关,整合和开发了我国首个大规模的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平台,完成了各项典型岩石物理性质的实验测试及研究。  相似文献   

18.
阮仪三教授系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享有“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等关誉。但比起教授、主任、专家、卫士等一系列头衔,我们更想知道,这位知名的专家原意自掏腰包,甚至曾四处碰得头破血流,即使豁出性命也要守卫下来的古建筑、古遗迹,有着怎样的文化价值,传承着什么样的精神。8月本刊记者电话采访了阮教授,本文根据访问记录整理。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新近推出了一档课堂形式的特别节目——“中国经济大讲堂”,每期节目邀请一位知名专家登台演讲,和观众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政策、发展趋势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受到各界欢迎。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应邀来到“中国经济大讲堂”,做了题为“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演讲。节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本刊在今年4·26到来之际,特刊出田力普局长这次演讲后的整理稿,以使广大读者能够详细了解田力普局长演讲的精彩内容。田局长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编者  相似文献   

20.
《未来与发展》2009,(3):67-67
近日,美国《未来学家》杂志预测.到2030年.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人类将组成一个无所不在的互联网。而我国专家预测.到2050年,互联网虚拟大脑将会出现。那么——未来30年,互联网将会变成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