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齐睿 《新闻传播》2009,(7):126-126
电视谈话节目最先诞生在美国.在我国出现仅仅是十年多一点的时间.但是谈话栏目一诞生就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谈话栏目,在英文中叫做“Talk Show”,即“脱口秀”。是一种以谈话为主的节目形式,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谈话现场一起谈论各种社会、政治、情感、人生等话题,一般不事先备稿,因而被港台的翻译家们形象地译作“脱口秀”。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电视谈话节目应当追溯到1993年1月开播的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如此算来,迄今为止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过了11年的道路。近些年来.娱乐类谈话节目越来越多的活跃于银屏之上,丰富着观众的文化生活,其中不乏精品。  相似文献   

2.
对于电视情感节目的界定有两种理解。一种从广义上讲,它囊括了所有以情感为观照对象的电视节目,比如情感谈话类节目、情感记录类节目、情感活动类节目、情感栏目剧、情感电视剧……一种从狭义上讲,专指以情感为主要诉求,以栏目化为基本生存方式的电视节目,其中以情感谈话类和情感活动类最为常见。广义的情感节目从电视诞生就有,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争相策划开办谈话栏目.据统计,光是省台以上的电视传媒,谈话栏目就不下二十个.此类栏目已成为我国电视传媒中的后起之秀,受到业内外人土的格外关注.谈话栏目作为电视频道专题性栏目的一个新品种,其性质和功能是:由谈话人(包括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在相对固定的场合围绕话题展开讨论,融知识性、思想性、引导性、参与性于一体,起着解疑释惑、交流情感的社会教化作用.如果将谈话栏目与其它专题栏目作比较的话,最显著特点就是双向交流,体现观众的参与性。实践证明,谈话栏目一旦推出,便能…  相似文献   

4.
谈话类节目是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从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诞生到现在,各种类型的谈话节目层出不穷。根据节目风格,电视谈话节目主要分为:时政类(如中央台《国际观察》、《新闻会客厅》)、情感类(如中央台《艺术人生》)、娱乐类(如上海台《东方夜谈》、重庆台《龙门阵》、四川台《星随我动》等)。  相似文献   

5.
姚小云 《青年记者》2012,(20):25-26
《幸福魔方》是东方卫视于2010年1月4日推出的一档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该节目开启了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新窗口.①从节目类型上看,《幸福魔方》并非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但是对电视谈话类节目有着很好的继承与创造性发挥,是一个具备很强的叙事技巧的栏目.下面笔者从叙事学角度,以《幸福魔方》为例,分析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在叙事结构、叙事人物、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如今电视谈话类节目很多 ,新闻的 ,文艺的 ,严肃的 ,或者是搞笑的 ,应有尽有。如果我们对这些节目进行一些分析的话 ,就会发现 ,电视谈话类节目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节目的情感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所必备的一些特质来探讨提高节目质量的问题。一、以情感人 ,调动嘉宾和观众的情感参与 ,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是主持人的取胜之道。因为它可能被忽视或被错误地理解 ,因为它需要很高的技巧 ,所以在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谈话节目中 ,那种能够让观众酣畅淋漓接受情感洗礼的 ,确乎不多电视的特点是视听结合。作为谈话类节…  相似文献   

7.
许多情感类节目并不像表面上那样风光无限,在其背后伴随着不少问题,如人文关怀的缺失、煽情主义泛滥、雷同现象严重等。本文从整体的角度,客观分析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力求对我国的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提供良策。一、人文关怀缺失在中国这个倡导民主和谐、以人为本的社会,任何事情  相似文献   

