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焦点访谈”栏目和大家见面了。本期的焦点是指示代词的用法。 [焦点一]什么叫指示代词? [主持人]用来指代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英语中指示代词有:this,that,these,those等。this(这个)和these(这些)一般指较近的人或事物。that(那个)和those(那些)一般指较远的人或事物。试比较: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智多星”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的焦点是指示代词。 [焦点一]什么叫指示代词? 用来指代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我们常见的指示代词有:this,that,these,those等。this(这个)和these(这些)一般指时间或空间上较近的人或事物。  相似文献   

3.
“这一点”究竟指什么──《事事关心》第十段结构分析雷康平初中语文对“词语的指代”颇为重视,代词的指代对象常常作为各种语文考试的一个内容,因为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对代词的功能、用法的掌握水平,更能反映出学生对整个语段内容、语境的理解水平。代词有“近指”和“...  相似文献   

4.
徐峰 《辅导员》2009,(12):20-21
同学们,“语法敲门砖”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节目的焦点是:易混不定代词辨析。什么是不定代词呢?不定代词就是不明确指代某个(些)人、某个(些)事物的代词。可以代替名词和形容词,表示不同的数量概念。没有主格和宾格之分,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汉语里,否定词“莫”字的词性是什么?我国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莫”是指示代词,以马建忠为代表,时称“约指代字”;一种认为“莫”是否定副词,以周生亚为代表。此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莫”既是指示代词(现一般称“无定代词”或“无指代词”),又是否定副词。但持这一看法的人,谁都没有明说把“莫”看作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168页《塞翁失马》一文末尾一句:“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其中“此”字的意思是什么?课本注解为“这样”。我认为这不太恰当。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此”字在文言文里用作指示代词的时候,它的意思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这”,可指代人,指代物,指代事,还可以指代处所、时间等。如: “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这个句子中,“此”就是指代事的指示代词。另一类是“这般、这样”,是指代动作行为的状态、程度、性质、方式等。如: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智多星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的焦点是指示代词。[焦点一]什么叫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我们常见的指示代词有:this,that,these,  相似文献   

8.
代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起来非常灵活,解题难度也不断加大.本文结合典型试题,对常见的疑难试题的解题技法进行分类例析. 一、明确指代对象来寻找解题突破口 解答代词题目时,同学们首先应分析题干,明确代词所指代的对象,避免误判.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代词指代的是人还是物;2)代词指代的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3)代词指代的是特指还是泛指概念;4)代词指代的概念是表示两者之间还是三者之上;5)代词所表示的是肯定还是否定概念.  相似文献   

9.
<正>一、阅读、梳理、对比——中心句里有秘密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生:花钟。(师出示图片)师:这个图上,花在哪里?一起指给我。(生指图下面的“花”)师:钟在哪里?(生指图上面的“钟”)师:上面表示时间的大的,我们叫钟。小的叫——(指手腕表)生:表。师:花和钟有什么联系呢?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是花钟?这篇课文围绕花钟写了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10.
IT用法探微     
现代英语中的it除作人称代词时具有确定的意义外,其它用法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十分费解,为此本文欲从英双比较的角度来探讨英语it的用法。1.it作人称代词it作人称代词时具有确定的含义,指代具体的事物、动物、婴儿或未知的人。1.lit作人称代词时,相当于汉语的‘’这”、“那”、“它”(汉语在强调时用“它”)。如:①Wb。t’Sthis?It’S。b00k.It’Smine.这是什么?这是一本书。(它)是我的。②ItIs。life、。fld、de。thStruggle.这(那,它)是、场你死我活斗争。l.2英语可用卜代替小孩(chil)和婴儿(baby)…  相似文献   

11.
“相”“见”表达“你”“我”“他”“她”“它”等指代意义时是什么词?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2010年第9期《语文学习》“语言”栏目刊发的姜燕萍老师的文章《“相”“见”是什么词》讨论了这个问题。[1]姜老师认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一般应具备以下语法功能:能做作词宾语——否定句中前置的宾语,肯定句中置于动词后的宾语;能作主语;能作定语”,而“相”“见”不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不能看作代词,而应看作副  相似文献   

