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使孩子们遇到困难有心理承受能力,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这方面首先要做好家长工作。这是关系到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开展家长工作。首先,要让家长明确什么是“挫折教育”,所谓幼儿挫折教育就是指在科学...  相似文献   

2.
挫折耐受力是指个人遭遇各种挫折时避免心理失衡、行为失常的能力,即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和挫折,为使孩子免受心理伤害,战胜困难,家长要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其挫折耐受力,提高其自身“免疫力”,具体有以下十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情况分析本活动是我班“家园联系”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发现不少家长与孩子共同活动的时间很少,有的家长因忙于家务而对孩子的活动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参与;有的家长虽重视了孩子的活动,但方法成人化,孩子不感兴趣。另外还了解到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理解,不懂得游戏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从幼儿方面来看,多数孩子在家习惯父母为自己安排一切,遇到困难总是求助于父母,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活动的能力。为使家长理解我们的工作,并让家长在与孩子们共同活动中,正确估价自己孩子的能力,我们设计了有家长参加的半日活动。  相似文献   

4.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天使,给每一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家长们对孩子是呵护备至,有求必应,然而过度的溺爱,会让孩子产生较强的依赖感,一旦受到挫折会很受打击,哭闹不止。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就是挫折教育,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幼儿乐观面对,多想办法解决,在不断锻炼中磨炼孩子的意志。本文首先简要概述学前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就学前幼儿挫折教育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当今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们帮孩子做所有事情,孩子的一切需求全部满足,使得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自理能力差,遇到困难时总是说:"老师,我不会。"小班孩子在家中大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养成自己用餐、如厕、穿脱简单衣服等基本习惯。有的幼儿集体表演节目时很自信,而一旦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任务,就显得不知所措、不自信。活动中,我看到有位小朋友一个人坐在旁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福安市上白石学区中心幼儿园属于农村乡镇幼儿园,多数幼儿家长主张孩子应该多识字、多做算术,反对孩子游戏,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引导,致使幼儿交往能力明显低于城市幼儿。不仅如此,我们通过追踪调查还发现,幼儿入学后经常不愿与人交往,学习中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7.
吴丽芳  李红 《文教资料》2010,(1):124-126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幼儿探索知识的重要过程。幼儿对知识的探索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提高认识、获取知识的目的。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对幼儿存在溺爱.家长对其中的一些问题理解还存在着偏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正面鼓励,树立自信:遇到困难,适当放手;创造机会,适时锻炼;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预备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8.
《人生十六七》2013,(1):31-32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一生走在康庄大道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家长在孩子面对挫折时,如何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克服人性的弱点,把孩子培养成情绪快乐、心态积极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健康、成熟的心理去应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挫折,找到适于自己的社会立足点。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期彻生到七岁)...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抗挫折能力一直是被遗忘的角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幼儿遇到困难时过分依赖成人、任性、胆怯的行为。而幼儿的抗挫折能力缺失对幼儿的一生都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幼儿抗挫折能力弱的原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挫折教育策略,提倡适度的挫折教育,在自然情境中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有着坚强内心的民族才是真正坚强的民族,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得身心健康发展。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炼和大的挫折。这一  相似文献   

11.
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幼儿吃点苦,受点累,经历点挫折,正是爱孩子的表现。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不妨从以下方面着手。策略一:直面现实,细致引导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家长应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自  相似文献   

12.
甘波 《基础教育论坛》2015,(Z1):108-109
任何家长,不管其素质高低,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农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时有些家长显得手足无措,或者当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或调皮捣蛋时方式简单粗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农村幼儿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人格放在首位,这才是孩子将来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  相似文献   

13.
孩子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一遇到困难就抱怨、想放弃,一点苦都吃不了……这些话题从家长口中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实说到底就是因为幼儿的坚持性不足。涉及到坚持性这个概念,不同视角有不同界定。总的来说,是指个体在面对某个任务时,保持专注并努力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最终完成任务的一种品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现在的独生子女意志薄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遇到困难与挫折,就退缩、放弃,灰心丧气、悲观失望。如不及时帮助孩子消除心理障碍,将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健康。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何洁 《中学生阅读》2009,(10):36-36
现在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优越丰厚的物质条件,家长的过分关护和溺爱,易使幼儿养成软弱依赖、胆小怕事的性格。幼儿总是要长大的,将来必定要独立生活、独立面对社会和人生,在广泛的社会交往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受到一些挫折。如何面对困难,战胜挫折,幼儿期的挫折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是最重要的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激发人的自信,让孩子懂得爱、关心和尊重他人。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庭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力量。如何让家长能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  相似文献   

17.
对我们新教师来说,如何做好家长工作是一个难题。在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必须以诚待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有了家长配合教育,才能培养好幼儿。刚开始工作时,我总觉得在家长面前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挺难为情,平时总是挑幼儿表现较好的地方告诉家长,安慰家长。不久我便发现,这样做效果适得其反,一则孩子的坏习惯不能纠正,二则易使孩子滋长骄傲情绪。因为幼儿在家长眼里总是天真可爱的,有些缺点往往不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教师再  相似文献   

1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是最重要的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激发人的自信,让孩子懂得爱、关心和尊重他人。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庭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力量。如何让家长能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  相似文献   

19.
有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好斗,爱和小朋友打架,甚至惹祸。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也有同感,总是能发现有些幼儿既会拳打脚踢,又会口头攻击别人,还会抢夺别人的玩具或其他好玩的东西,真是让人伤透了脑筋。对于这类事情,我认为,家长和老师不应只停留在责罚的水平上,而应仔细探查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教育引导,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关于攻击性有一种比较流行并且已得到实验验证的假说,认为攻击是对挫折的反应,而干扰或阻碍达到目的就是挫折。如幼儿在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赏识教育的理念受到更多家长的认可,家长对孩子们的赞扬声越来越多。的确,赏识和鼓励可以使孩子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自信,对于他们的成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问题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欣赏不批评,该欣赏的欣赏,不该欣赏的也欣赏。每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时,家长不管好坏就是一顿表扬“,你真棒”“你是最聪明的”“你太厉害了”。鼓励孩子没有错,但要把握好尺度,一味的表扬会导致孩子自我评价过高,使他们害怕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变差,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么大发脾气,要么干脆放弃。所以说,赏识教育并不是盲目的表扬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