8.
电视在表现形式上与报纸、广播不同,它是一个声画结合的大众传媒,它无非要用生动的画面来表达内容、传递信息。然而我们在实践中常有这样的困惑,对于人们的情感、意识、观众和理性思考方面的内容很难用画面来阐述,无法体现电视的特征。为此,广大电视工作者努力在节目形式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近年来我们看到在中央台、上海台的一些栏目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节目形式——谈话类综艺节目。它充分利用多种艺术形式,使谈话节目实现了电视化。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的功力直接影响电视谈话类节目质量。围绕电视谈话类栏目的几个要素,主持人该扮演好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提高谈话类栏目整体质量,这些都是谈话类主持人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查俊 《今传媒》2012,(2):86-87
本文以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情感类谈话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策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优化主持策略的方案,从而提高主持人对情感类谈话节目的整体驾驭能力,使主持人自身乃至情感类谈话节目得以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苏红 《今传媒》2011,19(3):79-81
情感类谈话电视谈话节目满足了人们的感情诉求,是公众强烈精神需求的产物,从国内第一档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出现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情感谈话节目经过"螺旋式"的上升,达到成熟阶段。本文试图从情感类谈话节目的跌宕起伏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在当今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2.
纪明珠 《视听界》2006,(2):94-95
面对电视竞争的日益加剧,观众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如何把握电视的本质特征,挖掘电视的潜在功能成为电视人的现实选择和努力方向。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室内谈话节目方兴未艾之时,室外谈话节目悄然兴起。以栏目形式常态出现影响较大的如中央电视台的《当代工人》、《乡约》,在省、市台就更多了。室外谈话节目就其本质而言,最大的优势有两点:首先是现场感。它是让谈话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说自己关心的事情。节目展示的是生活的原型、事件的原型、人物的原型,给观众以直接的视觉冲击力,没有演播室刺眼的灯光、扩大的音响,主持人和谈话人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在2007年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情感类电视节目造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7年3月5日江苏卫视《人间》栏目的全新亮相和2007年4月9日湖南卫视《真情》栏目的精彩转身,带动了情感谈话类节目发展的新热潮。《人间》何以情动天下  相似文献   

14.
一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处于中心位置,是该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形象代表,谈话节目强调主持人的明星作用,以明星品牌连接嘉宾、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谈话节目名称和标识设计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突出主持人作为栏目符号的地位。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5.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或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英语中它被写作“Talk Show”,谐音是“脱口秀”,反映了这类节目的一个特点,即通过口才来令观众折服。从世界范围看,它保持了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势头。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首先在《实话实说》栏目得以尝试。这一节目在全国打响后,地方台亦纷起仿效,央视也相继又推出几档谈话节目。有人说,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预示着电视的成熟,甚至看不看电视谈话节目,也反映出观众水平的高低。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电视谈话节目很容…  相似文献   

16.
以关注人生和进污情感交流为主要内容,与观众架设心与心沟通桥梁的午夜电视栏目──《午夜相伴》,开播一年来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这个栏目的开办以及取得的成绩,说明山东电视台在挖掘电视潜能,开拓电视资源,拓展电视新的的“黄金时间”方面,在借鉴广播谈话类节目的经验、于午夜时段开辟电视谈话类节目方面,迈出了大胆的、在我国电视界带有开创性的一步。这个栏目的成切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厂面:一是适应了现代城南人的需要,二是自青鲜明的子模特色。一、适应现代城市人的需要。够自塑拥纷拥即社会围进步,城市人思想现急和生活厂…  相似文献   

17.
电视,作为声像并茂的大众传媒,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生动、鲜活吸引了各个层面的受众,对平面媒体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压力和竞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视栏目的不断出新以及节目越做越活的发展趋势,以展示观点和见解为主要目标的电视谈话类节目更是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好评,从具有鲜明的平民色彩的《实话实说》到关注国际政要的《高端访谈》,从以情节动人的《艺术人生》到以观众关心的话题引人的《对话》,可以说电视谈话节目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出现于我国的电视屏幕,就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且栏目收视率随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日臻完善步步攀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情感谈话类节目充斥着电视媒体,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影响着观众的收看热情。但东方卫视于2009年开播的《幸福魔方》节目,一开播便迅速受到观众的追捧。笔者通过对《幸福魔方》栏目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来揭示其迅速走红之道。  相似文献   

19.
浅析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原因及背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在国内各级电视台热播,主要因为这奖节目同时满足了公众和制作机构的多种需求.但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一直在刻意回避节目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事实上,只有进一步探索更合理有效的情感类访谈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方式,才能让情感类谈话节目迅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日新月异,各类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因而栏目的品牌塑造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品牌化经营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