12.
【案例】“猜猜边长是多少。”(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经常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今天,老师把KT猫、小叮当和咖啡猫全都请出来了,和大家一起做猜谜游戏,大家愿意吗?师:KT猫请我们猜什么呢?KT猫(电脑显示,配音):我的背后藏了一个正方形,可以看见的这条边是6厘米。同学们,你们知道看不见的三条边各是多长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生A:看不见的三条边都是6厘米。因为它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电脑显示,配音)同学们猜得真不错!再看小叮当让我们猜什么。小叮当:我的背后…  相似文献   

13.
指代消解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重点难点,对信息抽取具有重要意义.指代分有三种形式:代词指代,名词指代及零形回指.其中代词指代和名词指代是汉语中最基础的指代形式,以上两种指代的消解是指代消解研究的基础.为解决这一基本问题,使用决策树方法同时对两种形式指代进行处理.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方法在不牺牲指代消解准确率的基础上,较大提高了指代消解的召回率.  相似文献   

14.
何必添足     
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他”与“她”各司其职,分指男女两性,“他”用于指代男性,“她”用于指代女性。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他”有其特殊性,除了指代男性外,还指通性,即它可以兼指男女两性。第三人称代词这种用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已为大家熟知并运用。用“他们”指夫妻俩,绝不会有人误解为两个人都是男性。同样,“一个人,当他取得成绩的时候,绝不要骄傲”一句中的“他”也没有人认为它专指男性,但是有些人却不肯遵守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规范,非要采用“他”与“她”联用的形式,以表示他笔下的第三人称代词所指范围…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经常碰到各种指代词。使用指代词的目的是为了行文简洁,做到言简而意丰。能否理解指代词在文中的指代义,可以看出一个人阅读水平的高低,阅读能力的强弱,逻辑思维的严密与否,所以指代义的考查颇受命题者的青睐。1994年全国高考第四大题科技文阅读第22题,就考查了指代词的指代内容。节选如下: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有个骨架,  相似文献   

16.
if用法小结     
代词it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词,但在英语中的用法却有多种。为了便于同学们全面掌握it的用法,现将初中阶段所学it作如下归纳: 1.指代上文说过的事物时,常用it。例如: -What’s that? 那是什么? -It’s a computer 是台电脑。2.指代婴儿,常用it。例如: The baby cried all the time. It made meawake.那个孩子一直在哭,吵得我睡不着。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文章不好读。如《藤野先生》开篇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就颇为费解。初中语文第六册就此设置了练习题 ,问 :“无非”是什么意思 ?“这样”指代什么 ?《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认为“这样”指下文“法国留学生”的丑行。遇到好几套考卷 ,都考了此题 ,答案都同上。我认为这是一个流行的错误 ,这个答案似是而非。“这样”在文中并无确指。理由如下 :一、标点符号是最直接、最明确的证据。原文“这样”之后是句号。如果“这样”是指代下文 ,那么“这样”之后绝对应用冒号 ,用句号就不是指代下文。请看下例 :美国人也无…  相似文献   

18.
第2段第3句:“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教参》译为:“因此要抛弃古代帝王的现成法令制度,而取法那(古代)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明显可见,这样的翻译有多处错误———“其”,不该译作“那”,指代“古代”,应按课本那样,把“其”字当作人称代词,他,承上指?..  相似文献   

19.
释“吏护还之乡”柳宗元《童区寄传》“吏护还之乡”一句,初中课本第三册注为:“送回他(到)乡里。之,指区寄”。这条注释十分别扭,实在使人难以接受。毛病在于强把“之”字作代词解。为了把“之”字当作代词,又不得不在译句时加进一个介词“到”。殊不知把这个“之”解作代词是讲不通的。“之”前有两个动词:“护”和“还”。“之”可以指代“护”的对象,作“护”的宾语,但不能同时指代“还”的对象,作“还”的宾语。显然,把“之”当作“护”和“还”的共同宾语,译为“护回他”,此路不通!  相似文献   

20.
说“鼓之”     
《曹刿论战》:“公将鼓之.”“之”是什么词?有的说是助词,有的说是代词,说法不一.假定是代词,指代什么?有的说指代鲁军,有的说指代齐军,说法也木一.“之”和“鼓”关系密切,了解“之”的词性,不能离开这个“鼓”字.“鼓”在这里是动词,“鸣鼓”的意思。古代行军作战,鼓声就是命令,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士卒行止全靠金、鼓.所以“鼓之”的“之”应该是代词,指代鼓声所指挥的士卒,做“鼓”字的宾语。在古书中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如: 1、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越王击金而退之.(《墨子·兼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