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历史叙事模式的定型及其对小说叙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春秋>、<左传>到<史记>,中国历史叙事模式渐已定型,并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在中国叙事传统中,其结构方式、时间模式、视角形态成为小说叙事的元模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罗伯特*库弗的<保姆>打破传统的叙事方式,采用一系列碎片式的段落结构、打破常规的时空观等手法,把小说艺术创作的痕迹有意暴露在读者面前,自我点穿叙事世界的虚构性和伪造性,展示其在叙事艺术上的元小说特征.  相似文献   

3.
《只争朝夕》是公认的索尔&#183;贝娄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小说的叙事节奏进行了分析,认为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汤米&#183;威尔赫姆人生中痛苦但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天的描述,体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叙事中时快时慢,张弛有度,造成叙事节奏的多种变化,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给读者以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4.
杰&#183;戴&#183;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采用非正式的、口语化的“霍尔顿式语言”和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与多变的叙事时间等叙事技巧,并将两者巧妙地进行结合。这种结合使该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完美统一,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周小飞 《文教资料》2005,(25):188-191
本文通过对威廉·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形式与所揭示的人物意识的分析,指出<喧哗与骚动>中作者从四个叙事角度成功通过不同侧重点的叙述形式向读者展示四个不同的意识世界.这样小说中的叙事形式与意识的重合使读者获得一种立体的视角,从而积极的参与到文本意义的阐释中去.  相似文献   

6.
吴仙仙 《文教资料》2009,(32):19-21
威廉&#183;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注重探索小说创作形式和艺术手法,在创作的叙事手法上有独到之处。本文以其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范本,从叙事学的角度,着重分析这篇小说在叙事时间上的特征,以及这一特征对于表现小说主题的特殊意义,并由此来探讨该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琴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3):163-164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当代黑人小说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来探讨莫里森小说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8.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该文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文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文本中作者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9.
<边城>、<呼兰河传>、<城南旧事>、<果园城记>四篇小说创作主体的特征(个性气质,写作环境、心态及意图)与叙事策略各不相同,但却都流露着超出一般小说的巨大艺术感染力,而获得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从思想主题、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叙事结构等诸方面,对小说<纪念>和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比分析,阐明了电影在改编上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新感觉派小说,以新、奇、怪的特点给新学带来了新鲜的感觉。探讨新感觉派的叙事艺术,对正确认识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价值、风格、特点具有较大的作用。本从叙事入手,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进入小说的阅读空间,来捕捉并体味这种“新感觉”,从而把握此小说流派的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伤逝》是很具独特性的小说,文中运用内心独白式的叙述,看似是第一人称叙述,实则并非如此,同时不仅有独特的时间感还有灵活的空间机制,恰到好处地引起读者反思共鸣的同时展现了鲁迅小说复杂性和深刻性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评论界尤其是国内,对《九三年》的评论意见大多集中于两个方面:一、它取材于法国大革命并再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场景;二、雨果在这部小说中宣扬了超阶级的“人道主义”观。此外,也有人论述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及情节组织,但最后的归结点无外乎以上两个方面。《九三年》尽管有很多浪漫主义特征,仍被大多数读者和批评家当作一部“历史小说”。然而小说的“历史叙事”却不断地被“心理叙事”修改和置换,本文将讨论这两种叙事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说,现实矛盾如何通过叙事得到想象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叙事是叙事性文艺作品的一种重要的表述手段。影像叙事和文学叙事在叙事的时空感觉、叙事的视点确定、叙事的结构安排,包括一些细节的处理,都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影像叙事,还有作为一种与文学不同的具象的、艺术的、技术的表达方式,影像叙事在叙事中通过技术体现出一种对时空的超越性、影像叙事视点的居高临下、影像叙事结构的多姿多彩、影视叙事细节的强烈冲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是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后现代主义作品。在小说创作中,作家充分把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两种叙事模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将时间叙事的多向性、非线性和非对称性与空间叙事的液态性运用到小说创作中。  相似文献   

16.
陈染小说的叙事表现出对公共空间的敌意与恐惧,并总是在女性独特而隐秘的私人空间里展开。小说叙事空间缺乏流动,场景变化不大,明显带有物理与精神的双重边缘色彩,表达出创作主体与人物间同构性的边缘境遇,因而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私人化空间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小说的叙述空间由地域范围、景物设置、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四个因素构成,叙述空间的四因素是相互独立与相互融合的辩证统一,叙述空间的构建是灵活性与规定性的统一,叙述空间本身是真实性与虚拟性的统一。叙述空间的设置要根据小说的内容选择不同的空间种类和构成方式。空间感来自于空间叙述的整体性、空间特征的鲜明性、叙述语言的清晰性。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19世纪著名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呼啸山庄》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研究的经典。本文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安排等方面来诠释《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为摆脱历史叙述所惯用的全知视角,从而避免使叙事陷入呆板机械和拖沓繁冗的境地,作为最早成熟的叙事作品,<左传>开创了化实为虚的叙述手法.这种叙述技巧是一种虚化和空灵的笔墨,它巧妙地利用限知视角来调节叙述色调,从而使某些情节的叙述达到了化难为易、线索清晰的目的;同时,它还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导源于<左传>的叙述技巧被古典小说广泛而成功地继承、师法,也得到许多小说评点家的推崇.  相似文献   

20.
新移民作家施雨的长篇小说《下城急诊室》,在叙事手法方面运用的是一种融会中西叙事理论的诗性叙事,即富有西方现代主义色彩的时空交错的并置叙事、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含蓄蕴藉的意象叙事,以及用感觉化的语言呈现的节奏舒缓的诗性叙事,作者将三种叙事方式糅合在一起,建构出一个跨文化际遇中寻找情感归宿和生命意义的文学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