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培养质量监督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本文重点探讨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并指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既需要培养单位的内部改革,又需要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整,旨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日本《第二次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的背景、主要内容,分析了其特征和意义.《第二次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提出以学位课程“透明化”为核心、重点加强博士人才培养、确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反映了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尤其是硕士学位论文免除、加强教育界与产业界以及区域社会的沟通等举措,对我国改革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首先是在宏观层面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主体的关系进行调整,继而在微观层面就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体关系进行协调;先是对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诸多关系进行制度确认,继而对涉及主体利益的关系进行重新构建。这是改革开放30年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种运行轨迹,其中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在调整关系的过程中将"自己"作为改革的对象,不断革自己的"命,"对保证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已进入相关主体利益调整的关键时期,有关研究生教育主体树立正确的关系观对于促进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以三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获奖项目为研究对象,对获奖成果的主旨与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生课程教学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等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和前沿领域。归纳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逻辑理路,包括实践性为本的生成逻辑、质量中心导向的发展逻辑、国际化与创新性的价值逻辑。理性审思获奖成果及其改革实践,仍然有诸如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泛化与窄化的实践张力等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08,(4):74-75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的水平,学习借鉴澳大利亚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增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培训团于2007年7月赴澳大利亚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专题培训。该团拜会了澳大利亚校长联合会,走访了迪肯大学、莫纳什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并听取教育行政官员专题讲座。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要求,结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确定此次培训的主题为:学位制度与管理体制;学位授予质量保障机制;学位管理人员的考核与培训机制。下面就对考察所得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应增加应用型研究生数量,推行研究生学制改革,构建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以改革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已成必然趋势。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充足的动力,因此,其动力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文章首先探讨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其次,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动力来源;最后,构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十一个方面总结归纳了近些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即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全面部署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简政放权,积极转变治理方式;深化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深化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健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调整学位证书制发方式;改革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考试管理办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教育改革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顺应世界经济、科技、教育发展新形势,审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现状,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积极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教育改革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科学论断,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科学指南.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要紧紧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这条主线,从主要矛盾转化、指导理念、立德树人、公平优质、体制机制、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展开整体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教育等各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建立的高等学府已经越来越多了,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于研究生的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重点话题之一,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成为了各大高等学府迫切的需要。本文重点解析了我国研究生改革的现状与意义,然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 :“为基础教育现实问题决策研究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通过教育科研 ,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以及“建立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 ,发展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制”全面论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认识不够,造成现实中对其有一定的歧视或误解.该文介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和特征,试图通过对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进行比较和分析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出最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以期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三元素论研究生实验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生教育三元素是研究生实验教育中涵盖的3个息息相关的方面,包括主体、客体、研究生实验教育管理部门.将研究生实验教育的改革分化为研究生教育三元素的改革,缩小了研究生实验教育的改革范围,增加了研究生实验教育改革的针对性.从研究生教育三元素的特点和应具备的素质出发,研究生实验教育改革的方向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和研究生教育学界都关注着21世纪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彼此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教育发展。顺应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对教师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间相互作用的梳理,提出适宜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以期能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成为中日两国高等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从两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研究生培养方式、类型以及研究生教育评估等方面来看,都存在着若干异同点。分析这些异同点,无疑对我国今后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强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浪潮,研究生教育迅速应对新经济、新文化所带来的挑战,把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相结合,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项目,提高广大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实行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承担科教兴国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易明 《教师博览》2008,(12):8-9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奖助体系作为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在读研究生生活、引领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激励导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具有重要关系。文章梳理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奖助体系发展的七个阶段,分析新时期研究生奖助体系与人才培养的特点,揭示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研究生奖助体系与人才培养在价值理念、评价标准与培养策略、发展互动方面的有效衔接,提出未来中国研究生奖助体系与人才培养将向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发研究生发展潜力等方面转变。  相似文献   

20.
成立全国金融等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第一次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名义联合批准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召开的成立会议,也是第一次统一召开各个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会议.大家齐聚一堂,共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计,这标志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到总体设计、整体推进、规模发展、质量提高的新阶段,进入到更加依托人事、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推进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