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致力于古今文学演变的研究者,没有必要继续在古今文学“是否断裂”、“应否断裂”的枝节问题上纠缠。大量中国现代文学旧期刊完全可以证明,不承认古今文学断裂的现象,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但是,一笔抹杀现代作家为沟通古今文学的联系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同样也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的文化心态、文学观念深受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影响,其诗歌中工业文明与古典审美理想的冲突,以及他在基督教与古典人格理想的整合中,诗歌所呈现的审美特质,无不昭示着其文化观念变迁的思路及其局限:前期的闻一多存在盲目崇拜传统文化,敌视西方文化的“偏差”;后期的闻一多又产生了过分美化西方文化,粗暴对待传统文化的“偏差”。其“偏差”的背后,是一种徘徊在政治立场和学术立场之间的焦虑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3.
吴立昌教投对沈从文研究和精神分析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两个领域具开拓之功却并不居功自傲,凸显二十多年来吴立昌对历史本真执着追求的学术人格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徐玉诺的诗歌风格多样,远非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所能囊括。他的诗既显示出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又具有较为明朗的浪漫主义性质,也或多或少地浸染着唯美颓废主义色彩。他的小说则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既揭示农民的不幸命运及其精神状态,更向国人宣告中原农民饱受兵匪地主祸害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5.
在胡风与茅盾文学观念生成演进过程中存在着激烈的相互冲突(对编辑方针、民族形式、思想与技巧、颓风产生的原因、对现实主义的不同理解,由于私人恩怨的介入,使二者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中有意识的相互排斥大于无意识的相互吸纳,这对国统区及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一部颜受争议的作品。如果从多重价值立场的“对话”,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的精神成长,女性意识的深化等方面,重新关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新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新军 《天中学刊》2003,18(3):75-78
自然与人事的对峙,启蒙者的困境与道德审美化的文化选择,本土与西化的冲突,是形成张炜深层焦虑的重要原因。张炜的思想和创作,随着他内在焦虑感的衍变,不断做出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边城>、<呼兰河传>、<城南旧事>、<果园城记>四篇小说创作主体的特征(个性气质,写作环境、心态及意图)与叙事策略各不相同,但却都流露着超出一般小说的巨大艺术感染力,而获得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茅盾和胡风在构筑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过程中,存在着相互的差异和冲突.在二者的影响下,社会剖析派和七月派小说家们对小说创作的形式与技巧,主观与客观问题具有不同的理解,导致了小说创作不同的个性特征,并且引发了相互的抵牾与批评.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在长期的教学、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文教学思路,这些思路,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